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余奎志:40年艺术中最重要的是忍受孤独并坚持下去。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32:51

作品分类:寂寞  要是  最重  我们  京剧  记者  观众  于魁智  自己  剧目  

这些年来,我经常看著名京剧老手余奎芝的表演,但我很少有机会采访他。首先,他是个低调的人,很少主动宣传自己。其次,他太忙了。他花了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环游世界去表演。甚至他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也很少和他团聚。虽然他在北京,但他不仅是当代梨园的领导人,也是中国国家京剧学院副院长兼艺术总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他有几个职位,任务繁重。他也几乎没有时间坐下来和记者交谈。

今年,50多岁的余奎芝已经表演艺术40年了。他刚从欧洲游览“赤壁”回来,没有时间休息。他率领国家京剧剧院代表团到香港参加第三届“中国戏曲节”。尽管演出四天五场的任务相当繁重,他甚至不能照顾他在香港的家和他在香港的妻儿。然而,他设法抽出一些时间在酒店一楼的一家小咖啡馆里喝了杯热茶,并向记者讲述了他在舞台上40年的经历和感受。他对吃喝玩乐不感兴趣。他只谈论京剧,无数次说“我爱它”。

在欧洲玩“赤壁”,吃方便面七天

记者:听听你的老搭档李胜素透露,你去欧洲玩“赤壁”,吃了七天方便面?

余奎志:哈哈,我去欧洲的时候不习惯西餐,所以我连续吃了七天方便面。我是生活中最简单的人。我不注意吃东西。我甚至可以不吃饭。我是回族,我吃素食,脑子里满是戏剧,所以我对其他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说实话,除了戏剧,我没有其他爱好。到目前为止,我甚至不能用电脑或手机上网。尽管我们在世界各地演出,但我们基本上呆在酒店和剧院里,哪儿也不去,因为我们必须保持最好的演出,并专注于演出。

记者:京剧界的一些人说,他们最欣赏你的地方是他们没有看到你是如何练习的,但是舞台太棒了。

余奎志:怎么能看出一个人在锻炼?!说实话,我从不在人前练习。这可能与我年轻时受到老人的教导和影响有关。过去,老人总是注重“练习私人技能”。我听说李邵淳先生的房子在下午4点前没有打开窗帘。每个人都认为他在睡觉。但是他怎么能这样成为一个“李仙子”?他拉起窗帘,担心别人会打扰他,但事实上他在练习。当我听说他被压腿时,桌子上还有一把椅子。他一边看书一边按腿,所以他的腿和腰的技巧总是很好。如果你不练习,你就不会知道。你必须私下积极,就像提高你的喉咙一样。如果你不经常练习,许多技能将很难展示。

记者:我听说这次你在欧洲演出了《赤壁》。演出结束后,五场谢幕后,观众拒绝离开。

余奎志:是的,观众在座位上热烈鼓掌迎接五场谢幕。他们都没有起身离开。像《赤壁》这样看京剧的外国观众就像看电影一样。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去后台观看导演设计的布景器官,并用道具拍照。我们过去常常在海外演出,这也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场合。2005年,我们在不列颠群岛巡回演出了16场。幕布落下时,观众把所有的玫瑰都扔在舞台入口处,以示对演员的掌声和尊重。观众几乎都是外国观众,其中许多人是国外主流社会的顶尖人物。当时,我们选择了《击败金砖》、《野猪林》、《白蛇传》等经典传统作品,向他们展示中国京剧的精髓和特色。他们都对中国演员的表演感到震惊。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白蛇传》中“偷仙草”、“淹金山”的白娘子是李胜素一个人干的。他们认为不同的演员一定同时表演过歌唱和武术。在我们去英国之前,章子怡刚刚去过那里。当时,章子怡是最热的。然而,英国主流媒体只给了章子怡4颗星,却给了苏生5颗星。只有李胜素被评为东方五星级艺术家。

在香港表演一出老戏被同龄人称为“自残”。

记者:这次来香港,你也选择了古典戏曲。

余奎志:当我们在欧洲演奏《赤壁》的时候,我们的表演者得知承洙和我要去香港连续表演四天五场。他们还听说我们在演奏《击败金砖》、《醉酒的女人》、《伍子胥》、《生与死的仇恨》和《野猪林》。他们都说我们在“自残”,还说“这个时代还有谁在唱这样的戏!”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挑战。像70岁时演唱《滑轮》的老艺术家王金璐先生一样,这是艺术生活的坚韧和延续。我们今天的年轻人需要这种精神。

