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评剧 » 正文

百花齐放百年“评论”——纪念平剧诞生110周年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6:50:02

作品分类:之际  周年  诞生  艺术  发展  演出  唐山  观众  人才  剧团  

编者按:4月15日,《光明日报》发表时事通讯《河北唐山:百花齐放百年的“评论”。据报道,评剧艺术自诞生以来的110年间,已经代代相传,并在新的时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风格。今天转载了这份报纸的全文。

今年4月7日,农历三月的第三天,是中国第二大歌剧平剧的110岁生日。同一天,在评剧诞生地河北省唐山市,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评剧从这里来”,数百名京津冀戏曲学者和评剧爱好者前来“庆祝评剧生日”。

经过一百年的传承,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鞠萍艺术已经生根发芽,并在新的时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风格。

从冀东到全国,散发着大地的芬芳

110年前,莲花瀑布在冀东农村非常流行。莲歌的歌词简单易懂。他们表明父母很矮,主张惩罚邪恶,促进善。这种本地民间说唱艺术非常受欢迎。

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名叫成蔡照的年轻人迷恋上了莲花的学习。与此同时,节目的单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创新了剧本和演唱风格,改编了《马寡妇开店》和《刘玲醉酒》等剧,使他们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冀东农村,演出了五天五夜,成千上万的人挤在舞台前。1909年农历三月三日第三天,位于唐山市区小山上的永胜茶园,开设并邀请程蔡照的“京东春情平腔梆子班”永久演出。它深受观众喜爱,《评剧》由此诞生于唐山。

从那以后,程蔡照致力于创作,每当他听到新的东西,他都会去找出其中的来龙去脉,并把它改编成鞠萍的作品。1919年,以河北滦南县为背景的平剧第一部代表作《杨三姐怨》出版。这出戏反映了弱小和强大的底层人民的不屈和反抗。一旦出版,它就在观众中引起了轰动,并被演唱了很长时间。

“平举为什么会着火?正是因为地球的大气,它歌唱着普通人的事情,贴近时代,反映着人民的愿望。”唐山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韩熙今年88岁,他说。韩熙学习评剧多年。在他看来,开滦工人作为核心受众,在平剧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不断引进新作品的同时,评剧迈出了“走出去”的一步。永胜茶园成功后,程蔡照与赫尔、青顺、宜顺等九个剧团在天津演出,得到了同样好评。随着唐山演员表演范围的不断扩大,民谣兴起的热潮也随之而来。1930年左右,平剧在全国范围内广为流传,尤其是在北京、天津和东北地区。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鞠萍歌剧达到了顶峰,主要的新学校相继涌现,全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有鞠萍剧团。北京评剧艺术家顾文悦回忆道:“1965年我从京剧学校毕业时,中国国家广播电台每天播放经典的评剧咏叹调,走在大街小巷,几乎每个人都会唱两句。在我们这一代人当中,年轻时被选为鞠萍演员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

起源于农村,在城市中形成和发展。平剧已经从一种简单的地方说唱艺术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戏剧类型,成为百余个戏剧花园中的一件奇葩,散发着冀东土壤的芬芳。

谱写时代的乐章,老树发芽了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平菊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时,像全国其他地方的歌剧一样,平剧正在努力摆脱持续低迷的困难时期。观众在不断流失,员工待遇在下降,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离开岗位去生存。

“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文化快餐频繁出现,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参与娱乐生活。然而,评剧的节奏很慢,只有进入剧场才能欣赏。相比之下,观众流失是合理的。”天津艺术学院研究员夏冬特别关注鞠萍,他说,尽管如此,鞠萍艺术的生命力仍然很强,成千上万的鞠萍艺术家仍然坚持不懈。到目前为止,至少有50个鞠萍专业剧团仍在京、津、冀、辽、吉、黑、内蒙古等省市演出。仅在鞠萍的诞生地唐山,除了唐山鞠萍剧团外,还有冯润鞠萍剧团、迁安鞠萍艺术团、滦南成蔡照鞠萍剧团等许多专业剧团。他们一年到头都在基层演出,把歌剧送到农村去。

