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看了京剧50年,“70-80代”领导着“90代”的斗争。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48:02

作品分类:京剧  艺术  演员  发展  舞台  传承  剧目  人才  优秀  演出  

清代画家沈荣普的《同光十三景》在京剧发展史上吸引了程长庚、谭鑫培等重要人物。

什么是2050?到那时,大约形成于1840年的京剧将诞生200多年。纵观京剧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它通常是一个大约50年的历史时期。从京剧发展之初到2050年,大致可以分为5个50年。

随着2011年的到来,新世纪已经进入第二个十年。对新的开始总是有新的期望。对于京剧来说,未来的前景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开始明朗,特别是在第一届全国京剧学生电视大赛(简称“学习北京大赛”)和第五届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简称“青年研习班”)的演出期间,前一届“90后”(少数“80后”)参加了比赛,后一届“70后到80后”领先,新人登台亮相,戏剧继续上演。

纵观京剧在当代的发展,老艺术家和专家们很高兴地说,京剧在未来20年、30年甚至40年都将有杰出的接班人。在展望未来50年京剧发展的同时,让我们回到历史长河,在这片土地上感受京剧艺术的脉动和活力。

从1790年到1840年,“三鼎”开创了京剧

清代甘龙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的到来开始了京剧的孕育和形成。随后,以程长庚为代表的先锋们,在京都100部歌剧的融合和“艳彩争艳”的背景下,采用了多种风格,达成了全面的理解。徽剧、汉剧、秦剧、昆曲和京剧融为一体,促进了京剧的形成。程长庚、余三胜和张尔奎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三位演员,被誉为“三鼎”和“三大英雄”。其中,程长庚不仅艺术造诣极高,舞台生涯漫长,而且长期担任第三青班班长和梨园京中寺负责人。他受到同龄人的尊敬和爱戴,并被后世公认为京剧的重要创始人。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逐渐成熟

京剧从形成到艺术成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清代画家沈荣普画了《同光十三景》,描绘了当时十三位著名演员的服装,从中可以看出京剧早期两代演员之间的联系和过渡。谭鑫培在画中伪装成黄天巴,是第二代京剧演员的杰出代表。他、孙菊仙和王桂芬都是程长庚的学生。它们被称为“最后三丁甲”和“最后三杰”。他们的遗产不同。谭鑫培有最长的舞台活动。他还研究了余三胜。结合自己的情况,他向许多老师学习,向许多人才学习,大胆吸收不同行业和歌剧的各种营养,精心提炼自己的声乐和表演艺术,善于理解情节和刻画人物。他带领京剧从简单、粗糙发展到精致和精致,对时代和后代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此期间,许多著名的京剧演员被一个接一个地召入皇宫演出。皇室贵族的喜爱不仅为演出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而且对艺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客观上对京剧艺术的规范化、程式化以及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20世纪初到1949年:在混乱中达到顶峰。

从清末到民国初年,新中国成立前几十年,世界上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中国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个社会一直在经历剧烈的变化和动荡。然而,京剧在当时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娱乐对象,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兴未艾,达到顶峰。

被誉为“三大圣贤”的梅兰芳、余叔岩、杨小楼是最杰出的代表,促使京剧的丹、盛兴、吴xi更加全面细腻。梅兰芳对前人艺术的发展和创造是全面而深刻的。歌剧的艺术特色在他的艺术中得到了集中和完美的体现,他的艺术成就通过海外访问和演出成为中国歌剧表演体系的代表和象征,使京剧艺术闻名海外。

