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评剧 » 正文

冯润评剧团创新发展亮点——为什么一个“庄户剧团”在农村唱歌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6:59:08

作品分类:全国  创新  发展  一个  剧团  剧目  丰润评  演出  优秀  儿童  

12月9日晚,唐山燕山剧院挤满了人。唐山冯润评剧团的新传统评剧《樊梨花三请柬》在这里首次演出。

"这个剧团表演得很好,观众们以每张票几十美元的价格尊重它,这很好!"60岁的张兆阳是一名老歌剧迷,他开车走了20公里。


“正是因为这些老粉丝的支持,我们才能坚持74年!”冯润平剧剧团常务副团长李彭年是剧团的支柱,也是一位老演员,他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剧团“捆绑”了半辈子。回顾剧团的历史,李鹏对此了如指掌。

据报道,冯润评剧团成立于1942年。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只有几十人的县级剧团每年创作100多部剧目,为群众演出500多场。特别是近年来,他们大胆改革创新,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评剧《曹雪芹》、《小英雄雨》等优秀剧目在两年一度的中国评剧艺术节上连续六届获得一等奖。从小剧本到大创作,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小剧团现在已经成为基层剧团的一面旗帜,备受关注和好评。

"最让我感觉到的是剧团的兴衰。"李彭年回忆说,20世纪80年代,鞠萍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剧团的每一场演出都是一件大事,在十里八乡引起了轰动。冯润评剧团被群众誉为老百姓的“庄户团”。为了满足群众的需要,他们的足迹几乎覆盖了冀东所有的山川。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强大冲击下,娱乐方式和传播手段已经多样化。到20世纪90年代末,当许多鞠萍剧团逐渐解散时,冯润·鞠萍剧团几乎濒临死亡。

凭借对评剧和剧团的忠诚和热爱,演员们经受住了出海淘金的诱惑。即使基本工资得不到保证,他们仍然坚持表演和创作。

对于一个以地方戏为食的基层剧团来说,光有一群勤劳善良的演员是不够的。有好的戏剧和书籍是必要的。如何在题材上寻求突破,从创新中寻求利益,已成为“老院集团”近年来不断探索的新问题。

“冯润是清代伟大文学大师曹雪芹的故乡,文学大师的故乡不乏文化养分。我们不能让“金饭碗”总是缺少米饭和蔬菜!丰润区文光新局党委书记、冯润平剧剧团团长王宝玉告诉笔者,自2002年以来,剧团以展示丰富而深刻的文化遗产、宣传曹雪芹冯润祖籍的研究成果为己任,并开始创作新的题材。

2002年,精心编排的历史剧曹雪芹获得了第三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和第十届河北文艺复兴奖等多项大奖。与此同时,它作为中共十六大的剧目在北京演出。随后,《刘姥姥》、《贾母》、《文清》等“红楼系列”鞠萍歌剧相继问世,连续五届获得中国鞠萍艺术节一等奖。

不仅有“红楼系列”,还有“红戏”。2012年,鞠萍剧团以抗战时期冯润同学会河两岸的军民为背景,根据冯润著名作家华冠同名小说中的英雄俞莱创作了儿童鞠萍《小英雄俞莱》。该剧一首映,就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好评。它获得了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一等奖和第七届全国儿童戏剧表演优秀戏剧奖。河北省儿童游戏在全国比赛中取得突破。

国家实施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后,冯润评剧团提出了“京津冀文化先行”的理念。冯润平剧艺术团以艺术为媒介,依托自身优势,积极与京津艺术学院艺术团联系,合作创作和演出多部优秀剧目。迄今为止,该剧团已在北京市顺义区和海淀区的12家剧院演出了近200首优秀的传统歌谣和儿童剧,进一步提高了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幅画展示了儿童歌谣《小英雄雨》的剧照。冯润评剧集团提供的图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