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傅连成绘画传记》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09:44

作品分类:连成  京剧  传统  对外  考察  活动  艺术  戏曲  文化  坚守  

经过十多年的资料收集、选择、整理和编辑,巨著《傅连成画传》终于在京剧傅连成学会成立110周年之际出版。作为京剧史上最著名的分支——浮莲城学会的史料汇编,本书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它不仅有完整的生存课程、教学理念、宏观意义上的浮莲城规章制度,还有微观的师生传记。它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全面、准确、可靠,真正可以被视为浮莲城社会的信用史,也应该是今后京剧史和京剧教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读完这本书,特别是读了展示编辑团队基本思想的序言后,我觉得浮莲城学会所展示的一些特点是发人深省的,即浮莲城学会不仅对传统艺术文化有着强烈的依恋,而且对广泛接受和接受有着宽容的态度,甚至在向国外传播中国戏曲艺术方面表现出责任感和使命感。

傅连成学会由首任会长叶春山创立。在清末和民国几十年的社会动荡之后,它终于从半个小院和六个弟子发展到在八个学科培训700多人。它为京剧贡献了许多创始人,以及许多著名的演员和杰出的教育家,并被公认为京剧史上的“第一学科”。支持企业家在时代荆棘中奋斗的是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极度虔诚、毫无保留的崇敬和高度自信,这种精神甚至接近一种“信仰”,这使傅连成在汹涌澎湃的历史潮流中站稳脚跟,坚守历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使精湛的表演艺术、数百部充满前辈智慧的戏剧和规章制度得以生存和发扬光大。在我看来,只有通过对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我们才能认识到“传道授业”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背后的巨大力量。

然而,傅连成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坚持”绝非“保守”。虽然它以传统文化和艺术为基础,但它也具有相当开放的气质。除了傅连成对不同来源艺术传统的吸收之外,更吸引我的是他在海外传播京剧的工作。从文化交流,特别是对外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浮莲城社会是中华民国戏曲及其教育方法对外交流的窗口。它为来华的外国剧作家举办了许多接待活动,向他们展示中国戏曲的表演和教学方法。例如,1924年,日本歌舞伎艺术家“第二代慕”川上贞吉来到中国考察中国戏剧。他特别观看了傅连成的表演,并参观了傅连成的俱乐部,视察了教学情况。他曾多次与叶春山深入交流。石川回到日本后,详细总结了对中国传统戏剧的考察。作为调查的一个重要结果,他还将京剧《汾河湾》改编成歌舞伎进行公开演出。浮莲城在这一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班富连成社 

梅兰芳通过访问日本、美国和苏联,用“走出去”的方式向外界传播京剧艺术和中国文化,这已经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事情了。民国初年,许多外国剧作家对中国戏曲的考察活动(包括前述石川Sadanji对中国的访问)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也可以实现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当时,戏剧界已经意识到这一系列访问的公共外交含义。当时有相关评论称,文化友好交流的效果足以影响两国国民之间的印象,从而为促进两国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傅连成绘画传记的主编是孙平和叶锦森。孙平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戏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京剧演员,也是一位有经验的文化交流和公共外交实践者。叶锦森是叶春山的儿子,傅佗的第二任总裁叶龙·张。他也是一位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们夫妻和傅连成的关系可以说是血浓于水。孙平和他的研究团队已经开始为傅连成和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的研究构建一个完整的框架。傅连成的《画传》是一个阶段性的成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