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马文亮“振兴京剧功勋人物奖”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43:46

作品分类:人物  京剧  振兴  马文亮  云南  全国  他们  艺术  外国  剧院  

从1790年“安徽四大剧团”来到北京,中国著名歌剧京剧已经有200多年的形成和发展。200多年来,京剧从中原流传到全国各地,传遍全国。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象征,被誉为国粹。即使在位于祖国西南边疆的彩云之南,京剧也有着强大的演出阵容、频繁的演出活动、广阔的演出市场和强大的群众基础。关苏爽是从云南到全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京剧舞台上全方位表演艺术的旗帜。云南京剧院的戏剧,如铁原弓、戴诺和雅观巴黎,可以称之为京剧舞台上的经典剧目。

四月底昆明的气候温暖宜人。继昆明文庙的古建筑、京胡风格、激昂的嗓音以及孩子们清脆稚嫩的京剧唱腔之后,记者找到了正在教8岁的沈琦瑶唱京剧的马文亮。马文亮一边拉镜湖,一边纠正沈琦瑶的歌唱和动作。作为昆剧爱好者协会的主席,马文亮曾指导过许多团体,青少年和儿童演唱京剧,他自己也不知道。自1991年以来,马文亮一直带领昆明京剧爱好者协会到处跑,积极参加各种京剧业余活动。2010年10月20日,马文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荣获“京剧英雄推广奖”。马文亮是如何迷上京剧的?他回忆道:“我父亲曾是军队剧团的职业演员。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祖父来自陆军军事学院。他的名字叫马·林炜,他非常有名。因为京剧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当时它必须是一个有钱人,只有大家庭才有条件唱京剧。那时,我祖父住在翠湖的一个叫龙三的小济贫院的隔壁。包括我祖母在内的全家人都喜欢把业余、专业和业余持票人聚集在一个大院子里照看食物。我祖父成立了国民党京剧团。我父亲是剧团的团长,云南大师潘梁文和其他人都在剧团里,这是受家庭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随着抗日战争爆发后京津的沦陷,上海成为一个孤岛,国民政府将其首都迁至重庆,大量京剧剧团继续向南流入昆明。那时,昆明也成了中国京剧艺术的中心。著名京剧演员成秋艳、马厉安良、唐云升、关苏爽、丘士杰和于素秋都先后在昆明演出。这些著名演员出现在云南京剧舞台上,极大地提高了京剧在云南的品位,促进了京剧在云南边境地区的发展。

在京剧的浓厚氛围和家人的影响下,年仅7岁的马文亮于1951年与父亲一起演出,为京剧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8年,马文亮被当时的昆明劳动人民京剧团录取。两年后,1960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国防京剧团、云南大剧院和昆明劳动人民京剧团合并为云南京剧院。当时,马文亮又一次入选云南京剧团,以其独特的才华和勤奋,以刘奎官为老师,他仔细研究人物的内心世界,善于塑造人物。刘奎官是云南京剧剧院的首任院长。他因其著名演员的表演而闻名,并与梅兰芳、周方鑫和马厉安良等七位著名艺术家一起被誉为“八匹马”。

当时,云南京剧团承担了接待外国友人并向他们展示中国京剧灿烂文化的重任。回忆那些日子,马文亮饱经风霜的眼睛突然明亮起来。他兴奋地说,“我们在北京剧院是一个团队,我们致力于会见外宾。因此,说个笑话,除了毛主席以外,其他所有没有一起吃饭的领导人我都在场。陈毅还说云南京剧不比北京差。当时,它是全国四大著名剧团之一。”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京剧遭受了一场灾难。艺术大师和老艺术家遭受了很多痛苦。有些过早死亡。许多中青年演员被迫离开舞台。传统戏剧和大多数新剧都被禁止。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云南省的京剧剧院也被解散了。京剧演员大多被流放到农场和村庄。幸运的是,马文亮继续坚守舞台,并开始在昆明文化中心指导云南现代戏剧和样板戏演员。

60年后的今天,痴迷京剧的马文亮仍然把京剧视为自己的生命。由于年龄的关系,马文亮也从舞台前的歌剧演唱转向了幕后的歌剧演唱。他辅导京剧爱好者并进行京剧研究。他说:“专业精神也很好。例如,我演平剧剧团和灯笼剧团。他们都是来自全国的一流演员和著名艺术家。有时候我和他们一起玩,指导他们。他们深信不疑。虽然我们是业余爱好者,但我们不同于普通人。我可以指挥、唱歌、拉和变丑。他们都说他们会打电话给马云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许多外国朋友非常喜欢中国京剧,马文亮还全年教云南师范大学的外国学生表演京剧。他还特意选择了昆明老街的老房子作为上课的场地,这样外国朋友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他说:“至于他们,我只是化了妆。之后,我请一些学生化妆,让外国人知道京剧是什么。我告诉他们这是青衣,这是花莲。”

每次他教外国学生,马文亮都会召集他60多岁的大哥、弟弟和妹妹,通过精致的服装、恰当的歌唱和精彩的表演,帮助他向外国学生展示京剧的无穷魅力。就这样,本可以享受家庭纽带带来的快乐的马文亮,一直忙于重振京剧。他说对他来说,驱动力是京剧是中国的精髓。它的魅力让人们永远不会厌倦听和看它。他将尽最大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京剧。这是他一生的职业。这个职业值得他一生的时间和热情。他说:“让我们称之为艺术家的艺术良知。这也是我在舞台上60年的艺术生涯。不可能丢下它。从责任,从工作,我必须赶上。如你所见,国务院现在已经向昆明的中小学引进了20种京剧唱法。我会给他两次训练。”

京剧观察家马文亮的故事结束了。正是由于这些观察家的不懈努力,已经有200多年历史的京剧艺术今天仍在中国开花结果,其魅力将永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