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田萍用17年浇灌了当地京剧艺术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56:55

作品分类:艺术  京剧  本地  演员  田平  演出  专业  老师  加坡  平社  

上个月初,在滨海艺术中心成功上演了一场名为“北京旋律与情感京剧”的京剧交流节目,庆祝中新建交20周年。这个节目的策划人是田萍,一位在中国享有“国家一级演员”称号的著名老演员。

田萍于1993年底到达新加坡,被当地的平摄京剧协会聘为教师。在1997年金融危机期间,田萍失去了她的有偿工作。为了生活,她不得不教汉语。经历了一段低潮期后,现在她的京剧之路越来越宽。随着新加坡人对京剧的兴趣越来越大,来自中国的新移民越来越多,本地京剧显示出了一些新的活力。

今年10月3日,为庆祝中新建交20周年,滨海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名为“京腔、京韵、情”的京剧交流节目。拥有250多个座位的音乐厅挤满了人。气氛很温暖。演员与观众密切互动。掌声不断。

参加演出的有来自上海京剧剧院、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京剧剧院的四名年轻的受欢迎演员,以及当地仅有的两名专业京剧演员。观众有幸欣赏到了独一无二的踩高跷技巧、高超的水袖和长丝绸表演,以及在中国消失了40多年的京剧十大精彩片段。

观众对表演的热情反应鼓舞和感动了节目的策划人和田萍,唯一一位在表演中获得中国“国家一级演员”称号的著名资深演员/资深演员。田萍(44岁)现在是新加坡公民,他告诉《新汇点》:“从开始到展示整个节目不到一个月。演出主要由两名中国企业家资助。我负责节目的选择和安排以及演员的邀请,而新加坡的朋友周新华则负责演出场地和许多观众的就座和宣传工作。在三个共同组织者的合作下,这一专业表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策划的。”

京剧是当地的一种“小戏”。

新加坡的中国移民大多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方言区,因此被称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京剧是中国地方戏曲中的“小戏”,很少有人喜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专业京剧演员很少来新加坡演出,“赚钱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没有观众。”

田萍于1993年底到达新加坡,被当地的平摄京剧协会聘为教师。平摄是新加坡最古老的业余京戏俱乐部。今年7月是平摄70周年。田萍目前是平摄学会的艺术顾问,他带领一群来自平摄学会的业余演员,包括导带教师,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策划和表演了一部大型新历史剧《大脚女王》。

来新教京剧是不是太屈尊俯就了?

田萍出生在北京,7岁时和父母一起去了天津。他10岁进入天津戏曲学校,开始接受专业培训。毕业后,她加入天津京剧团,并于1987年被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录取为教师。她后来回到母校天津戏曲学校教书。
她当时也是中国京剧界的后起之秀——她获得了中央电视台主办的1991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的“荧屏奖”,天津电视台主办的戏剧大赛的“最佳表演奖”等。,并于1994年成为中国一流演员。

田萍最大的特点是她的表演和教学能力,这也是平摄邀请她来新加坡的主要原因。当时,中国京剧正处于衰退之中。田萍坦率地承认,这是促使她选择出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新加坡,她教所有业余爱好者和业余演员,在先天条件和基本技能方面无法与中国从小培养的专业学生相比。用我们中国同行的话说,这是一项“拉牛爬树”的工作。这是不是太屈尊俯就了?

田萍不这么认为。她说,虽然当地京剧爱好者的数量很少,但他们的热情和坚持让她感动。因此,她总是致力于教授学生,并经常应邀在当地学校和一些机构讲授京剧欣赏,讲解京剧服装、脸谱、人物和不同行业。在讲座中,她还将穿插演示表演。1996年,她还带平摄同事到北京参加交流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的好评。

在当地,除了小提琴手,只有少数像田萍这样有专业背景的专业京剧演员。由于环境恶劣,一些人很快就来了又走。只有两个人像田萍一样坚持了十多年,另一个是中国戏剧学院田萍的校友黄平。他们在一起时经常自嘲:“我们是沙漠中的两滴水……”黄平目前是中国戏曲博物馆的艺术总监。

“感谢老师让我唱《老聃》

谈到这些过去的事件,田萍说:“我从小就比同龄人受苦更多。我十岁时进入戏剧学校。我住在学校,完全禁止教学。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训练室。锻炼时,会发生骨折和扭伤。自从我进学校以来,已经将近两年了,我才让父母来参观我们班。看完之后,我妈妈得了重病,不得不说服我退学。那时,我坚持自己下去。”经过这样的磨砺,她还能面对什么困难?

