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评剧 » 正文

对现代评剧《半河清半河红》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7:14:56

作品分类:有感  现代  传统  创作  艺术  这种  音乐  形式  表现  

中央电视台第11频道播放了黑龙江平剧剧院上演的现代平剧《半河清半河红》。这部戏演得很好,编剧、导演和演员都演得很好。然而,在我看来,它仍然是一部具有歌唱风格的戏剧。事实上,戏剧加歌唱型鞠萍的本质是,它在“歌唱”方面基本保留了鞠萍的特点,在“做、读、演”方面不属于鞠萍或歌剧。半个世纪以来,戏剧加上歌唱歌剧(尤其是鞠萍)创造并演出了大量现代戏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尤其是年轻观众)似乎默认了鞠萍甚至歌剧的这种形式。实际上,确切地说,这种形式与真正的歌剧大不相同。戏剧加歌唱型歌谣剧在创作、阅读和演奏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戏剧节目,采取了现实主义、生活化的形式,背离了戏剧表演的写意性。只有演唱风格仍然保留着鞠萍的特色(当然,也有一些偏离甚至偏离节目)。因此,这种戏剧演唱加上鞠萍只能说是一种带有一些戏剧表演因素的新型戏剧形式,而不是真正的鞠萍或真正的戏剧。“一半”戏剧就是这种类型的鞠萍。也许我对音乐的关注是一种职业习惯。就咏叹调而言,半个世纪以来,民谣创作中的“半”剧咏叹调创作一直没有脱离传统咏叹调音乐的旧观念。在咏叹调的使用中,往往不愿意充分利用传统的咏叹调形式,总是从一个传统节目转换到另一个节目,听听传统歌谣缺乏什么样的风味和魅力。鞠萍歌谣的创作总是有一种心理障碍或心理暗示:传统歌谣无法表达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当创作一首曲子时,它通常会改变方向,并在传统曲子进行过程中调转方向。最后,它不情愿地落在传统曲调的尾部。“变新,美与新”的概念一直缠绕在作曲家的脑海中。似乎如果不是这样,它就不会被称为创造;如果不是这样,它就没有时代感。然而,很多时候我觉得这首“新曲”尝起来像嚼蜡,不如传统的曲子好。这种缺陷存在于评剧音乐创作乃至整个歌剧音乐创作中,也存在于话剧《板剧》中。我认为,在用传统唱法创作的新剧目中,“刘巧儿”的演唱风格是平剧现代演唱风格无法超越的高标准。我们应该分析和研究“刘巧儿”咏叹调与传统歌谣咏叹调的关系,以了解传统咏叹调发展的良好途径和方法。“一半”戏剧在幕间使用管弦乐,而歌唱使用民间乐队。你知道作曲家和导演是否追求艺术比较吗?或者你认为民间乐队不能胜任那场精彩的现场表演?总的来说,它给人一种非常不协调的感觉。此外,在场景音乐的创作中大量使用非鞠萍和非歌剧音调,让人觉得既不是鞠萍音乐,也不是歌剧音乐。王向阳没怎么听到她的歌声,觉得她的声音里有一种非艺术的、不自然的、无法控制的颤抖。这可能是歌唱方法的问题,应该由称职的教师来纠正。否则,这样的声音会阻碍她的艺术进步和发展。

评剧《半河清半河红》只看过一次,但印象并不详细。我只是凭直觉有上述感觉,并与每个人交流和分享。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传统戏曲在内容和题材上有局限性是正常的。对于传统艺术来说,突破局限,展示自己不擅长的东西确实是一个难题。然而,如果这种突破是艺术家出于自己的创作欲望所做的尝试,并在与观众审美的互动中不断探索,那么这将是艺术创新和发展的自然过程。如果这种突破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诉求和功利目的的追求,那么它必然会给戏曲艺术的发展带来一个人为的、非自然的过程,这种发展的结果能否达到目的还很难说。如果做得不好,艺术就会受到损害。新的漂亮吗?不一定。改革比传统改革好吗?不一定。庸俗进化论对戏剧界的影响不可低估。我们应该深思熟虑,因为这种改革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什么是平举?也许鞠萍圈子里的许多年轻人并不真正理解它!这不是危言耸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