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评剧 » 正文

鞠萍北方口哨剧团活动的全部故事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6:53:29

作品分类:活动  剧团  师傅  演员  演出  当时  团长  在外  他们  起来  

1952年,贝口哨村欣欣向荣。前来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农民们的兴奋并没有减弱。村子里的年轻人和中年人踩着高跷扭动秧歌,霸王大声鞭打。外出工作的王秀芳在观看人群时对每个人说:“我建议这些年轻的秧歌演员应该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团体,然后我们应该成立一个以他们为骨干的鞠萍团体。”那个大个子鼓掌表示赞成。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时,这个村子根本没钱。想在剧团里演出的人说,“我们不能没钱。我们都必须筹集资金来经营这个剧团。”

陈凤婷被选为代表团团长,王金如被选为代表团副团长。他们煞费苦心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带领剧团工作人员参加志愿劳动,在青龙湾大堤两侧种植芝麻和芥菜籽,并出售资金资助活动。

最活跃的是剧团发起人王秀芳,他负责给村外工作的人写信,动员他们捐钱支持村里的剧团。在外面工作的人们也很热情,纷纷向村子捐款。对于剧团来说,首先制作了一个长度超过10米的紫色标志,中间是窦达的“北哨工农业余剧团”,用大字体写成,下面是捐赠者的小字体。接下来是该法案的背景,在外面的工作人员几次筹款后,为该法案购买了必要的服装。

演员必须有一位教授歌剧的大师。剧团先后邀请了艺名为“驴脚红”的王绍兰和他的侄子王彤。庄头村的张振海师傅有一点眼疾,但他是一个集军事和军事技能于一身的人,表现很好。我还邀请了杨庄的主人。当这些大师教歌剧时,请邀请每一位。

老师在教歌剧时必须照看好米饭。那时,村子里也没有钱。师父教的米粉都是剧团的演员们收集的。每个人,你从家里带一升米,他从家里带两升面条,然后找个人给主人做饭。

那时,农民的生活水平很低,老师也不挑剔。不管怎样,他们可以吃庄稼和大米。当时,领导和副领导贡献最大。他们捐赠了最多的大米和面粉,并且非常小心。代表团副团长王金如没有食物,但即使他从别人家借了,他也会捐赠米粉。随着时间的临近,王家切断了锅,停止了吃饭。私下里,演员们给他两块年糕和另外两块年糕,最终帮助他度过了这一年。受“拾柴火焰高”精神的启发,演员们学习了《张炎捕船》、《斗智集》、《王丁宝借当》、《嫂子仙》、《王绍安捕船》、《蝴蝶杯》等一系列戏剧。

根据我小学同学和后来的演员陈正刚的说法,北哨评剧团发展成了一个小名人。除了在村子里表演,他们还和其他村子交流。剧团去过大良、庞各庄、小昭庄、东尚、张庄子、康庄子、赵达庄的后营,甚至宝坻县的南仁寨、南苑庄、萧哨等村庄。

20世纪60年代,为了跟上当时国内的发展,剧团不仅演出古装剧,还排演了现代戏剧,如野火春风斗古城、哭彩花、夺印等。

陈正刚告诉我,最值得一提的表演是崔黄口小学的表演,这让北哨评剧团出名了。当时,北哨属于崔黄口公社,它让来自各村的剧团聚集在崔黄口小学进行舞台表演。这场表演有点像一场表演,但更像是“献殷勤”。所有的剧团都表现出了他们的勇敢,并为最佳状态而战。北哨剧团大受欢迎,在崔黄口很出名。北哨评剧团表演的剧目是《三凶段》(又称《绣花鞋录》)。教赵华恩戏剧的老师做了一个耸人听闻的外表、动作和眼神,这立刻引起了轰动和热烈的掌声。北哨评剧的名气达到了顶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当村庄邀请北哨剧团在村庄演出时,他们甚至没有能力像以前那样管理一顿饭。每场演出结束时,他们会安排一顿饭。此外,它们不是农作物中常见的“老三种”大米。

在20世纪60年代末,剧团的服装和道具消失得无影无踪,剧团陷入停顿。

1973年,由于团队经营企业的建立,北哨大队逐渐获得了经济实力,并资助平剧剧团的复兴,为现代戏剧购买了一些戏服道具。1983年,平剧剧团排练了古装剧《秦香莲》,买了三套不同颜色的刺绣长袍和戏服。后来,该队购买了一批新服装。方子成成为剧团团长后,他安排了剧团所有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到大队的果树园工作,以方便剧团的排练。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农村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电视机在农村的普及,电视节目多样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文化活动的兴起,如方块舞、卡拉ok、交际舞等。导致小村庄的鞠萍剧团逐渐衰落,年轻演员转向其他行业。张振环,一位从头到尾都参加过鞠萍剧团活动的老演员,说:“当我结束剧团活动回到家,剧团就不复存在了。”

北哨评剧团活跃了40多年,为农村文化活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当时农村业余文化活动的一个亮点。

(北京武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