六年前,田萍受雇于南洋艺术学院戏剧系教授体质。在她的课上,她教学生武术,如水袖、扇子、枪、剑等。京剧非常受学生欢迎,尤其是在英语戏剧课上。“他们没有接触过这门艺术,他们都觉得很新鲜,学习很努力,所以他们进步很快。”

近年来,中国京剧复兴了。当田萍回到天津度假时,她总是被邀请去表演。今年早些时候,在北京的一家书店里,田萍与一位老同学和一位中国著名京剧演员一起被歌剧迷认出来了。这位歌剧迷告诉她,十多年前她喜欢看自己的戏剧,但她仍在想:为什么田萍突然“消失”?

对此,田萍非常感动。这么多年后,观众仍然记得她,所以她珍惜在中国的每一次演出机会。

田萍说:“这多亏了我的老师。当我第一次进入戏剧学校时,根据我的声音,老师让我唱“老聃”。当时我很不情愿。那时,我还是个小女孩。谁不想演美丽的小花旦?许多眼泪流了下来,老师没有被感动。现在看来,我也要感谢我的老师。只要我有一副好嗓子,我就能唱给老人们听,舞台生活很长,而中国目前的产业非常短。”
对当地京剧前景的信心日益增强

田萍的道路现在越来越宽了。由于中国京剧界的背景,许多著名演员都是她的同学,她教的许多学生都成了冉冉升起的明星。例如,这次来表演的上海京剧团的一名年轻演员是她的学生。有了这样的脉搏,她希望将来能推动更多类似的交流项目。17年后,谁会想到沙漠中的“水滴”也能灌溉绿洲并反射彩虹?

田萍说她对石城京剧的前景越来越有信心。新加坡对京剧的欣赏正在慢慢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新移民开始为当地京剧注入活力。以平摄为例。近年来,新移民的人数增加到会员的40%,其中大多数人受过高等教育。

位于牛车水美食街的平摄从来没有刻意做任何宣传,只是每天晚上练习唱歌。一些在附近吃饭的新移民听到了熟悉的京胡旋律,找到了去那里的路。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收集越来越多的信息。田萍说京剧毕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在新的中国移民中会有更多的“知心朋友”。

“当然,对许多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来说,这毕竟只是一种爱好。他们刚到的时候,可能没有时间和心情。当他们的事业和家庭逐渐稳定,需要追求个人兴趣时,我们的京剧俱乐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田萍每年都为平摄计划一个项目。她坚信平摄将来会有很多事情要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演员和观众。

为了活下来教家教

专业京剧演员在新加坡生存有多难?田萍的经历也许是最好的证明。1997年,由于亚洲金融风暴,平摄不得不终止她的合同,因为她得不到足够的支持。田萍从全职有偿教师变成了无偿艺术顾问。因此,甚至她自己的生活也成了一个问题。

新加坡没有专业的京剧剧团或专业的京剧表演。演员必须靠教书谋生。有时候,我们甚至不能只教京剧。田萍说那些日子是她最低谷也是最黑暗的。为了生存,她甚至不得不做语文辅导。

“那种感觉很难以言喻,十年寒窗,一身功夫,真的一文不值吗?当时我出去找工作的时候,我从没提过我的专业,后大志的所有获奖证书都被搁置了,更不用说国家一级演员了。提到什么,一切从头开始。”
田萍的辅导相当成功。许多学生跟随她78年,最长为9年。她还连续三年在马来西亚一家上市公司教授管理汉语。但是她的学生都不知道她的真正专业。不久前,一名学生的家长在报纸上读到了一篇关于她的报道,并立即打电话给她:“我一直认为老师有着非凡的气质。她原来是一个专业的京剧演员!”

田萍曾经是一所私立幼儿园的语文老师。在幼儿园K2毕业派对上,她根据小学课本改编了一部歌舞戏剧,其中采用了许多京剧动作。京剧的旋律元素使用流水板,使孩子们容易被吸引。演出结束后,校长非常惊讶,问她怎么能安排这么好的节目。直到那时,我才知道我的老师原来是中国一流的国家演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