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评剧 » 正文

百年评剧的路在何方——访著名评剧导演《路》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7:44:22

作品分类:访谈  导演  著名  评剧  张玮  记者  发展  现在  喜欢  

杨宇评剧院出版社:在评剧一百周年之际,北京民主法制出版社记者李明鑫就鞠萍一百周年的走向采访了我国著名的鞠萍导演和艺术家休威。现将采访文章发表如下,希望能引起朋友们对此主题的关注:

在中国的300多部歌剧中,北京、平原、越剧、豫剧和黄梅位列前五。平剧诞生于上世纪初,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顶峰。在华北、东北、北京、天津和唐地区,它的影响甚至堪比京剧。“文化大革命”后,平剧出现了短暂的繁荣。然而,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中国戏曲的全面衰落,评剧也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现在已经不再流行。不同的是,它的衰落在五大歌剧中更为突出和严重。

今年恰逢平举一百周年。平举的未来和方向是什么?这已经成为深深依恋鞠萍的观众、粉丝和专业人士共同关心的话题。为此,本报采访了中国评剧剧院前导演休威,他一生都在从事鞠萍歌剧。

这不仅是平剧由盛转衰的客观原因。

记者:惠班到达北京的200年和越剧诞生的100年间,都有盛大的纪念和表演活动。黄梅戏经常出现在电视上,豫剧甚至有“李园春”这样的热门栏目。然而,今年的评剧已经进入了第100个年头,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似乎没有多少官方和民间的相关活动。

顺便说一句:我已经失业十多年了。形势发展迅速。但是我对此知之甚少。我只能谈谈我自己的观点。为了纪念平剧诞生一百周年,各大影院开始上演一些剧目,如中国平剧的《马本康官方记录》、沈阳平剧的《我的呼兰河》、天津平剧的《发印传奇》、长春平剧的《宰相胡同》。特别是唐山近年来举办了几次鞠萍节和全国鞠萍球迷比赛,影响很大。然而,总的来说,活动太少,势头不足以与平剧的整体衰落相抗衡。

记者: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许多人永远不会忘记鞠萍的全盛时期。

顺便说一下:在平剧的巅峰时期,仅北京就有50多个剧团。我所在的中国评剧剧院不仅有不同流派的评剧及其代表肖白宇双、辛夏风、Xi彩莲、李忆兰、华月仙、魏荣元、马泰和张德福,还有赵李荣、肖玉双、张玉兰、赵连熙、陈绍芳、袁凤霞、王景明、王杜芳、华艳茹和张曙光。20世纪80年代,顾文悦、刘萍、李卫全、高闯等众多优秀演员和来自不同领域的新星也出席了演出。他们在传统戏剧、现代戏剧和新历史剧中展示自己的才华。除了演员之外,编剧、导演、音乐和舞蹈也非常整洁和优秀。由于领导、专家和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旧鞠萍歌剧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许多新剧,如《刘巧儿》、《秦香莲》、《小女婿》、《金沙江畔》、《向阳店》、《夺印》、《钟李健》、《nguyễn trỗi》等。,都很成功,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记者:当时,鞠萍著名艺术家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今天任何一位流行歌星。

顺便说一句:那时,北京街头巷尾的人们都会唱新夏风的《刘巧儿》、小白宇的《秦香莲》、魏荣元的《与许坐在开封会馆》和玛泰的《三月美丽的水乡》。这四个著名人物的受欢迎程度是可以想象的。在这里,我要感谢广播电台对平剧的支持。你无法想象,当时不仅京津唐、华北和东北的鞠萍很受欢迎,新疆、广西、贵州和四川也有鞠萍剧团。

记者:平剧《今天不如昨天》。你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顺便说一下:现在全国只有十几个平潭剧团。不仅如此,戏剧学校的鞠萍班也被取消,没有鞠萍学生被录取,也没有继任者。剧团的减少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市场经济,因为在同样的环境中还有幸存的剧团,包括完全自筹资金的个别县剧团。在过去的两年里,甚至出现了新生的鞠萍剧团。现在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在鞠萍流行的地区,我们没有确立鞠萍在文化建设中的适当地位,决策者忽视了鞠萍。其次,了解歌剧管理的人太少了。建国60年来,戏曲管理人才的培养一直跟不上时代。不仅专业人员很少,而且工作变动频繁,没有长期计划。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是面对困难没有出路。

平剧复兴的经验值得借鉴

记者:说到评剧,你喜欢说“我们评剧”。你的一生都与鞠萍息息相关,那么你认为如何扭转鞠萍的困境呢?

