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评剧 » 正文

老评剧艺术家们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最终决定独立生活。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7:47:43

作品分类:终身  最后  演出  艺人  一个  自己  先生  毕登敏  采访  对联  

 

早上沿着秋柳路向南骑自行车。由于早餐吃得太早,我饿得在大约10点钟开始大喊大叫。猪八戒忽然明白了。他是一个“慷慨的食客”,在学习经文的路上经常感到饥饿。我觉得自己有点像唐僧和他的四个弟子,但是他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我只知道对记者来说,道路应该是正常的工作和最快乐的时刻。我更清楚,对于生活来说,过程就是目标。

下午,抵达柳树?在镇溪河村,我们采访了一个五代同堂的大家庭。王克荣是家中最老的老太太,生于1908年,享年91岁。她不是又聋又瞎,她独自生活。老太太的儿子毕陈波是村干部,喜欢传统的民间文化。他结合自己主持红白事务的经验,收集了大量数据。他花了十多年时间编写了一本名为《民间婚丧楹联谚语选集》的书。这本小册子是毕陈波在折叠的宣纸上用小写字母写的。它有160页,分为5章,即身份地址、结婚对联、丧葬对联、生日对联等。其中一些对联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例如,一副描写农村豆腐屋的对联是:盒子里是白玉,罐子里是琥珀。比博钦说,他的书的目的是让年轻人了解传统的婚姻和丧葬习俗。例如,很久很久以前,丈夫死后,一些妻子会剪掉一缕头发,放在棺材里,以示对死者深深的爱。

离开第五代大家庭时,我听到有人在唱鞠萍。原来,西河村一户人家的女儿当天“回家了”,新娘的祖父是当地著名的老鞠萍艺术家毕邓敏。平剧演员都是老人的弟子。他们来到毕的家帮忙(如图所示)。老拜登今年71岁。他从12岁开始和村里的老艺人一起学习唱鞠萍,后来学习板胡和其他乐器,成为鞠萍的全能选手。多年来,他一直在鞠萍专业剧团担任音乐家。晚年回到家乡后,他自愿教年轻人学习鞠萍。在过去的十年里,他已经培训了近200名年轻的鞠萍恋人。当我在南孙庄乡采访张六庄时,我了解到一个叫翟的媳妇从西河结婚,在鞠萍唱得很好。毕邓敏笑了。“是翟计燕,他20多年前从我这里学到了这出戏,几天前邀请我到他们的村子里指导。”37岁的农村妇女李荣祥在仪式上演唱了民谣《甘昆带》的节选后接受了我的采访。她和毕先生一起学习戏剧已经4年了,她唱得越多,就越着迷。白天她去一家陶瓷厂工作,晚上她回家做饭洗碗,然后她还去毕先生家唱歌。她觉得评剧给她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快乐。

毕太太,毕先生的妻子,也是一位老鞠萍艺术家。年轻时,她经常和毕·邓敏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她对彼此有好感,过着私人生活。那时,毕叔叔的家庭很穷,阿姨的家庭很富裕。姑妈的父母强烈反对这桩婚姻。然而,没有人能阻止两个兴趣相同的年轻人之间的爱情。正是故事和戏剧最终让这对恋人成为他们的家人。婚后,姑奶奶的歌唱天赋更加淋漓尽致。她出演了几乎所有的优秀戏剧,如《刘巧儿》和《小女婿》,并在30年前获得了全县的表彰。

在西河村采访时,我注意到有村名的大石碑背面也记录了村名的由来。我一直对这样的人文记录感兴趣:据史料记载,西河建于明朝郑德元年(公元1506年),当时村子西面有一条天然形成的浅水河入海。传说它是引向北京的漕运河流,位于斗河以西,因此得名西河。后来,我从镇上得知,这个镇上有18个村庄,每个村庄的村名石碑背面都刻有这个村庄的来历。近年来,我主要经营农村新闻,走过许多村庄,但我从未在其他村庄看到过类似的做法。我不禁问柳树?该镇非常赞赏区域文化的推广。(杨胜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