为了繁荣民族文化,振兴平剧发展,唐山从2000年开始举办中国平剧艺术节。现已成功举办11届,演出191场,343场。通过艺术节,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演员,使长期萎靡不振的鞠萍艺术闪耀着小小的“星星”。"我在平剧艺术节的台阶上一步步长大."国家一级演员罗慧琴仍然记得第四届评剧节。那一年,她和另一位年轻的唐山演员张军领,作为两个主要演员,凭借其代表作《费翔》和《甘龙》获得了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以往所有的评剧节中,都有许多团队根据创作的优秀剧目和新培养的人才演唱歌曲。因此,他们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棵百年老树发芽了。在中国评剧节的推动和推动下,在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评剧艺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目前,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特别是平剧发源地唐山,有广泛的活动向社区、厂矿、企业、学校、集镇和村庄发送戏曲。平剧是市委、市政府每年安排的近万场群众文化活动和数十场大型演出的主要项目。在许多中小学,鞠萍艺术家走进教室,让学生了解鞠萍艺术,在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永胜茶园等地,顾客可以一边品尝“舌尖上的唐山”,一边现场欣赏平剧。

"政策支持非常重要,观众支持甚至更重要."在韩熙看来,为了让平菊这棵老树茁壮成长,观众必须接受训练,观众必须从娃娃中接受训练。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唐山建立了“冀东文艺三朵花”传承基地,由罗慧琴为名誉校长,自己的弟子亲自授课。由于他们的努力,学生们多次登上国家舞台,如北京长安大剧院、梅兰芳大剧院和中央电视台。集体节目《刘巧儿》获得第22届中国儿童歌剧小梅花音乐会最佳改编奖。6岁的冯谖亚凭借其经典表演《梅玮包华明》获得第22届中国儿童歌剧《小梅花》金奖。

沐浴在发展的东风中,它已经传承了一百年的薪酬之火。

“虽然评剧艺术目前呈现出复兴的趋势,就像她逐渐陷入萧条的经历一样,复兴不可能一夜之间实现。目前,平剧的传承和发展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复兴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汤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军领和戏剧界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有同感。

2016年,夏冬以“京津冀平剧资源整合与戏曲文化生态建设”为主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京津冀评剧班多年未招生,后备人才培养不足。由于治疗等问题,现有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流失现象令人担忧。比这种现象更可怕的是,缺乏讲故事的人才,尤其是缺乏具有丰富舞台经验和高文学水平的优秀编剧,这将直接影响未来原创剧本的质量。夏冬建议打破京津冀界限,建立统一的人才库,与艺术院校合作,加强讲故事人才的培养。同时,建立京津冀表演者的人才流动和共享机制,建立连接京津冀三地的表演市场,使民谣演唱艺术在不断的交流中焕发新的魅力。

平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困难,各方努力从未松懈。

唐山摄影师程桂敏是平举创始人程蔡照的曾孙。多年来,他一直专注于拍摄平剧主题作品,以独特的方式传播平剧艺术鼓声,向世界展示唐山这个最具影响力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他的平剧作品分别出现在平遥国际摄影展和沈阳世界摄影节,并在全国摄影比赛中获奖。尽管年事已高,韩熙还是参加了中国评剧艺术节期间举办的“当代评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和近年来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评剧音乐创作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大力推广评剧艺术..

从事戏剧创作20年的唐山剧作家侯建江近年来一直潜心研究,探索如何将时代的创新作品相结合,从而将年轻人“拉”进戏剧。他不止一次拒绝外国诱惑。“国家正在不断努力推广民歌演唱艺术。我为什么不坚持呢?我是过去和未来一代说书人之间的纽带。我必须坚持不懈地向世界展示讲故事的强大魅力。此外,我有责任和义务发扬我家乡的文化。”这种强烈的声音来自侯建江、罗慧琴、张军领以及更多唐山评剧从业者,让人们感受到发展评剧艺术的希望

最近,另一个好消息来自唐山:经过积极努力,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已经落户唐山。该计划旨在全国范围内招募22名学生,并免费培训90天。这门课将于今年5月6日开始。培训期间,幸运的受训者将收到著名艺术家的真实传记,如顾文悦、罗慧琴和郭文雪,郭是国家一级导演,曾获得五个一级工程奖。

繁荣时期的梨园充满了好消息,上个世纪的艺术代代相传。"今天评论家的创新和探索将评剧推向下一个世纪."韩熙对未来充满希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