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刘增福一生都痴迷于京剧。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32:46

作品分类:京剧  一生  刘曾复  父亲  生理  英才  老师  自己  博物馆  女儿  

刘增富
性别:男
籍贯:北京
死因:
死亡时间:
2012年6月27日
年龄:98岁
生活状况:生理学家、京剧研究员
医学是他的职业,京剧是他的爱情。科学的严谨和艺术的执着使刘增福的名字仍然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生理严格的老师
穿着褪色的蓝色制服,脚上穿着一双运动鞋,背上背着一个蓝色布袋,走进生理大楼的走廊。刘增福笑了。
张英才今年75岁了,他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老师刘增福的时候。
1960年,张英才毕业并被分配到北京第二医学院生理学系。系主任刘增富正式成为师生关系。
阅读是张英才年轻教师掌握生理学的最快方法。当他们来上班时,他们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看书和备课。但是刘增福老师非常反对这种做法。
“只有在没有严格科学训练的情况下通读新教材,才能教好学生,也不能掌握学科知识的真正含义,更不用说对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刘增福鼓励年轻教师去实验室做工作实验。他经常说,“做生理学就是日夜思考生理学。”

时代变了。现在,50多岁的张英才经常能回忆起老师的教学和科研思想,这些思想已经从最初的困惑变成了现在的困惑。
京剧《活字典》
冯杰的笔记本上有刘增写的“先学,后知不足”。
冯杰是《中国京剧》的编辑。当刘先生取得一些成就时,他把这五个字留在了笔记本上。
冯杰曾经拿了一份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旧剧本清单,问刘增福:“这些剧本太老了。这本书里几乎没有记录。这位老人可以通过看剧本列表来了解这部戏的情节、演员和特点。”冯杰说他认识刘增福先生十多年了,从来没有人问过他。许多人称刘先生为京剧活字典。

刘增福热爱京剧,熟悉京剧演唱、阅读、演奏、化妆等多种表演艺术,被业界公认为京剧的领军人物。
4岁时,他被抬进歌剧院观看梅兰芳的《马家仙首》和余叔岩的《巴蜡寺》。
1938年,他以著名京剧大师王荣山为师,向王军志、王凤青、关大元、张伯驹等人求助,以求提高谭鑫培和余叔岩的造诣。
“未知”军志
刘增福记录并整理了数百个传统京剧脸谱,其中许多早已丢失。他的面部化妆被中国美术学院、天津戏剧博物馆、北京戏剧博物馆以及英国和德国的国家博物馆收藏。
1961年,梅兰芳大师在他的文章《谈歌剧素材的使用与培养下一代》中写道:医学院的刘增福教授研究面部化妆已有20多年,掌握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我读过他的作品,的确很独特。今后,我可以就这一领域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向他请教。"

言行不仅是戏剧,人们还记得刘增福对名利的冷漠。
陈大英的《永别了,沙桥》仍在舞台上,非常受欢迎。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部戏的编剧和咏叹调设计都是刘增福的作品。原来,陈达英写剧本时,刘增福没有在剧本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而是用了自己的词“君志”。没有多少人知道“君志”这个词。他说他不想为名利而战。”
尽管这一声明广为传播,刘增富仍严格遵守“不赚京剧钱”的原则。他在家唱歌、读书,录制了130部戏剧,全部都是他捐赠的。

资深老粉丝
“爸爸,你为什么觉得你的腰不直?”刘祖静,刘增福最小的女儿,曾经和他开玩笑。他父亲总是向每个人鞠躬。[虽然80多岁了,但他更像一个“老顽童”。他喜欢睡懒觉,喜欢足球。他经常半夜起床看足球比赛。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96岁的刘增福几乎从未“错过”。

他热情开朗,但他对自己的感情很深,也很内向。
1989年,刘增福的妻子病重。孩子们考虑到父母的健康,决定他们的母亲应该由姐姐照顾,而他们的父亲搬进来和他们的小女儿住在一起。这位老人几乎每天步行几十分钟去看他的妻子。在来回的路上,他总是挑选一个松果来照顾自己。他妻子去世后,书架顶部堆满了松塔。

2011年11月,刘增福因食道癌住院。
在重病中,你冷静而富有哲理。他仍然幽默地对来访者微笑,有一次他用拇指指着医务人员和客人,同时用小手指指着自己以示对彼此的尊重。
刘祖静记得和父亲的最后一次谈话是在五月中旬。"我父亲一再告诉我要保持他的面部化妆。"

6月25日晚,刘增福睁大眼睛,直到他的学生范白乐拿着u盘来到医院,病房里响起刘增福的京剧咏叹调。直到那时,他才平静地睡着。
在床前,范白乐说他听不清刘老的歌声。
凌晨3点,老人醒了,张着嘴,闭着嘴,神情焦虑。从他含糊不清的话语中,他的孩子们感觉到他急于提示范·白乐听不见的歌唱句子。女儿们很快找到了一张纸,但是她们再也看不出他父亲的笔迹了。

留言
爸爸,我们真的很想你!愿你和你妈妈在天堂快乐!女儿

刘曾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