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评剧 » 正文

写于第六届中国评剧艺术节闭幕之际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7:51:29

作品分类:之际  闭幕  届中  评剧  艺术  艺术节  发展  演出  我市  唐山  

正如唐山很快与“北方瓷都”联系在一起一样,唐山也被称为平菊。如今,随着媒体的迅速传播,源于唐山的平剧艺术越来越受到世界的认可。平剧艺术节已经成为唐山文化名城建设中的一个美丽品牌。

首届中国评剧艺术节的举办,不仅促进了我市评剧艺术的进步,也促进了全国评剧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从而繁荣了评剧艺术..来自北京、天津、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市的14个剧团参加了今年的“三友杯”第六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不仅有国家级著名的鞠萍剧团如中国评剧团,还有基层优秀剧团如滦南成蔡照评剧团。共演出了15部新创作和改编的优秀剧目,组织了30场演出。这些戏剧既反映了历史主题,又贴近群众和现代生活,可谓百花齐放,新旧交替,代表了我国目前鞠萍艺术的最高水平。我市平剧剧团演出的平剧《幕卷西风》,是唐山地域文化继《费翔与甘龙》之后创作的古装历史剧。它以著名的“新游政变”为主题,讲述了慈禧太后在咸丰帝死后是如何独揽大权并开始其长达48年的统治的。滦南成蔡照评剧团创作的凤凰坨,通过凤凰坨200亩土地承包权纠纷,反映了新时期大学生的新理念和新观点,歌颂了改革开放30年的丰硕成果,颇具地方特色。这两部剧,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城市乃至整个鞠萍艺术界在关注传统历史剧的同时,大胆创作现代题材剧,为鞠萍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不断吸引老年观众的艺术形式鞠萍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目光,30个演出场所爆满。这应该说是平剧艺术节最重要的特色之一。

评剧艺术是人类的艺术,是高素质艺术人才的艺术。在评剧的创作和发展过程中,老一代评剧艺术家程蔡照、张德福、辛夏风、华淑兰、肖白宇爽、肖俊庭、洪英、马泰等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市平剧剧团还培养了罗慧琴、张军领等在平剧艺术界有一定影响力的著名艺术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继承、发展和繁荣鞠萍艺术,必须培养和引进新人。本次评剧艺术节的另一个特点是大胆引进新演员,如我市评剧剧团演出的“幕卷西风”,朱宝琴演慈溪,曹郭襄演肃顺,年轻演员李淑静、石温明、王娜、冉立、何静等。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过去的表演中获得过奖项,但是他们的名气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大。这次他们扮演了主角,给了他们成为著名艺术家的机会,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向观众展示,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他们。可以说,评剧艺术节是发现、培养和训练评剧艺术人才的难得机会和最佳平台。这也是平剧艺术节的第二个特色。

平剧要创新发展,确保高质量的演出。它还应该打破地域界限和小团体的限制,学习其他艺术形式。这次评剧艺术节的第三个特点是敢于打破界限,引进人才,敢于向他人学习和融合。例如,由我市平剧剧团安排上演的“幕卷西风”,汇集了从导演、编剧到编舞、灯光设计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它还从京剧团、唐剧团、歌舞团和团体艺术团借调了近30名演员。内蒙古宁城乌兰木奇评剧团《杏花盛开时》的演出是基于评剧艺术发展中积累的优秀表演形式,融合了蒙古族音乐、歌曲、舞蹈等艺术元素组成的艺术词汇,使其表演风格在保持强烈戏剧特色的同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剧中主角的演唱风格不仅借鉴了鞠萍著名表演艺术家的演唱风格,还结合了演员自身的条件,巧妙地将鞠萍歌谣与赤峰地区的传统民歌如松板、变调、原板、清板等结合起来。在丰富演唱风格的基础上,不仅有利于演员塑造人物,也有利于演员自身的条件。这些都为促进鞠萍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平剧的发展需要观众的参与。唐山是平剧的故乡。对评剧有深厚感情的观众无处不在。近年来活跃城乡的各种演出培养了许多新一代观众。平剧节的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丰富的节日活动,这为广大情侣的参与提供了一个平台。平剧节期间,举办了关于参与戏剧和业余比赛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省市的近百名业余演员上台表演,展示北方戏剧深厚的群众基础。我市各界评剧爱好者积极参与评选十佳门票和十佳业余表演者,无疑对提高人们对鞠萍艺术的欣赏水平和推动鞠萍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然,纵观此次评剧艺术节,也有一些小瑕疵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从表演的内容来看,在一些戏剧中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讨论。例如,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村委会干部不叫“村委会主任”,而只是照搬了人们被称为“村长”的口头习惯。演出的次数和时间不能满足更多粉丝的需求,导致有些人想看却没时间看,留下遗憾。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诞生于冀东的鞠萍艺术滋润了我们的粮仓和北方瓷都,成为了我们城市重要的文化名片,有着深刻的历史底蕴。经过近十年的运作,两年一度的平剧艺术节也成为我市建设文化名城的一个美丽品牌。正是这张名片和品牌给了我们的公民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正是凭借这张名片和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唐山,提升唐山在国内外的声誉。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将依靠鞠萍艺术的推广来实现把唐山建设成为文化名城的目标。

让中国评剧艺术节留下的余音永远留在唐山,让评剧艺术的奇葩永远在唐山绽放!(怀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