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评剧 » 正文

王平,中国平剧演员:艺术是我的信仰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7:08:07

作品分类:艺术  信仰  演员  王平  舞台  演出  《良宵》  自己  人物  一个  

当我来到中国评剧剧院采访的时候,春节就要到了,北京的大街小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然而,王平和她的同事们仍在忙着为电影节前的各种演出排练做准备。她告诉记者,她早就习惯了“节日越多,生意越红火”的状态。

王平在我面前有一张精致的脸,一点淡妆和一双大眼睛。她手里拿着一杯绿茶,和记者谈论着自己的艺术经历和鞠萍给她带来的起伏。在舞台上,她扮演了各种各样的角色:在《马本康官记》中,她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东北寡妇,在歌谣《林觉民》中,她是一个温柔端庄的家庭,在《晚安》中,她勇敢地追求爱情,在《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她是一个邻家姐妹。2015年,她将再次挑战自己的新角色,在中国平剧剧院发行的主题作品《密云母亲》(又名《邓于芬》)中饰演被称为“当代佘太君”的英雄母亲,“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晚安”让我唱得很好。

当提到王平时,许多人会认为她在新歌《晚安》中扮演李秀如。这部经典戏剧把旧的变成了新的,在2010年首次在中国平剧剧院上演后引起了轰动。它在第七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获得了无可争议的优秀戏剧奖。剧作家也高度评价梁潇:“戏剧提高了戏剧的审美质量。”

中国评剧院演员王平 

《晚安》改编自传统评剧《马寡妇店》,是评剧鼻祖蔡照的第一部作品。历史上,马寡妇的商店曾经很受欢迎。20世纪30年代,白人学校的创始人白余霜用它演唱了《红色上海海滩》。新中国诞生后,该剧因思想和舞台表演不当而停播多年。从那以后,世界各地的许多剧团,包括中国评剧剧院,都安排和改编了这部戏剧,但似乎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王平评剧《林觉民》剧照 

王平评剧《林觉民》剧照 

《林觉民》剧照

2010年,中国平剧剧院秉承“尊重经典、学习经典、继承经典、发展经典”的艺术创作理念,改编改编改编了《寡妇马店》,以全新的名字“晚安”在首都舞台上重新上演旧剧。

改编后的《梁潇》在歌唱、剧本、舞台艺术、服装等方面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旧版本中,这个故事讲述了年轻的迪·徐人杰在去北京参加考试的路上,住在寡妇李秀如经营的酒店里。李秀如年轻时失去了配偶。她越来越喜欢迪·徐人杰和她已故的丈夫,因为他们有些相似。她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尽管迪徐人杰也爱上了李秀如,但由于封建伦理的影响,她遭到了严厉的拒绝。

然而,新改编的《晚安》改变了旧版本迪徐人杰和李秀如重聚时的结局,采用了一个幸福的结局,这使人们克服了封建伦理,改变了李秀如的悲剧人生,把一个封建故事变成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与旧版本相比,王平认为《晚安》中的李秀如更加生动活泼。作家王新吉在《晚安》中写李秀如写得非常透彻,有着极其丰富的心灵和巨大的情感变化,所以很难表演,但同时也更容易激发我的创作冲动

鞠萍圈子里有句谚语说,男人害怕“回到杯子里”,女人害怕“开店”。王平介绍说,这是因为这部戏没有解释,充满了歌唱。这是一出表现出高超歌唱技巧的戏剧。《晚安》的修订版也继承了这一特色。作为白人学校的代表作品之一,李秀如在梁潇的演唱风格也受到白人学校的主导,但它也有王平自己的特点——在白人学校的柔和中,它有新学校的清脆和明亮。

王平觉得表演不容易,但他唱得很好。其中,她最喜欢和测试的是该剧的第七场。当发现迪徐人杰没说再见就走了,李秀如坐在商店前面自言自语,他错了吗?相公真的瞧不起我吗?我应该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寡妇吗?我能再见到他吗...整个歌唱持续了超过11分钟。王平以前很担心,“如果唱得不好,观众会跑开睡着。但是第一场演出一结束,震耳欲聋的掌声就响起来了。这掌声终于在王平的心中打下一块大石头,给了她极大的信心。

谈到王平在《晚安》中的表演,导演许春兰评论道:“王平对李秀如的表演让我非常满意。她的歌声温暖柔和,从头到尾有数百行,都充满魅力。跳舞的形象也很美。她在唱歌和跳舞方面有坚实的基础。最有价值的是,她很好地完成了我的“处处见美,处处看诗”的要求。