京剧早期是由老一代主导的,流派不断出现。这时,各行各业都出现了许多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优秀演员,这也是京剧有史以来流派最多的时期。每种流派的创始人都有相当多的表演,这促进了舞台的繁荣。与此同时,京剧创作并演出了大量以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为主题的新剧,融入了时代潮流。在这一艺术教育时期,傅连成、荣春社等专业课程、中国戏曲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傅连成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培养的人才最多。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末:曾经凋零到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给京剧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它在1959年左右达到了另一个繁荣的顶峰。这一时期的繁荣以演员阵容强大、表演水平高和观众众多为标志。熟练而著名的中老年艺术家活跃在不同的舞台上。中国戏剧学校和各省市戏剧学校培养的新一代人才正在竞相涌现。新的星星闪烁着,形成了梨园的美丽景色,三代老人、中年人和年轻人闪烁着星星。传统戏剧的改编和改编以及新剧的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造了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和作品。1964年,北京召开了一次表演大会,观看现代京剧,展示现代歌剧创作的成就。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京剧和民国遭受了一场灾难。大师和老艺术家遭受了很多痛苦。有些过早死亡。许多年轻和中年演员被迫离开舞台,他们的队伍也萎缩了。传统戏剧和绝大多数新剧都被禁止,只有八部“样板戏”被上演。作为畸形时代的产物,一方面,“四人帮”把后者作为政治工具,其思想内容带有“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印记。另一方面,由于艺术家的努力,他们在发声、音乐和使用歌剧节目来反映现代生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它们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以特殊的方式传播,客观上普及了京剧。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各项事业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京剧艺术也迎来了新的一页。被关了多年的传统戏剧重新出现在舞台上,京剧一度显示出复苏的迹象。然而,十年灾难造成的创伤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演员、戏剧和观众被切断的严重后果很快变得明显。京剧面临着“内伤”和艺术日益多元化的双重挑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京剧的继承和发展。通过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全国纪念、庆典、演出活动,肯定了京剧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价值和地位,强调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的重要性,并为振兴工作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在此期间,作为振兴京剧的一项重大举措,启动了两个跨世纪的历史工程:一个是中国京剧声象匹配工程。为了保存因“文化大革命”而濒临灭绝的艺术遗产,采用前人记录、后人配像的方式,试图以立体、完整、新鲜的方式再现经典,以确保京剧艺术精髓的保存和传承,该项目始于1985年,于2006年底完成。历时21年,录制了460部经典和优秀戏剧,包括1905年至20世纪末的115部大师和艺术家代表作品。它为京剧艺术的研究和传承提供了模式和依据,为传承和传播留下了源泉,为大众提供了高品位的欣赏戏剧。它被誉为当代的成功和未来的利益。

另一个是为优秀的年轻京剧演员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京剧发展史证明,几场精彩的表演与当时出现的杰出表演艺术家密切相关。举办“青年研习班”是为了保证和促进京剧艺术的高水平“活传承”,培养能在新时代引领潮流的顶尖人才。第一个“青年研究班”于1996年开办。毕业十多年后,它培养了108名优秀的年轻京剧演员,成为当今京剧舞台的中坚力量。2008年,另一个五年级学生进入了学校。“青年研究班”由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领导。它挑选基础好、潜力大、受欢迎程度高的优秀年轻演员。在著名教师和专家的指导下,全面提高了自身的表演技能、专业素养和文化水平。它开创了新时期培养拔尖人才的新模式。

从2001年到2050年:京剧发展将迎来又一个辉煌

截至2010年,在国家的关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以及京剧演员的辛勤努力下,在遗产抢救、人才培养、剧目建设、媒体传播、艺术普及和改善社会生活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京剧正进入另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

人才是职业延续和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两课”(“青年研习班”和2010年5月开设的流派班)、“两大竞赛”(“青年北京竞赛”、“学习北京竞赛”)和“一所学院”(央视“空中剧场”)的开设,培养优秀京剧人才的梯队工程逐渐成为一个系统。不同年龄的人才都有深造、改进课程、锻炼和展示的平台。剧团、学院、媒体和社会各界为人才以前所未有的合作方式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艺术和社会环境。新一代需要以资深大师和艺术家为榜样,不断攀登艺术高峰。

2010年11月,中国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京剧艺术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并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认可,为人类所共享和珍惜。如果“申请世界遗产”本身反映了一种民族意志和文化信心,那么被选中就意味着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和需要更强烈和持久的文化自立的责任和使命。

展望新的50年,京剧仍然面临着高度的保护和传承。保护和继承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精心保护前人创造的宝贵遗产,遗产才有资本。只有真正尊重歌剧的本质特征和艺术规律的传承,歌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高层次的继承总是伴随着后代的新创造,但这绝不是转变。在这方面已经有许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文化大革命”后,困扰京剧演员、戏剧和观众的三个问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然而,在后两个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如传统戏剧挖掘和编排不够,新剧创作成功率低。剧院里没有足够的观众。受众培训和市场运作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两者都与绩效标准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全面、系统、扎实的努力,为京剧创造新的繁荣。

迎接京剧新的50年,新时期以来的一系列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可以说京剧正在发展壮大。只要抓住机遇,确定正确方向,坚定信念,继续共同前进,京剧必将谱写繁荣的新篇章,为新中国诞生一百周年献礼。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