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京剧已经发展了20年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54:54

作品分类:风雨  发展  京剧  艺术  演出  演员  剧院  流派  活动  

1990年是惠班抵达北京200周年。自年初以来,相关纪念活动已在全国各地启动。今年年底,文化部艺术局、北京市文化局、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戏曲学会在北京联合举行了纪念许班来京200周年的会议,观察和讨论京剧的复兴,活动达到高潮。其中,优秀京剧剧目的演出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也是自1949年以来台湾海峡两岸的艺术家首次在同一舞台上演出。来自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事系统50个表演单位的近4000名表演者参加了演出。

回忆起20年前的盛况,67岁的林康瑞记忆犹新:“我在文化部艺术局戏剧司工作。演出阵容非常强大,24天内有56集166场演出,观众达17万人。剧目包括话剧《红灯记》、《沙家浜郅都》、新历史故事剧和神话剧《门阳女将军》和《潘董祀》,以及传统戏剧《龙凤程响》和《世界前线》。谭元寿、袁世海、张君秋、杜近芳、马长礼、李士奇、刘长瑜、李炳淑、冯志孝、孙玉民、尚长荣、朱士辉等艺术家都参加了演出。”

这只是开始。以惠班来京200周年为契机,一系列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京剧艺术的政策措施逐步实施,活动群体不断涌现。在过去的20年里,一大批知名或不知名的人为中国艺术的精髓京剧的繁荣和发展不断努力

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京剧艺术

1991年9月30日,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专家和相关负责人以及对京剧事业充满热情的各界知名人士组成。张庚、张君秋和俞振飞担任委员会顾问,何敬之担任主任。不久,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心下,文化部成立了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财政部拨款1000万元。1992年11月23日,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三楼的小礼堂举行成立大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瑞环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当时,基金会还是一个新事物。我们在哪里知道如何运行它?因此,我去中国人民银行学习,买书阅读。”基金会一成立,林康瑞就奉命负责具体工作。“在筹集社会资金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老一代海外商人、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对祖国艺术的深厚感情,也真切感受到国家对民族文化艺术京剧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1993年12月31日至1994年1月6日,基金会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次“京剧明星”推荐活动。一批来自余奎志、邓敏、孟广禄、董圆圆等地的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这次活动的初衷是挖掘年轻演员,同时恢复一批传统戏剧。具体操作是由基金会找演员、找老师、资助剧目,例如,以余奎志为例,李邵淳的《相马传》。虽然活动只持续了一周,但之前的教学工作持续了一年多。”林康瑞说道。那一年,六位新京剧演员进入怀仁厅向中央领导汇报,成为一年一度的新年京剧晚会的开始。

1994年,基金会组织中国青年京剧团在香港演出,以感谢关心京剧事业的香港同胞,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民族艺术的发展现状。“演出取得了惊人的效果,收到了700万元的捐款。我们将被邀请每两年表演一次。”此后,中国儿童京剧剧团开始在台湾和澳门定期演出,成为向港澳台同胞展示京剧艺术的重要窗口。

1990年是惠班抵达北京200周年。自年初以来,相关纪念活动已在全国各地启动。今年年底,文化部艺术局、北京市文化局、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戏曲学会在北京联合举行了纪念许班来京200周年的会议,观察和讨论京剧的复兴,活动达到高潮。其中,优秀京剧剧目的演出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也是自1949年以来台湾海峡两岸的艺术家首次在同一舞台上演出。来自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事系统50个表演单位的近4000名表演者参加了演出。

回忆起20年前的盛况,67岁的林康瑞记忆犹新:“我在文化部艺术局戏剧司工作。演出阵容非常强大,24天内有56集166场演出,观众达17万人。剧目包括现代戏剧《红灯记》、《沙家浜·郅都》、新历史故事剧和神话剧《门阳女将军》和《潘董祀》,以及传统戏剧《龙凤程响》和《世界前线》。谭元寿、袁世海、张君秋、杜近芳、马长礼、李士奇、刘长瑜、李炳淑、冯志孝、孙玉民、尚长荣、朱士辉等艺术家都参加了演出。”