记者:香港观众似乎特别认同传统戏剧。香港“中国歌剧节”的组织者说,所有参加的歌剧必须是传统和古老的歌剧。

余奎志:香港观众和内地观众有不同的欣赏习惯。目前,内地的任何戏剧节或艺术节都必须经过加工、整理和改编。大多数时候,如果这不是一部新戏,就没有资格参与。香港喜欢原创和回归传统的东西。即使有一些变化,也必须基于传统。我认为大陆在某些方面也应该回归中国。目前,许多戏剧越来越多地被制作和投入生产,但是演员的表演空间越来越小。所有的大场景都限制了演员的表演空间。演员不能放手,也没有创造性。然而,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并不是我们的追求,因为京剧在这个时代的发展也需要与社会进步同步,正如梅兰芳大师所说,“一步不变”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和体会,年轻的观众仍然喜欢舞台上丰富的色彩以及阵容完整、风格多样的舞台表现方式。因此,我们这次在香港演出的几部戏剧在灯光和布景的舞台设计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无论是在舞台形式上还是在表演阵容上,我们都希望给观众最好的舞台表演,因为京剧在我们这一代还需要有所发展和突破。

记者:你认为中国内地的京剧欣赏氛围怎么样?

余奎志:我们现在在大陆演出,不认为京剧衰退。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京剧,并大力宣传京剧。中小学课程中有相关内容。中央电视台戏剧频道不间断的戏剧节目;历时25年的青年京剧比赛,以及青年研习班、流派班、声像匹配等促进京剧传承发展的举措,在年轻人心中播下了京剧的种子,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许多粉丝都是年轻人。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京剧剧团。也有许多年轻人为我们做网站,志愿宣传京剧。无论我们去哪里演出,都会有一群粉丝跟随我们,包括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武汉、宁波、杭州、台湾、新加坡等地的粉丝。剧院费用对他们来说很高。我听到他们说在网上订票后,他们会联系旅行社预订机票和酒店。通常他们会在剧院旁边预订酒店。有时他们会预定我们住过的任何酒店。看完戏后,他们会去后台和我们说话。

新戏和旧戏走多条腿。

记者:你喜欢传统戏剧还是新戏剧创作?

余奎志:近年来,一方面,我一直在创作新剧,从《舞剑》、《武圣孙武》、《大唐贵妃》、《袁崇焕》、《梅兰芳》、《于风黄兴旗》、《溪口》、《知音》到《赤壁》;另一方面,我们和剧团一起演出。去年,我们每年演出130多部戏剧,并在全国37个城市巡回演出。基本上,这些传统戏剧是“四郎拜见母亲”、“红马烈马”、“穆桂英统领”和“凤还巢”。我们还重新编排了一些经典剧目,如《满江红》、《刘隐记》和文化部艺术学院于今年9月25日演出的剧目《太子外传》。该剧保留了梅兰芳大师两夜的经典咏叹调,增加了唐黄明的表演。

记者:你最喜欢哪部戏?

余奎志:毫不夸张地说,我喜欢这一切。有些戏剧可能不被观众喜欢,或者他们没有留下来,但是当我自己接受这部戏剧的时候,我一定很喜欢其中的角色,而且每个咏叹调都经过了精心的排练。我喜欢每一出戏,喜欢这个过程。每行一部新的历史剧对我理解和创作传统戏剧中的人物有很大帮助。然而,传统戏剧的经验可以从新戏剧的创作中学到很多东西。甚至唱北京歌曲对我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虽然有些人对此有争议,但我认为有必要“两条腿走路”,以促进京剧的发展。我手头有127首北京歌曲,其中许多是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奏的,这对不懂京剧的人也有影响。不管它是什么形式,最重要的是看你是否用心去创造它。

记者:你提到春节联欢晚会了。春节联欢晚会上,京剧表演从黄金时段移到了零时段,从整个表演变成了只有一个人。你真正的态度是什么?

余奎志:一方面,我喜欢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另一方面,在这个有上亿观众观看的舞台上,我认为我们代表了新一代京剧演员的精神面貌。休闲服装和戏剧服装都充满活力。歌剧迷有一个特别的歌剧晚会,但是在这么大的晚会上,我想只要有京剧的地方,给京剧一个表演的机会是好的。我不需要利用这个机会“结识”。当我走在希腊的街道上时,人们会叫出余奎志的名字。我不需要再熟悉了。

