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台湾新京剧《金锁记》访谈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7:07:46

作品分类:京剧  传统  观众  台湾  年轻人  现代  小平  年轻  《金锁记》  

编剧、导演、演员、舞台设计师“台湾制造”的原创新剧《金锁记》在厦门成功上演,随后于1日在福州凤凰剧院上演,为第四届福建艺术节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在厦门和福州的演出中,由魏海民、唐文化等原创演员主演的《金锁记》导演李小平接受记者采访,谈论了台湾京剧的创新。

创新不会削弱传统。

新京剧《金锁记》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在台北演出时获得了《每场演出都必须爆满》的票房成功。福州的演出是台湾国光剧团大陆交流之旅的最后一站。此次巡演不仅得到了大陆观众的热烈响应,也获得了戏曲、戏剧学者和专家的一致认可,称该剧“凸显了台湾人文意识的创作内涵,拓展了传统京剧的表现力”。

"这出戏特别适合初次进入剧院的年轻观众。"为国光京剧团创作了许多通俗歌剧的李小平说:“创作时,我们将尽力在现代青年观众的审美趣味和传统京剧艺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化解年轻人心目中“过时”戏剧的概念,体现台湾当代对现代戏剧意识的追求。”

与传统京剧不同,京剧《金锁记》摒弃了原作的年代顺序,只选择了主人公曹乔奇一生中的几个重要事件。它借鉴意识流和蒙太奇,将京剧的叙事、咏叹调、光、影、声融为一体。通过各种对比,展现了现实、真理、悲伤和幸福的变化,演绎出华丽而荒凉的“张爱玲的世界”。

经过太多的变化,它还是京剧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台湾第一梅派青衣弟子魏海民和梅宝九表示:“创新并不意味着削弱传统。在表演中,演员们将严格遵守传统的歌唱和形体规则。我们只是更多地回归戏剧本身,旨在让观众体验作品所传达的价值和美学,让年轻观众在欣赏艺术时有更多的选择。

培养更多年轻观众

为了推动京剧的现代化,吸引和培养更多的年轻观众,近年来国光剧团不仅更新了剧目规划和思想内容,还通过深入校园讲座普及京剧知识,鼓励学生参加培训课程,培养潜在观众或发掘表演人才。

“我们将向学生解释传统表演方法的基础,如手、眼、音、法、步等。并引导他们欣赏不同流派和演唱风格的差异。”当代台湾第一老人、国光一等演员唐文化说:“这样,当欣赏新剧目时,年轻人就会明白京剧可能是这样的。”

张爱玲的小说在岛上有很大的读者群。这次她选择改编《金锁记》,以便将京剧推向年轻一代。李晓平认为,当代青年受众的欣赏需求变化迅速,只有不断创新,他们才能有活力。“材料选择以市场为导向,创造以自我为导向。只有吸引年轻人进入剧院,京剧的魅力才能展现给他们。”

“传统京剧中有让年轻人远离的因素。现代文化娱乐强调“无压力”,而传统京剧更注重“理解”和“忏悔”,带有太多的忠诚、孝道、礼貌和义气,容易震慑年轻人。”李小平说,台湾京剧因此更加强调“思考变化”,积极迎合现代年轻人。

京剧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需要继承和发展。然而,李小平认为,传统京剧对年轻人的呼唤,类似于“爱我,爱我”,不可能有真正的普及和推广效果。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年轻人喜欢什么,传统歌剧有什么优点。京剧应该通过对情感的灵活诠释来唤醒年轻观众的审美本能。

有些人“思考变化”,试图在传统戏曲舞台上增加现代光电效应,但李晓平认为,“现代性”永远不应降低到技术和手段的水平。“淡化传统京剧的道德色彩,其本质在于人文情怀。歌剧的“现代性”侧重于“精神取向”,应增加现代意识京剧《金锁记》之所以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是因为曹乔奇的角色反映了一种“无助”的生活状态,这与现代都市人更常见的孤独感是一致的。

“早年,由于条件有限,台湾京剧观众在看戏剧时不太注意流派和演唱。随着两岸交流越来越频繁,大陆剧团来台交流越来越多。现在,年轻观众经常告诉我,在看完新的编剧后,他们会遵循咏叹调的根源,并遵循传统曲目,以发现自己更喜欢老剧本。”魏海民说:“我希望通过与大陆的这种交流,整部戏将得到完善,这样京剧也可以在台湾有自己的标志性剧目,这将为后代演员树立榜样,并继续传承下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