沉迷于歌剧

王平出生在天津宝坻。宝坻是歌剧的故乡,也是鞠萍的摇篮之一。当王平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艺术天赋就被凸显出来了。在学校里是文艺的骨干,唱歌、跳舞、主持一切,学习成绩也很优秀。起初,父母不希望他们的女儿将来从事表演艺术。他们仍然希望她努力学习,上大学,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平对艺术的热情越来越高,坚持走艺术之路,她的父母最终辜负了她。小学毕业后,11岁的王平被平剧剧团录取。从那时起,他开始努力学习基本技能,声音,唱歌和唱歌。

王平是班上最年轻的学生。虽然他在学习戏剧的过程中遭受了很多,但回想起来,他已经成为一个美丽的记忆。王平还记得当时他经常和剧团一起走来走去,尤其是冬天空闲的时候,他经常去农村演出。她和剧团的兄弟姐妹们,背着沉重的行李,提着脸盆和热水瓶,乘坐“大解放”卡车一个村一个村地去演出。

在农村表演的条件非常困难。舞台暂时设在村子里,穿着单薄戏服的演员不得不忍受严寒才能在舞台上表演。晚上,条件较好的人可以住在村民家里,而条件较差的人只能睡在村里的学校教室里,用椅子铺床。然而,王平珍惜他年轻时的经历。“小时候,我到处走。我见过各种各样的观众,各种各样的舞台和各种各样的环境。我一直觉得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王平就是在那个不豪华的舞台上实现了他作为演员的快乐。她仍然记得唐山附近一个村庄的一场演出。十多岁时,她在一部老戏《麻风病人》中扮演女主角的小女仆。她又小又瘦,大声走上舞台,大吃一惊。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甚至盖过了主角。

“现在我想起来了,不是我唱得有多好,而是因为我年轻,观众觉得很可爱,所以我特别慷慨地给了我掌声。”王平说:“但那一次,我深深地爱上了舞台,爱上了被观众掌声包围的感觉。”

16岁时,王平被天津戏曲学校录取。戏剧学校不同于传统的学生课堂师徒教学法,是一所培养戏剧人才的现代学校。在这里,她开始接受系统的戏剧教育。1990年,王平考入京剧学校深造,成绩优异。毕业后,他进入中国评剧剧院工作。

王平评剧《林觉民》剧照 

《晚安》剧照

最重要的是塑造角色。

中国平剧剧院不同于其他平剧剧团,其政策是“国家级示范剧院,主要表演现代戏剧,同时表演新历史剧和组织良好的优秀传统戏剧”。一个“新”字是它的亮点。《杨三姐怨》、《秦香莲》、《以花为媒》、《刘巧儿》深受观众喜爱,也造就了小白·余霜、新夏风、蔡溪·莲、华仙乐、李忆兰、魏荣源、马泰等几代杰出的表演艺术家。

作为当今中国评剧的支柱,王平也以擅长塑造不同时代、不同个性的角色而闻名。王陈平,现代戏剧相对来说很难表演,不像传统戏剧,传统戏剧有其前身的表演形式可以借鉴,但有一个不变的规律:“不管安排什么样的戏剧,我们都在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传统戏剧是这样的,现代戏剧更是如此。不管什么类型的演员,我们都必须从角色开始。

在《马本康官方记录》中,王平扮演牛崔璀,一个精力充沛的东北寡妇。看过她的表演后,许多认识她的人都特别尊敬地看着她:“这还是安静的王平吗?”

在《林觉民》中,王平扮演女第一,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王平说,陈意映比牛崔璀更难表演。这是一部没有袖子、没有传统舞台动作的现代剧,陈意映温柔含蓄,没有特别夸张的动作和极端的情绪,给演出带来很大的难度。为了在陈意映表演得好,她去福建陈意映故居采风,找到了许多相关的历史、传记、影视作品和舞台剧供思考和学习。演出期间,王平走进舞台,静静地站在舞台上。她安详的蓝色光芒映在她端庄美丽优雅的脸上和一条浅蓝色外套裙子上。在悠扬的音乐中,她稳定而微弱地唱着“灰色的瓷砖弯曲着山墙,背街的窗户有棱,独自一人,茉莉暗暗芬芳……”生动而委婉。这个角色的气质在他登台时得到了悄悄地反映。

最后,王平凭借在林觉民的表演获得了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观众曾经对她说,她最喜欢陈意映这个角色。"那种气质,那种姿态,那种气势,你怎么能如此正确!"

