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评剧 » 正文

平举可能正在“消失”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7:24:06

作品分类:消失  正在  也许  艺术  刘秀荣  发展  学院  我们  职业  

 评剧是我国第二大剧种,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近年来评剧演出市场持续低迷,人才流失严重,评剧艺术传承面临困境。日前,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和北京市艺术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传承·纳新·发展——中国评剧现状与发展论坛”上,多位专家对此表示忧虑。本刊特采访了几位艺术家、业界人士,希望能引起社会层面的关注。平剧是中国第二大歌剧。它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近年来,平剧表演市场持续低迷,人才流失严重,平剧艺术传承面临困难。日前,许多专家对京剧艺术职业学院和北京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国评剧现状与发展论坛”表示关注。该报采访了该行业的几位艺术家和专业人士,希望引起社会关注。

法国鞠萍歌剧的“知心朋友”?

回顾20世纪90年代法国的文化交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鞠萍著名表演艺术家刘秀荣说,她永远不会忘记。

这是第一次去法国。一位热情好客的朋友邀请刘秀荣参观她的家,并为她播放了一段视频。令刘秀荣惊讶的是,视频中一群黄头发蓝眼睛的西方人怀着极大的兴趣在电影院观看了中国戏剧《花儿作为媒介》的法文版。在视频中,观众的表情是如此的愉悦,他们显然被剧情深深吸引,笑个不停。"法国人也喜欢中国民谣吗?"刘秀荣问道,他的朋友笑了。事实证明了一切。

几年后,刘秀再次被邀请参加第二届巴黎中国戏剧节。在这场“西方人中国戏剧奖”的戏剧节中,她因在《甘昆带》中扮演银屏公主而成为“塞纳”奖的第一个获奖者。演出结束后,刘秀荣给法国艺术界做了一次演讲。在互动阶段,她再次对这些法国艺术家对“甘昆带”的理解感到惊讶。他们说,“甘昆带”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法、民法和国家法...刘秀荣说,恐怕我们还没有详细研究过这个平西的内涵!

我们可能会“失去”评论...

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刘秀荣说,与他在国外的感受相反,评剧逐渐陷入了国内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当然,大多数地方戏剧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无论大小...

北京艺术学院研究员薛晓金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国仅有20至30个专业剧团,全部集中在北京、河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尤其是近十年来,平剧几乎失去了在城市的市场。在高端演出中,甚至像中国平剧剧院这样的单位也很难看到。更让人难过的是:2008年,中国平剧剧院的平均市场收入只有1.5万元,而同年,作为最高的戏剧艺术殿堂,北京人民艺术的平均市场收入达到6万元!鞠萍歌剧市场正在消失,鞠萍歌剧人才正在流失,鞠萍歌剧艺术正在苦苦挣扎。但是热爱歌剧艺术的中国人不会忘记,评剧在五六十年代是“流行音乐”。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充满了马泰、小白宇、余霜、新夏风、魏荣元等评剧著名演员的咏叹调。“二乔,我从小就和赵家订婚了”是一首流行的咏叹调,像《刘巧儿》、《哭彩花》、《金沙江畔》、《向阳店》这样的剧广为人知。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专业鞠萍剧团遍布全国。从四川到云南,从贵州到新疆——仅东北三省就有120个专业的鞠萍剧团。

在近日由京剧艺术职业学院举办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国评剧现状与发展论坛”上,来自石家庄、天津、沈阳等地的评剧团、艺术家以及戏曲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都非常钦佩地提到了这一点。

从“衰落”到“繁荣”是不容易的!

谈到平剧的衰落,专家指出这不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王明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许多戏曲得到了国家的支持,但现在整个中国戏曲不能说是繁荣昌盛。平菊由于缺乏地方特色,很难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这是使其更难解决困难和赢得发展的客观因素。

目前,影响平剧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才培养。唐山演艺集团副总经理罗慧琴说,好的戏剧可以促进歌剧的发展,培养演员。然而,目前活跃在戏剧领域的编辑人员基本上年龄较大,现有的鞠萍剧团缺乏编剧、导演、歌唱音乐设计、舞蹈设计和服装设计。人才的全面短缺也是制约平剧发展的瓶颈。

薛晓金从2009年开始对北京平剧人才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她指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自1997年以来的13年里,北京没有招收平剧专业的学生,河北艺术学校已经取消了平剧专业,天津艺术学校从2000年开始就没有举办平剧班了!

平举曾经靠贴近生活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今天,旧剧中的生活与我们的时代相去甚远。创新戏剧,培养人才迫在眉睫。但是如何创新,如何培养呢?所有关心鞠萍发展的业内人士都在讨论出路。

京剧艺术职业学院院长王明铎告诉记者,在过去的10年里,全国几乎没有任何一所高校招收平剧学生,即使只招收了中专班。京剧艺术职业学院决定从今年开始招收平剧学生。不仅有中等技术学校,还有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评剧将免交学费。他说,虽然学校的实力有限,但它应该尽最大努力联系人才。

开放合作还是开辟新的前景?

在采访王闯明铎的下午,记者了解到相声演员郭德纲正在与京剧艺术职业学院合作,重新编排两首久违的传统歌谣,将于本月底在长安大剧院上演。

王明铎告诉记者,相声演员郭德纲的身份众所周知,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讲故事的背景。他在鞠萍有十多年的基本技能。不久前,当郭德纲手里拿着一块鞠萍材料给我们时,每个人都震惊了。这是对100多部鞠萍戏剧的简要介绍!

“在场的有些人甚至没有听说过评剧,有这么多的戏剧和流派!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更受欢迎的鞠萍戏剧,但忽略了鞠萍的丰富性。郭德纲提供的评剧材料提醒我们评剧不会消亡。”王闯明铎说。

京剧艺术职业学院艺术团团长马会民说,平剧当年的辉煌取决于“与时俱进”和“四海为家”。事实上,目前鞠萍的发展和创新可以更加广泛和深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所长刘振表示,鞠萍要发展,就必须活着,而不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戏剧评论家王安奎(Wang Ankui)表示,平剧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品味高雅,品位大众。20世纪50年代鞠萍艺术的高潮是由艾英、张庚、欧阳予倩等几代知识分子开创的。

采访结束时,评剧艺术的继承者刘秀荣向记者讲述了另一个关于评剧的“故事”:

1991年,我和我的老师辛夏风去香港表演。演出三天后,剧院里只剩下一个“作为媒体的花”和一个“杨三姐投诉”的花篮

这就是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受欢迎程度。至于传统戏曲,刘秀荣说,最重要的是它的文化和教育意义。刘秀荣现在教外国学生唱平剧。她也希望平剧的优秀剧目能进入中国学校。她说,有时当孩子们看一场好节目时,他们可能永远不会忘记。

“今年我收到了教育部汉办的通知,通知我们平举将进入十几个国家的大学,并将从明年开始在澳大利亚的旅程。我相信民谣的艺术可以再现辉煌,走向世界!”刘秀荣告诉记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