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著名京剧艺术家叶少兰:保存“注意力”,保存“民族精华”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5:50:13

作品分类:保全  讲究  京剧  名家  音像  工程  剧目  叶少兰  录制  艺术  

中新网3月22日电(记者高垲)京剧大师叶少兰3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像音像一样”项目研讨会上表示,京剧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其“精致”的风格,这种风格必须在京剧的继承和发展中得以保留。

歌剧“影像音像”项目是国家项目。该项目选取当代著名歌剧艺术家及其代表作,采用先在舞台上拍摄图像,然后在录音室观看录像,再由演员自己为自己的录音匹配图像的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反复处理和改进,从而留下尽可能完美的艺术记录。

2016年3月,文化部成立了京剧“喜欢音像”项目办公室,进一步加强了这一文化项目的推广。

作为“喜欢音视频”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叶少兰坦言,“喜欢音视频”让当代著名艺术家保持最佳状态和最佳录制时间,值得“为现在做贡献,造福未来”。

叶少兰说,“所以现在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和时间赛跑。高质量的剧目不仅将为当代观众提供优秀的剧目,也将成为后人学习和继承前辈大师艺术精髓的重要典范。”

作为京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叶少兰特别提到了京剧的传承和发展。他说:“京剧被称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精髓的第一个体现就是关注它,并且始终在各地关注它。不言而喻,唱歌、读书、做事和打架自然应该是最好的,其余的都不应该粗心大意。穿什么样的角色,采取什么步骤,什么样的面部化妆,甚至精确到最终呈现的每种色调??可以说到处都有压力。京剧想要永远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它必须保持这些精致的品质。”如果我们想为将来留下一个模型版本,我们也应该充分表达这些特定的想法。"

因此,叶少兰说,提高剧目和艺术已经成为“像音像一样”的指导思想72岁时,我参加了《西厢记》、《庄别》和《玉堂春》的录制。我记得《西厢记》有一段很好的咏叹调,但演出与当时的咏叹调不匹配,无法走出舞台。我们录了20遍。“喜欢音频和视频”就是这样做的,不留遗憾。它不像表演那样是暂时的,它可以是完美的,它应该是完美的,以便保持它,传播它,并对历史、继承和发展负责。"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卢玉忠在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喜欢音像”项目办公室已经从60岁以下获得全国文化表演奖和梅花奖的候选人中挑选了102名演员和127部戏剧。文化部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录制350部戏剧。“喜欢音频和视频”项目计划在2017年录制98部戏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