2015年,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平剧剧院将呈现另一个亮点,展示一位名叫邓于芬的普通农村妇女在北京密云抗日战争期间送丈夫和五个儿子去抗日战争,最后他们都英勇战死在战场上的悲惨故事。现在排练就要开始了,我们正处于研究剧本的阶段。王平说,这个角色对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十几岁到八十多岁,她从未在舞台上扮演过如此大年龄跨度的角色。邓于芬这个人物离现在不远了。如果表演是象征性的和脸谱化的,观众不会接受。“那是同一句话。要创造角色,必须把剧中的角色当成自己的,把握角色的个人情感,表现得像个活生生的人。她的悲伤和快乐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她的力量和牺牲会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阶段可以治愈疾病。

在中国平剧剧院,王平以“战斗能力”而闻名。她在评剧艺术上的坚持和完美,以及她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令人钦佩。

2012年9月,在去唐山参加评剧节的前一天,王平患了急性疾病和肠壁血肿,疼得彻夜未眠。然而,演出第二天就要开始了,在去医院之前,她躺在唐山的汽车座位上。当她到达表演现场时,她受了很大的伤,坐不住了。除了排练和表演,她不得不俯卧。演出期间,她几乎没吃东西。晚上,她因为剧痛而流泪。最后,她哭得太累了,所以能睡一会儿。就这样,王平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了七天,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平剧艺术节的优秀表演奖。

对王平来说,舞台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似乎站在舞台上的一瞬间,我记不起所有的痛苦。“我们歌剧界的老人们常说舞台可以治病。有时候真的是这样。如果有头痛或脑热,最好在舞台上表演一出戏。”她笑着说。

下班后,她是一个真正的“宅男”,她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她说她从小学开始就在剧团了,她的教育水平不高。如果说她这些年来取得了一些进步,那都是因为她的阅读习惯。拿着一本书,沉浸在书中人物的悲伤和快乐中,对她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她最喜欢的书《基督山伯爵》已经读了很多遍,每次都流着眼泪。她说书中人物的刻画和描述对塑造舞台上的人物有很大帮助。

 王平与刘萍老师合影

和刘萍先生照张相

我尊重的是舞台。

王平从12岁开始学习鞠萍。他先后与萧玉芳、杨书房、李忆兰、华越贤、温孤越、肖子玉、孙毓敏等著名表演艺术家一起学习,但从未正式回到学校。2013年,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正式崇拜著名的鞠萍表演艺术家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派继承人刘萍先生为她的老师,成为白派艺术的第四代继承人..

许多人不理解她的举动。以她的年龄和资历,是她接受学徒的时候了。你崇拜其他什么老师?但是王平自己坚持。她说她以前接触过评剧的所有流派和风格,这是一件好事,可以吸收所有流派的营养。然而,对于一个歌剧演员来说,他应该专攻技术领域。“怀特派我来学习最新的,但最喜欢它。我一直都很崇拜白色学校的艺术高度,我对它的爱也越来越强烈。崇拜白人学校也成了我长久以来的心愿。”

也是巧合的是,当《晚安》在2009年开始编排时,许多演唱风格都具有白人学校的特色,所以剧团邀请白人学校艺术家刘萍来指导她。2013年,她正式拜访了老师刘萍,成为了白人学校的学生。

近年来,王平以精湛的歌唱和精湛的表演获得了许多荣誉:2006年,他获得了第五届中国评剧艺术节音乐伴奏奖。2009年获得第三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表演奖和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在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他还获得了“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雷锋左右”等荣誉称号。

王平已经成为中国平剧的中流砥柱,有人认为他是新时期白派平剧的领袖。然而,王平似乎并不热衷于这些事情。“看到大家的评论,我有自己的想法。作为一个人,我不想带任何旗帜或成为领导者。我只想创造好的角色,把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带到舞台上。至于头衔和光环,我不想要。”

近年来,王平也在业余时间致力于推广和普及民歌演唱艺术,带着自己的作品参观和走进校园。她说传统戏剧的观众正在流失,这是一个真实的现象。我们要做的是吸引没看过鞠萍歌剧的观众,让他们感受到鞠萍歌剧艺术的魅力。也许,每场演出都不会有什么效果,但对我们来说,我们必须有移山的勇气。

(原载于《中国儿童》杂志2015年第5期第396期,转载请注明微信ZHRN1988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