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评剧 » 正文

26面锦旗记录了平举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7:44:16

作品分类:历史  记录  评剧  刘秉金  收藏  反映  父亲  唐山  建国  一个  

今年是平举100周年。作为“冀东三花”之一,平菊家乡的人们正准备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一盛事。唐山有一位收藏家以不同的方式庆祝。他收集了26面锦旗,记录了建国初期平剧的历史,反映了1949年至1960年中国平剧表演者的历史。

锦旗的收藏家是57岁的刘炳金。这个收藏已经存在几十年了。“我从小就喜欢收集。我收集的第一批物品是我父亲留下的鼻烟壶和一个小铜钟。虽然它们只是晚清和民国的遗物,但它们是我们父亲留给我们的为数不多的遗产。这两个都是我父亲用过的,具有很大的纪念意义。我一直保存到今天。”刘炳金说,从那以后,他一直对古董收藏感兴趣。三十多年来,刘炳金把大部分业余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收藏上。刘炳金的收藏可谓多种多样,但其中26面锦旗与唐山关系最为密切。这些锦旗不仅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平剧的历史,也反映了1949年至1960年间中国平剧表演者的激情岁月。

记者看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锦旗有多种形式,由不同部门或组织赠送给当时的中国评剧团。刘炳金说,通过旧锦旗可以看出,党中央和国家重视和培养评剧演员,挖掘、整理、肯定和升华评剧,使评剧成为为人民服务、振兴人民的好剧种。1949年初,国家成立了“新中国评剧队”。经过一年的演出活动,经北京市文化教育厅批准,于1949年底更名为“新中国评剧队”。1952年,它被改为中国评剧剧院,并成立了一两个小组。北京市文化教育行政管理局文艺司和北京市文化教育联合会展示的旗帜,说明了剧场形成和机制转变的基本情况。刘炳金还说,他通过看《老旗》了解鲁迅在当时文学战线上的历史影响。锦旗的一边绣着毛主席和鲁迅的金线头像。还有几面写着“让一百朵花绽放,通过创新创造新的花朵”的锦旗。应该说,许多锦旗反映了平菊在解放前后的鼎盛时期。

说起锦旗的来历,刘炳金感到非常惊讶。1996年的一个星期天,刘炳金去北京参观古城。他看到了一家专营“红色收藏品”的古董店。乍一看,他看到这26面锦旗记录着平举的发展。"当时,我以为平剧的发源地是唐山."作为唐山人,他有义务把反映平举历史的锦旗带回家,所以他立刻决定什么也不说就接受这些珍宝。“虽然很贵,但它反映了平剧的历史,也是唐山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认为应该这样做。”

刘炳金一直把这些锦旗视为珍贵的珍宝。“这26面旧锦旗是中国鞠萍表演者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记录了他们工作和生活的起伏,记录了中国鞠萍表演者为建设新中国而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刘炳金说,作为评剧故乡的一员,他将永远珍惜评剧的历史。(吴艳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