这只是开始。以惠班来京200周年为契机,一系列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京剧艺术的政策措施逐步实施,活动群体不断涌现。在过去的20年里,一大批知名或不知名的人为中国艺术的精髓京剧的繁荣和发展不断努力

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京剧艺术

1991年9月30日,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专家和相关负责人以及对京剧事业充满热情的各界知名人士组成。张庚、张君秋和俞振飞担任委员会顾问,何敬之担任主任。不久,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心下,文化部成立了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财政部拨款1000万元。1992年11月23日,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三楼的小礼堂举行成立大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瑞环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当时,基金会还是一个新事物。我们在哪里知道如何运行它?因此,我去中国人民银行学习,买书阅读。”基金会一成立,林康瑞就奉命负责具体工作。“在筹集社会资金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老一代海外商人、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对祖国艺术的深厚感情,也真切感受到国家对民族文化艺术京剧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1993年12月31日至1994年1月6日,基金会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次“京剧明星”推荐活动。一批来自余奎志、邓敏、孟广禄、董圆圆等地的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这次活动的初衷是挖掘年轻演员,同时恢复一批传统戏剧。具体操作是由基金会找演员、找老师、资助剧目,例如,以余奎志为例,李邵淳的《相马传》。虽然活动只持续了一周,但之前的教学工作持续了一年多。”林康瑞说道。那一年,六位新京剧演员进入怀仁厅向中央领导汇报,成为一年一度的新年京剧晚会的开始。

1994年,基金会组织中国青年京剧团在香港演出,以感谢关心京剧事业的香港同胞,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民族艺术的发展现状。“演出取得了惊人的效果,收到了700万元的捐款。我们将被邀请每两年表演一次。”此后,中国儿童京剧剧团开始在台湾和澳门定期演出,成为向港澳台同胞展示京剧艺术的重要窗口。

事实上,戏曲工作者也自发成立民间艺术团体,积极开展京剧的传承和普及。他们的行动补充了文化部等相关主要工作管理部门的行动。

北京京剧昆曲振兴会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最早、最大的京剧艺术民间团体。在其成立之初,王春、曹禺、张百发、张建民、翟泰丰和马邵伯都担任过名誉主席。该协会一直致力于“将京剧和昆曲带入学校课堂,传播到工矿区和农村地区,深深扎根于年轻人和广大公众的心中,为振兴京剧和昆曲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

1993年,文化部艺术局向京昆协会和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发出《关于委托组织和实施京剧演讲活动的函》,同意委托协会负责组织和实施京剧艺术演讲活动。该组织的名称是“京剧巡回演讲团”。该组织由北京昆明协会赞助。李俊、孙毓敏、张晓晨组成三人领导小组,选拔教师,聘请艺术造诣高、社会知名度高的专家,逐步壮大培训骨干队伍。在大学、中学和小学校开展演讲活动,将演讲活动从一个地点传播到另一个地点;文化部今后将提供某些启动资金和有偿服务。在讲座组讲座的基础上,北京昆明协会和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共同组织了一系列京剧讲座。这是理工科学生的选修课。协会组织的艺术家和理论家轮流在舞台上讲课。

建立三个层次的表演者

今年12月6日,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简称“青岩班”)的8场演出在北京长安大剧院结束。回顾“青年研究班”成立14年来,担任第一至第四个10年“青年研究班”班主任的中国戏剧学院教授张官正感叹,“这确实是培养京剧人才的一项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近20年来,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变化极大地影响了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艺术。京剧是一种喇叭艺术,其200年的历史证明了杰出艺术家的出现是京剧繁荣的基础。当时,袁世海和其他老一辈的艺术家都已经七十岁了,像李维康这样在“文化大革命”前接受过训练的演员是最年轻的五十多岁。相比之下,“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的演员看得更少,知道得更少,表演得更少,创作能力相对不足,但具有思维敏锐、文化水平较高的优势。他们如何成为跨世纪的人才?

