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评剧 » 正文

文化遗址不能闲置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7:33:07

作品分类:状态  处于  文化  不能  大观  沈阳  遗产  物质  主演  重建  

许多沈阳人知道北方市场,但很少有人知道北方市场的“大观园”。专家表示,这令人惊讶,因为自2006年以来,它已经培育了四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以奉天罗子为代表的沈阳评剧和汉、华、肖三大评剧流派艺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金方凯和辛艳玲的平剧表演艺术分别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与沈阳大观园密切相关,沈阳大观园在全国也是罕见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文化宝藏仍处于闲置状态。

星星曾经在这里闪耀。

大观园现在被称为辽宁青年剧场,位于和平区北市一街20号。成立于1920年,是沈阳第一家演出《奉天罗子》的专业剧院。1949年更名为唐山平原剧场,1960年更名为青年剧场。当记者在这里采访时,他发现大观园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他在繁忙的街道上是如此孤独。

10月8日上午,大观园研究员、上述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产申报作者文志接受记者采访。他说大观茶园是奉天洛科和沈阳鞠萍的诞生地,金方凯和辛艳玲在大观茶园表演时正处于艺术的巅峰。新中国成立后,金方凯、辛艳玲、韩少云、华淑兰和萧俊廷都是评剧的著名演员。他们长期在大观园舞台排练表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鞠萍表演艺术,这也为成功申报不同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在中国,一个地方能产生四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罕见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地方,使它成为沈阳独特的文化景观。

应发展文化品牌

虽然大观园的辉煌已经成为记忆,但如何保护和利用大观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辽沈地区的名人也非常关心大观园的未来。著名民俗学家吴炳安认为大观茶园是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和金招牌。没有大观园,北方市场就不会繁荣。大观园的品牌超越了戏剧本身,也超越了戏剧圈的范围。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大观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和空间”和“表演场所”。它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具有双重文化遗产属性。

民俗学专家齐守成告诉记者:各省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大观园的重建,各省市文化部门也提出了重建的基本思路和计划。目前,重建大观园的时机已经成熟。希望各相关部门重新启动大观茶园改造工程,努力尽快推广历史文化品牌,使其成为沈阳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

大观园的重建具有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纪念和旅游价值。然而,几年过去了,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大观园承载的传统文化是沈阳一个罕见的文化品牌。在今天激烈的竞争中,当其他人煞费苦心地探索或制造文化品牌,但我们对附近的文化宝藏不够重视时,我们会不会失去一个展示申城文化魅力的好机会呢?记者陈冯军

大观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观园建于1920年,是沈阳第一家上演《迷失的儿子》的剧院。1919年,唐山罗子走出海关后,他与东北莲花瀑布和人们的欣赏需求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以沈阳(奉天)为中心、女旦为代表、天马行空为主要特征的“奉天罗子”。沈阳是罗子东北演出的中心,而罗子的奉天演出则侧重于大观园。大观园的建立对沈阳唐山罗子的定居和奉天罗子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辽沈评剧的三大艺术流派和四位著名演员都诞生在这里。由韩少云(韩国学派)主演的《小女婿》、《江姐》、《饮茶瓶计划》和华淑兰(花卉学派)主演的《黛安》以及由萧俊庭(萧学派)主演的《华强对》和《打金枝》将沈阳评剧艺术推向了顶峰。

金方凯、辛艳玲评剧的表演艺术源于大观园。金方凯是平剧的创始人之一。他也是平剧黄金学派的创始人、戏剧教育家和著名的平剧表演艺术家。在第一届全国歌剧观赏大会上,辛艳玲的戏剧《新狗斗劝丈夫》受到梅兰芳先生的高度赞扬。会议授予辛艳玲杰出表现一等奖。1956年,辛艳玲在大观园成功扮演祥林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