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评剧 » 正文

白余霜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7:38:04

作品分类:白玉  评剧  艺术  发挥  白派  表演艺术  观众  抒情  表演  

白玉霜 白玉霜,女,旦角。评剧表演艺术家,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河北滦县人。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有评剧皇后之誉,白派艺术的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与刘翠霞、爱莲君、喜彩莲并称评剧“四大名旦”。 白余霜,女,女。平举表演艺术家,原名李贵镇,又名李蕙敏。河北省滦县人。莲花落艺术家李京春的女儿。他被誉为平剧皇后和白人学校艺术的创始人。在20世纪30年代,他们与刘翠霞、胡艾莲君和西卡利安一起被称为“四大著名舞蹈家”。

白余霜从小就和父亲一起玩歌剧。他11岁时研究京云大沽,14岁时研究鞠萍。他在青岛和大连演出。在向老师孙凤鸣学习平剧后,他成了孙家剧团的主角。师父给的名字是归真。因此,在他早年,戏剧中使用了李贵镇这个名字。成名后,它被改成了白余霜。

白余霜唱完红歌后,她的母亲在拉班成立了玉顺评剧团,而白余霜就是那个挑大轴的人。1928年,白余霜利用这个老剧团成立了华北戏曲协会,该协会已在北京和天津运作了几年。白余霜的戏剧开始流行,人们开始出名,随之而来的是麻烦。1934年,北平市长梁缘邀请白余霜吃饭,而白余霜婉言谢绝了。市长感到尴尬,以该剧内容不健康和不道德为借口驱逐了白余霜。白余霜来到上海,在此期间,她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发挥。

1934年,白余霜在上海与余灵芝、胡艾莲君合演《以花为媒介》、《空谷兰花》、《桃花修道院》、《马振华的悲伤历史》、《珍珠衬衫》,并与京剧演员赵汝权在北京两室戏《潘金莲》和电影《海棠红》等剧中合演。上海文化圈对他们非常重视,白余霜的名声也越来越大。白余霜的歌唱艺术不仅给上海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文艺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集集新报》刊登了著名剧作家欧阳予倩、洪深、田汉的文章,称赞白余霜为平剧皇后,一些报纸称她为昆曲的领军人物。1936年,明星公司发行了由白余霜主演的电影《秋海棠红》,在大江南北引起轰动。这不仅增加了余霜的知名度,也扩大了鞠萍的影响。1937年后,他在北平演出了很长时间,使年轻的鞠萍更加成熟。

白余霜的演唱风格柔和抒情,形成了平剧的“白派”表演艺术。

养女小白·余霜(李在文)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表演艺术风格。她在天津死于子宫癌,享年36岁。

白余霜是评剧史上的一位代表性女演员。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点。她的声音相对较低,鼻腔共鸣良好,中低音大方圆润,音色纯正。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大胆创新,余霜创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她不以高亢的嗓音迎合观众,而是以她的表演打动观众。白余霜的表演热情、细腻、真实、生动。为了用细腻的方式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她用她宽厚甜美的嗓音将过去的口语化歌唱发展成歌唱和抒情的音乐,强化歌唱的旋律,形成了一种宽厚共鸣、低调醇厚、生动真挚的白色艺术。她稳健的歌声包含激情和力量,给人一种深刻而悲伤的感觉。二胡添加到伴奏乐器音乐中,在化妆和服装方面也有许多创新。

白余霜的代表作《
包括秦香莲、秦雪梅的丧服、桃花修道院、空谷兰花、珍珠衫、李香莲的绘画销售、花魁梁聪、马寡妇店、双蝶、玉堂春、潇湘夜雨、妈妈的磅开、豆汁唱片、赵云娘、花作媒、马振华的悲伤史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