长期关注京剧艺术发展的前中宣部部长丁广根(Ding Guangen)提出,在老一辈艺术家依然健在并由政府资助的同时,这些已经成为剧团骨干的年轻演员应该进一步加强培训,汇聚常规课堂教学和现代导师制的优势,通过研究促进学习。

1996年10月,由文化部主办、中国戏剧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招收了来自岐狐、邓敏、耿乔云、袁慧琴、朱强和赵秀君的26名演员。“教学任务很明确,但具体实施遇到了很多困难。是专注于兼职学习还是兼职学习?如何解决舞台实践的问题?如果这些黄金时段的演员在离开舞台很长一段时间后失去了他们的知名度呢?以这些演员为支柱的剧团在这个时期将如何生存?”张冠正表达了当时普遍的担忧。六个月后,丁广根亲自召开了为期两天的集中总结会来解决这些问题。会议决定将两年制学制延长至三年,从全日制学习延长至半日制学习,实行“一个项目、两个导师、三个结合、重在理论、重在实践”的分段培养模式。

“项目是指根据每个学生的专业、流派和基本情况分配不同的教师团队。例如,张君秋和他教花旦的妻子张郑方、教昆曲的沈时华以及其他六名教师被单独分配到赵秀君。两位导师指的是京剧表演专业导师和文化课导师。三者的结合是指课堂与舞台、传统与创新、技术培训与理论研究的结合。此外,演员每年有三个月的时间集中学习理论课程,通常是在表演淡季,一对一的剧目学习课程根据演员和教师的时间和地区灵活安排。这样,演员们可以安心学习,为剧团带回更多的戏剧。”张观正在解释。

1998年,俞奎志、张建国、张丁火、李海燕、关波、赵鸿、李胜素、孟广禄、李佩红、兰云纹等22名演员进入第二届“青年研究班”。从第三节开始,“青年研究班”开始教授许多歌剧。2009年5月11日,第五届中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课程开始,共有40名优秀青年演员,其中“80后”占绝大多数。

2009年夏末秋初,丁广根提出,为了传承丰富的京剧流派艺术,应该为流派的后继者提供学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被著名流派的前辈传授技艺。因此,有必要制定以京剧流派艺术为内容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国京剧学校艺术研讨会”很快被提上日程。2010年4月30日,北京京剧教学基地举行开班仪式,“流派班”正式从规划走向实践。同时,“流派班”在国家京剧剧院、北京京剧剧院、上海京剧剧院、天津京剧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和京剧艺术职业学院等六个单位建立了教学基地。

"“青年研习班”是京剧演员的统一教学,注重综合学习和推广. "体裁课分为体裁单独教学,这在教学模式中更有针对性。京剧学校的校长兼中国戏曲学院的教授郑崇华说。

第一个“流派班”从全国16个北京剧团和单位招收了66名学生,其中59人年龄在35岁以下。所学行业和流派涵盖19种京剧流派,梅宝九、谭元寿、张学津、李士奇等学校的著名京剧大师担任指导老师。41名教师和66名学生的组合基本上形成了一对一或一对一的教学组合。

“66名学生分成两个班,一个班有23人,年龄更大,他们专注于挖掘和安排一些不受欢迎的戏剧,这些戏剧将与指导老师一起丢失。二班有43人,主要是80年代。任务是学习这所学校应该知道并且应该能够快速演奏的戏剧。”郑中华说,“体裁课的一个硬性规定是,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所在的学校小组负责安排教学场景并在舞台上展示结果。"

“前四个“青年研究班”培养了139名学生,其中108名是京剧演员,另外还有23名来自“流派班”的学生,主要是60年代和70年代的学生。他们也可以活跃在舞台上10到20年。第五“青年研究班”的40名学生和第二“体裁班”的43名学生主要是“80后”。他们可以活跃在舞台上大约30年。他们和今年第一届全国戏曲学院京剧学生电视大赛选出的“90后”优秀演员构成了现阶段京剧演员的三个梯队。”郑崇华说道。

五年支持计划取得成果

2005年,李长春、陈至立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确定国家重点京剧表演团体,给予更多的保护和支持。2005年11月10日至30日,文化部对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7个京剧团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全国11个国家重点京剧团和17个省级重点京剧团,制定《国家重点京剧团保护和扶持规划》,设立国家重点京剧团保护和扶持专项资金。京剧剧团每五年受到保护和支持。第一阶段是从2006年到2010年。