顺便说一句,当年我所在的国家和中国评剧剧院振兴评剧的经验,对解决今年的难题仍有参考价值。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委员会于1951年5月发布了歌剧改革指示:“今后,地方歌剧的改进应集中在对群众影响最大的歌剧上。”我记得文化部特别重视平剧、豫剧和沪剧。1953年,文化部将第一批中央戏剧学院戏曲系的新作家、新艺术家转移到北京中国平剧剧团进行戏曲改革。我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项政策很快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新老作家和艺术家结合创作的新剧《年轻黑人的婚姻》和《秦香莲》都非常成功。1955年中国平剧剧院成立时,文化部制定了传统戏剧、现代戏剧和新历史剧“三同时发展”的剧目政策,以现代戏剧为重点。正是沿着这个方向,中国平剧剧院的道路越来越宽。可见,领导机关作出正确的决定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当时,国家在等待繁荣。如果物质条件不如现在,为什么中国评剧会有很大的发展?

顺便说一下:首先,领导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艺术规律来把握重大问题。老院长薛恩厚和胡沙不仅懂得艺术,而且对如何发展鞠萍也有很好的认识。例如,通过现代戏剧的编纂和演出,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鞠萍的普及,提高鞠萍的知名度。通过大规模的学习活动,提高艺术家的文化素质,创造条件帮助编辑、导游、表演者、音乐家和艺术家提高专业水平。这是一个有远见的举动。

其次,通过在剧目、音乐和演员培训方面的不懈努力,中国评剧剧院将真正在评剧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评剧历史较短,作品不完整,但规则较少,易于吸收,易于理解,易于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成为其优势。那些年,中国评剧剧院创作、改编和移植的大量现代戏剧和新历史剧非常受欢迎。仅在一年内,它就表演了500多场。

音乐是歌剧传播最重要的元素。平剧本来就朗朗上口,易于演唱。在其辉煌时期,中国评剧剧院不仅要求评剧好看,而且要让人听得愉快。因此,它非常重视歌唱设计,每一部新的歌剧总是需要一些愉快的咏叹调。它们有效地促进了对高雅和通俗歌谣的欣赏,许多咏叹调被广泛演唱,极大地增强了歌谣的生命力。

当然,平剧的生存环境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需要有准确的脉搏,把握重大事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此外,掌握剧目、音乐和演员仍然是今天应该特别注意的环节。

平剧复兴的责任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中,适者生存,适者生存,包括鞠萍在内的传统戏曲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没有必要鼓励它们。你怎么想呢?

顺便说一句:平剧已经从上个世纪初的街头小摊如“蹦蹦跳跳”和“莲花落”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歌剧。从那以后才过了50年,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其巨大的社会影响来看,平剧已经存在了一百年,不应该很快成为一种“文化遗产”。社会上缺乏声音主要不是没有人喜欢鞠萍,而是没有鞠萍让他们喜欢它。

记者:平菊振兴的当前重点是什么?

顺便说一下:首先,我认为政府主管文化事业的部门应该承担一些责任。文化产业自然要参与市场竞争,但当一个优秀的文化受到严重影响,其在市场上的立足点不稳定时,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支持京剧,也不能撒“胡椒粉”。平剧流行的华北、东北、北京、天津和唐都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支持不仅是为了资金,也是为了人民。干部选拔应该首先爱和了解鞠萍,把重点放在鞠萍。

专业评弹团,尤其是像中国评弹这样的骨干评弹团的责任尤为重要。专业剧团的活动不仅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也是为了戏剧的生存。特别是像中国平剧剧院这样的剧团有着带头和领导的重要责任。事实上,随着评剧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繁荣和发展,中国评剧的全面改革和创新在舞台艺术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几十年来上演了《以花为媒》、《秦香莲》、《杨三姐怨》、《金沙江畔》等经典作品,让无数人认识并爱上了评剧。然而,马塔伊和魏荣元不仅演唱了平剧的男性风格,还培养了一大批平剧迷。

