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新加坡平摄票房70年来一直阴雨连绵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55:11

作品分类:风雨  票房  平社  京剧  新移民  演出  没有  加坡  参与  本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移民来到平摄参加活动。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参加了演出,有六七名博士生。后排,右五是平摄总裁陈慕辉,右四是副总裁严仲生。

徐红,今晚和下周参加演出的新移民成员之一,已经成为平摄新一代的中坚力量。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平摄由新加坡当地拓荒者于1939年创建,现在已经过去了70年。今年7月,平摄举行了一场庆祝70周年的演出——新历史剧《大脚女王》,人们发现许多新移民活跃在幕后。据报道,新移民占平摄成员的四分之一。在一些演出中,新移民成员开始扮演主角,包括那些拥有硕士和博士等高学位的人,还有几个博士生愿意在剧中跑腿。

上周,新汇点的“会议室”采访了宗湘联合会主席蔡天宝和联合会秘书长李国际。当他们谈到新移民的融合时,他们提出要用“利益圈”来打破传统的对社团地理和血缘关系的限制,以缩小彼此的价值观,帮助新移民融入当地社会。

那么“兴趣圈”包括京剧业余活动吗?学习京剧也能帮助新移民融入新加坡吗?

12月12日,平摄在同安会馆礼堂举办了题为“新移民通过歌剧艺术融入新加坡”的讲座,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演讲的两位演讲者和参加示威的几位表演者都是来自中国的新移民。

平摄是该地区最古老的业余京剧俱乐部。京剧起源于北京,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新加坡。当时是民国时期,北京曾改名为北平,所以当时京剧也叫平剧,京剧团叫平剧。

售票朋友和票房

来自江苏的魏炳兵(28岁)是讲师之一,目前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历史博士生。他的硕士研究课题是“清末民初的沪剧娱乐”。他目前的研究课题也与20世纪的上海戏曲文化有关。京剧是当时上海流行的主要戏剧之一。

魏炳兵在讲座中从学术角度指出,“没有观众,京剧就不会繁荣”。他回顾了京剧的起源以及独特的“业余”和“票房”文化的形成。所谓业余是歌剧界的行话,指的是能唱歌剧而不是演戏的歌剧爱好者。爱好者聚集的地方叫做“票房”。

中国最早的“票房”始于道光时期。从晚清到明初,上海是最受欢迎的民间票房文化。由于战争和文化大革命,中国的票房文化消失了一段时间,直到近十年或二十年才恢复。

魏炳兵:进入平摄,忘记在异国他乡

平摄是新加坡的“票房”。魏炳兵说:“虽然平摄的规模不是很大,如果当时在上海,它可能只是一个小票房,但在我的研究中,没有人在中国有这么长的票房历史。这不能不使我由衷钦佩平摄的前辈们对京剧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坚持不懈的奉献精神。”

魏炳兵说,虽然他学习戏剧文化和历史,但他从未在中国学习过戏剧,更不用说演唱了。加入平摄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当我三年前第一次来到新加坡时,我去唐人街散步。我碰巧经过平摄的大门,发现这个地区有业余京剧俱乐部。因为这和我的研究有关,我举起相机给平摄品牌拍照。”

“碰巧,平摄的杜文斋老师路过,看见我在门口照相。他问我是否对京剧感兴趣,然后热情地邀请我进去看看。就这样,我跟着杜老进了平摄,就像进了一个大家庭一样。”从那时起,魏冰冰开始迷上这种艺术,从学习歌剧到演唱歌剧。不久前,在大脚怪女王的表演中,他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魏炳兵曾在平摄的纪念杂志上留下这样一句话:“平日我必须有空,也就是说,我可以在俱乐部里学习音乐和听歌曲,我可以偶尔表演,有更好的机会进入舞台。自从我加入俱乐部,我就一直被老师和朋友们教导。我受益匪浅。俱乐部成员互相尊重,互相热爱。他们幸福又亲密,让我几乎忘记我在外国……”