40年艺术中最重要的是忍受孤独并坚持下去。

记者:今年是你艺术生涯40周年。你在京剧方面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余奎志: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成功了。事实上,由于“坚持不懈”,我已经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但是在这两个字的背后,有一个非常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间有各种各样的干扰。当我1982年毕业时,我周围的所有人都出国学习和做生意。女同学嫁给了日本人,甚至第一届大奖赛的金牌得主也去了香港拍电影。我们这群学生总共有30多人,一次走了20多人。当时,有很多干扰。我室友的宿舍同学在他的录音机上有“向我学习”,学习英语,准备出国。我这边正在听《打鼓骂曹》,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在两边互相大喊大叫。我们并不想互相争斗,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每个人都追求不同的东西。我觉得我从十岁开始就一直在练习。我已经留下了太多的汗水和努力,不能轻易放弃。经过这么多年,我觉得坚持下去仍然是对的。我经常对年轻人说京剧必须忍受孤独并坚持下去。你必须确定你的目标并努力工作。不要在中间半心半意。你一定会成功的。

记者:我联系过你,发现你非常清楚地记得生命中重要的日子。而且从艺术档案上看你的百度百科特别详细,那是谁的那种?

余奎志:我自己解决的。这是一种习惯。我已经做了40年的艺术家,永远不会忘记所有重要的日子。例如,1972年4月3日,他在沈阳京剧剧院表演京剧,1978年9月5日,他第一次在中国戏曲学院与叶鹏先生一起学习《伍子胥》。1982年7月23日,我进入了现在的国家京剧剧院——中国京剧剧院。直到今天,我永远不会忘记它。时代造就了我,京剧艺术造就了我。无论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和干扰,我对京剧的坚持和追求都不会改变。在这方面,我一点也不谦虚。对我和承洙来说,名声和利润都不重要。这真的不是一句高调的话。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继承。

非典期间,他录制了125首咏叹调和16张专辑。

记者:你有什么具体的继承计划吗?

俞奎志:我们计划和一些朋友一起拍纪录片,比如《击败金砖》、《醉妃》、《霸王别姬》。让我们一起留下一些信息。一方面,这是对自己舞台艺术的总结,另一方面,当每个人都拥有最好的体能、状态和能量,并且对剧情和人物的理解比过去更加成熟时,这些表演技巧很强的戏剧就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留给后代一份研究资料。就像我们现在最遗憾的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材料太少了。我已经唱了李邵淳先生的戏剧很多年了,但是我还没有机会见到他。正是通过观看他的视频材料,比如电影《野猪森林》。我的老师说李邵淳可以在眉毛之间说话,我已经看过很多遍了,并且一直跟着它。像梅兰芳大师的舞台艺术一样,它只是短短的几段,极其珍贵。说起来,2003年非典爆发时,承洙和我为我们俩做了一件大事。非典期间,我们俩共录制了80部戏剧、125首咏叹调和16张专辑。那时,街上没有人。我们带着我们的团队去了一个录音棚。每天进入录音棚之前,每个人都站在院子里消毒,然后进入录音棚排练并戴上大面具录音。我们没有休息超过两个月零一天。如果非典没有结束,我们会继续记录。

记者:有什么新的创意计划?余奎志:我和苏生专程来香港看粤剧《皇帝之花》。著名的粤剧艺术家罗家英和汪明荃也是我们崇拜的艺术家和好朋友。我们想把这部歌剧移植并改编成京剧,因为这部作品非常适合我们俩。我们也要求剧作家为我们创作新的剧本。

记者:经过40年的艺术发展,你没有计划任何纪念活动吗?

余奎志:我比较低调。很多年前,一个朋友说他会给我们1200万美元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个人演唱会,但我们都拒绝了,说如果他有钱,他会把钱给剧团,我们会录下所有的戏剧。因此,我们在录制曲目材料时不担心没钱,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社会支持来帮助我们。苏生和我都认为没有必要一哄而起。京剧是一种流动的东西,不适合运动,需要稳定地演奏。很多事情需要时间来锤炼,需要他们的艺术造诣来经得起观众、专家和其他各界人士的评价,需要留给后代,而不是靠炒作。

记者:作为国家京剧学院的副院长,你对剧院的建设有什么看法?

余奎志:当我沿着路走的时候,我的头脑是最清晰的。在京剧创作的氛围中,我对艺术、生活、工作和周围环境的理解和判断最为清晰。因此,我明白年轻人最想要和最需要什么。我和苏生都将尽力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我们这些年积累的一些资源,一些好朋友和一些赞助也被用于剧团,希望为每个人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每个人不用担心钱。哪个演员不想出名和成家?年轻人怎样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实现他们的理想目标?我们有使命感、责任感和成就感。我们应该把剧团带到观众喜欢和专家认可的状态。在我这次来香港之前,八十多岁的李士奇先生和我谈了两次,希望把国家京剧团变成一个国家标志性的剧团。这是老艺术家的希望和寄托,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任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