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京剧《沙家浜》的起源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46:53

作品分类:诞生  京剧  伤病  《沙家浜》  斗争  《芦荡火种》  改编  群众  

沙家浜是抗日战争中产生“鲁当火种”的革命摇篮。最近,提交人跟踪了当年在沙阿家族的几个人。新四军退伍军人来到这个风景如画的南方小镇,探索京剧《沙家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熟悉京剧《沙家浜》的人都知道,该剧塑造了“十八棵松树”的光辉形象,即新四军十八名伤病员。但是在沙阿家?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作者发现这里记录的是新四军36名伤病员的名字。

为什么“36”变成了“18”?1939年,福建东部游击队重组的新四军第六团,在沙家浜抗日群众的掩护下,在阳澄湖岸边留下一群伤病员。那时,秋雨继续下,湖水暴涨。晚上,一个藏在芦苇丛中的伤病员被水冲走了。为了安全起见,受重伤的参谋长夏光主持了一次会议,登记所有伤病员,共有36人。这是沙阿家族吗?革命历史纪念馆36名伤病员。据报道,剧作家文木将36名伤病员的故事固定在18名伤病员的舞台形象上,可能是因为军队命名“新四军第18旅”的心理暗示。然而,上海上海剧院艺术室主任朱伯承表示,将36名伤病员改为18名的原因是由于舞台表演的限制。在京剧《沙家浜》中,新四军教官郭建光名字中的“光”一词取自总参谋长夏光的“光”。

沙家浜镇的人们仍然记得,有一次日本军队和叛徒残忍地封锁了芦苇沼泽,使得食物和药品无法送到湖里。东来茶馆老板胡光兴的侄子胡小龙潜在水中,将一艘船从岸边推到湖里。当日本鬼子问发生了什么事时,人群回答说:“风吹来了,绳子断了!”胡光兴赶紧跳下水假装在追船,但游了不到十丈后,他突然喊救命,然后挣扎着爬上岸,说水太急了,鬼子只好气急败坏地走开。这样,船航行到湖中央的芦苇沼泽,连夜将36名伤病员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广袤而深邃的芦苇沼泽已经成为新四军伤病员的绝佳藏身之地,也是日本人和伪军惧怕的禁水区。京剧《沙家浜》中的《阿清嫂子》和《沙奶奶》,是广大抗日群众的典型代表。

现代京剧《沙家浜》改编自沪剧《鲁当火种》,其中也包含了一个领导人、作家和士兵携手创造美术的故事。1958年2月和3月,上海人民上海剧团编剧文木受到电影《飞虎队》的启发,计划写一部反映新四军坚持抗日斗争的剧本。从第20军工艺艺术团转任的上海艺术团副团长陈荣兰感受到缺乏军旅生活,应邀前来合作。他们依靠新四军老兵崔左夫写了《伤病员36战血染名纪实》,最终创作了革命话剧《绿水红旗》,后来改名为《鲁当之火》。

1964年,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在金晶观看了《鲁当火种》的演出。毛主席在看完话剧《鲁智深》后说:“军人的音乐形象不全;在后面,我们必须正面交锋。现在我们后面有一场闹剧。这出戏分为两部分。改变它并不难,就这样做也没关系,剧本很好;该剧的标题是沙家浜,故事都发生在这里。”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京剧剧作家汪曾祺改编剧本,以郭建光为整部戏的头号人物,将刁德义从指导员改为参谋长,将新四军士兵乔装参加胡传魁的婚礼以消灭敌人,并将他们变成飞兵突袭,直接进入沙家?,使原剧从地下斗争走向武装斗争。迄今为止,沪剧《鲁当火种》已被改编成现代京剧《沙家浜》,成为新中国颇具影响力的红色经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