现在新剧太少了。有人说没人去剧院,这出新戏有什么用?这需要时间、劳动和金钱,而且不划算。事实上,没有比这更有害的新戏了。没有一种戏剧只依赖旧的戏剧。程蔡照一生写了100多部戏剧。他经常写新剧,换旧剧。在北京这个有着丰富歌剧传统的地方,只有一个专业作家写歌剧剧本。我听说他很快就要退休了。因此,当务之急是挑选和培训一批作家。很遗憾,现在没有优秀演员可以演的新戏了,只有到那时才能上映。

记者:在平剧的推广中,相关社会团体应该做些什么?

顺便说一句:是的。振兴平剧不仅是领导部门和专业剧团的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沟通环节。过去,表演主要在剧院进行。现在观众都坐在家里看便宜又方便的电视。过去,除了剧院,听鞠萍音乐主要依靠广播,而“小喇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代变了,但传播方式越来越多。电视、互联网、光盘、视频、MP3等。更加方便高效,成本不高。

北京可以说是评剧的主战场,但北京当地的广播电视台很少听到或看到评剧节目,好像没有越剧和黄梅戏那么多。我认为北京的广播、电视、报纸和其他媒体有义务宣传鞠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鞠萍人应该学会宣传鞠萍,而不是闭关自守,孤军奋战。简而言之,我们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使用新的交流手段,并利用我们的力量。我相信,如果传播问题得到解决,平剧团将会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

年轻人喜欢鞠萍并非不可能。

记者:在北京的许多公园里,都有鞠萍歌剧迷的活动,但参与者大多是老年人,很少是中青年。年轻人不可避免地喜欢流行音乐而不是歌剧吗,包括鞠萍?

顺便说一下:萝卜和绿色蔬菜有它们自己的味道。他们喜欢什么是私事。当然,我们不能强迫它。我想说的是,首先,评剧在老年人中拥有广泛的粉丝,这是不可忽视的。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评剧与青春并不矛盾。事实上,今天大多数平剧的老粉丝从小就喜欢平剧。

今天的年轻人欣赏流行音乐,疏远歌剧。我认为问题在于缺乏向年轻人宣传和普及歌剧的形式和渠道。如果你想让人们喜欢你,首先让他们听到你,看到你。你喜欢你够不到或不知道的东西吗?如果好的戏剧、咏叹调和演员经常出现,我相信年轻人也会喜欢的。

记者:为了适应今天的年轻人,平剧也应该与时俱进吗?

顺便说一句: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事实上,任何歌剧的内容、表现形式、流派等等,包括非常程式化的京剧,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平剧作为一部历史较短的戏剧,更是如此。

河北省大厂评剧团是一个县级剧团。他们演奏的许多歌谣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他们的表演既有民谣特色,又有许多其他艺术元素。根据传统观点,它不再是鞠萍的原创歌剧。效果如何?这个群体不仅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奇迹般地幸存下来,而且非常受欢迎,包括年轻人。

记者:还有青年版昆曲《牡丹亭》。由于它的许多现代元素,南北旅游也很受欢迎,甚至在大学生中也是如此。新历史京剧《曹操、杨修》和青年京剧《赤壁》也是如此。

顺便说一句,“两人流动”也值得思考。与平剧相比,以前很难上台的两个人更难向外界介绍。然而,赵本山和其他一群优秀的演员救了他们的命,并且到处开花。什么?除了名人效应,表演的创新也至关重要。事实上,他们今天表演的二重唱不是传统的二重唱,甚至小品和流行歌曲都“征服了主持人”。然而,观众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新奇,“不伦不类”,现场炎热的气氛就证明了这一点。现在,大多数看小沈阳二重唱和听郭德纲相声的人都是年轻人。

记者:你对平菊的未来乐观吗?

顺便说一句:我很乐观。我一直认为评论的主要问题是操作不当,而不是命运。过去,据说歌剧在10年里经历了一个小变化,在30年里经历了一个大变化。我认为平剧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理解和措施都需要调整。调整的结果必须是生存和发展,而不是死胡同。(渔阳平居花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