曹蒙蒂:从京剧中寻找快乐

那天演讲的另一位演讲者是来自Xi安的曹蒙蒂(28岁,计算机工程师)。他讨论了学习京剧和幸福之间的关系。曹蒙蒂16岁时来到新加坡学习。他目前是一名永久居民,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他于2003年加入平摄。在接受采访的新移民中,他是年龄最大的。

曹蒙蒂说他从京剧中学到了很多。首先,京剧有许多取材于中国历史故事,歌颂为国为民服务的英雄,具有宣扬善、贬抑恶、启发思想的作用。另一种是京剧艺术,比如强弱的对比,比如什么时候接受,什么时候释放,比如强调他应该在每一段的末尾给出一个解释,等等。所有这些都使他意识到作为一个人和做事的许多原则,并使他在这里的生活更加愉快。

曹蒙蒂在讲座中说,人们的幸福可以来自很多方面,但奢侈带来的快乐往往是短暂的。相比之下,投资和关注某个兴趣,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可以带来更持久的幸福。

曹蒙蒂在平摄学习戏剧多年。他擅长面部表情,也喜欢扮演北京和胡。他在《大脚女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讲座中说京剧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民间智慧,所以他相信“加入平摄学习京剧会让你更快乐”。

王静和孙红阳:难得的学习条件

同一天,还有两个博士生,28岁的孙洪阳,在南洋理工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27岁的王静,主修化学工程。

大连的孙洪阳拿着奖学金来到这里学习。他说他以前从未接触过京剧,对这种传统艺术也不太了解。去年,他偶然接触了平摄。他开始每周学习一次京剧,并在以前的表演中跳过舞龙。由于今年毕业和繁重的学业,我没有参加最近的演出。

他告诉记者,平摄周一至周五晚上都有课。专业教师每周做一次五个行业的讲座,即清廉的生活和清廉的结局。“老师很有经验和耐心。我没想到在新加坡有这么好的条件来学习京剧。”

对此,王静表示了深深的赞同。王静来自天津。他去年刚来新加坡,上个月加入了平摄。她说她从小就对歌剧有浓厚的兴趣,非常喜欢去看歌剧,但是她没有机会在中国学歌剧。“大学里通常没有这方面的课程或协会。来到新加坡后,我在一次社交活动中遇到了平摄的成员,我非常高兴能加入。”

她强调,“大多数在平摄教书的老师都是中国一流的国家演员和标准极高的一流小提琴手。恐怕在中国没有拥有如此好教学条件的持票人。我们真的很幸运。”勤奋好学的王静一有机会就向老师寻求建议,并在面试之间找到了每一个机会。她将于今明两天在平摄表演的京剧舞台上担任宫女。

平摄京剧之夜:新移民主演的两晚京剧

今晚和接下来,平摄将在莱佛士酒店光华剧院上演两部京剧选段。主要演员大多是新移民。第一晚的剧目包括:天女三花、金山寺、宇宙前线等。第二晚包括:醉妃、罗成蛟官、索林胶囊等。

平摄会长陈慕辉也是同安会馆副主席兼厦门会馆理事。他介绍说,平摄成立于抗日战争初期。自成立以来,平摄在当地举行了大规模的慈善演出,为中国抗日战争筹集了大量资金。战后,平摄还多次为南洋大学、同济医院等慈善演出筹款,秉承祖先为社会服务的传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平摄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传统艺术节,并游览人口稠密的新城镇,向新加坡人介绍京剧。

为了提高绩效水平和培养接班人,平摄定期聘请中国专业教师给予新的指导。近年来,平摄排练并上演了一系列难度较高的大型历史剧,如《曹操与杨修》、《郑成功》、《佘太君的婚姻观》、《三观岳明》。今年7月上演的《大脚女王》也受到了副总理张志贤的好评。

平摄副总裁严仲生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移民来平摄参加活动。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参加了演出,给人的印象是有六七名博士生。他说,大多数新移民都渴望学习和进步,并具有语言优势,如白静和白芸等。,比新加坡人好。徐红、孙晏殊、谭志军等新移民成员参加了今明两年的演出,都在平摄参加了三年多,成为了平摄新一代的中坚力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