在第一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来自11个京剧剧团的15部新京剧剧目得到了特别支持。其中,《成败潇河》获得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普通话奖,《夏绿城》和《清雅红纱》获得普通话优秀戏剧奖,《成败潇河》、《郑和下西洋》、《夏绿城》、《白洁的圣公主》、《保卫国家将军》、《清雅红纱》和《飞虎队》获得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一等奖,《曾侯乙》和《漠河春秋》获得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二等奖。与此同时,一些重点京剧剧团也进行了探索性和实验性的京剧创作,如京剧《王召杜》,一个由京剧表演的小剧场,以及改编自上海京剧外国名著的京剧《圣母院》。

五年来,17个省级重点京剧剧团创作了47部新戏,改编了106部传统剧目,演出11387场。11个国家重点京剧剧团努力开拓市场,共演出13930场,在校演出1000多场,观众150万人。通过讲座和互动,他们还提高了年轻观众对京剧艺术的认识和热爱,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京剧观众。

在计划实施期间,文化部艺术司举办了两期京剧表演培训班、一期京剧导演培训班和一期周方鑫艺术学校研讨会。来自28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京剧剧团的100多名演员和导演参加了演出。同时,支持国家重点京剧表演团体实施各类京剧人才培养项目,并为表演团体申报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举办近300期人才培养课程。

在过去的五年里,11个国家重点京剧团在国外演出了1009场以上,覆盖了美国、日本、法国、英国、俄罗斯、智利、阿根廷、埃及、澳大利亚和中国港台地区等31个国家。

天津青年京剧团团长李少波表示,实施“计划”不仅是为了提供资金和购置设备,也是为了从剧目制作、剧团管理、人员培训和演出拓展等各个方面为剧团提供激励和帮助。“忙碌、生活、变得更好、变得富有是近年来医院里所有人都很明显的变化。”

沈阳京剧院是11个剧团中唯一的地级剧团。剧团副总裁王军海高兴地说:“剧团的人才梯队已经逐步提高。经过多年的训练和选拔,一个平均年龄为21岁的年轻演员团队已经形成。现在,我们不需要再借一个演员来演这场大秀了。”

为更美好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对这种越来越充满活力的艺术,从事京剧的工人也提出了他们的担忧。“教育歌剧,教育人民是歌剧发展的基础。我们努力培养人才,特别是中青年演员,但我们没有足够重视老弱两端。”林康瑞解释说,学习戏剧很难,需要从小练习,但产量不高。参加歌剧并一直坚持下去的人不多,这直接导致高校和剧团选拔人才的基础很小。她认为,如果我们能给中学阶段的学生提供补贴、奖励甚至学费减免,无疑会吸引更多的学生,而且这些孩子自己也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

对此,长期负责为中国戏曲学院招生的郑崇华表示:“中国戏曲学院每年招生约550人,京剧表演专业不到十分之一。由于考试门槛较高,该专业的理想申请人数超过200人。该学院还试图寻找学生或支持地方戏曲中等教育,但结果不是很令人满意。”

“仍然有许多老一辈的歌剧工作者在没能赶上好时光后很早就退休了。他们没有时间玩耍,也没有足够的养老金。也有一些人在早年与艺术大师有过密切的接触或合作。虽然他们并不出名,但是他们已经见识了很多,知道很多,也知道很多关于艺术大师的事情。这些人是中国京剧的财富,需要我们进一步尊重、关心、学习和挖掘。”林康瑞说道。

张冠正强调了树立正确艺术观的重要性。“所谓艺术概念的核心是满足观众的需求还是迎合个别权威是重要的。”他说,一些著名的学校刚成立时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年轻演员不仅应该提高他们的技能,还应该学习前人的精神,他们打开了大门,建立了一所学校。为了发展和追求艺术,他们不怕被责骂,维护艺术家的良知。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和世界文化的瑰宝。在过去的20年里,京剧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的变化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只要有人和传承,京剧就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明天。”张观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