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关于京剧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25:42

作品分类:思考  一些  京剧  关于  他们  剧目  历史  这些  观众  年轻  

对京剧来说,最重要的是赢得更多的观众,赢得真心喜爱它的“心”。否则,如果只有少数“内部人士”欣赏自己,或者唱京剧的人几乎没有数学知识,就很难改变京剧与大众疏离的纯粹“专家”局面。

我接触并仔细了解的大多数年轻观众都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掌握了必要的历史观。他们了解传统京剧产生的历史背景,但并没有完全从今天的人的角度来衡量它,更不用说要求每一部京剧剧目中所反映的思想要与今天的人的“规模”相一致了。问题是,一个人不能离开大局,也不能以谈论明显过时的事情为乐。这些就是他们“挑剔”的地方。

既然所谓京剧的道德内涵是在那个时代形成的,它就必须保留那个时代的伦理核心。即使它与我们今天需要的道德取向相一致,也只能说它在不同的时期连接和继承了不同的方面。因此,期望京剧承担道德启蒙的负担是绝对没有必要的。因为京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所以京剧就是京剧。

我是京剧爱好者。从小我就在家乡胶东和成年人一起看了很多“老戏”。当我十几岁参军时,我还看了很多北京军剧团的演出。我在城里度过了大部分公共假期,买了自己的票去看戏剧。直到“文化大革命”我才停止。粉碎“四人帮”后,传统京剧重新出现在舞台上,我重温了这种被中断了几年的内在浓厚兴趣。虽然由于工作繁忙,剧院已经不像当年那么拥挤了,但对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京剧的关注以及来自各方的宣传和帮助,极大地鼓舞了我,也一直密切关注着京剧的发展。

然而,说实话,在情感上热爱甚至偏爱京剧是很基本的,但在京剧的坚持和发展实践的某些方面总会有一些想法。理性看待京剧不得不引起一些思考。我早就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考虑到这毕竟是一部起源于那个时代的古剧,我仍然认为我们应该给予同样多的宽容,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甚至今天的纠纷。此外,许多善意的支持者一直珍视和期待京剧,很少对它表达负面意见,从而“模糊”了我的心。

然而,在听了相关专家的意见后,一些京剧电视比赛的评委和主持人往往会说京剧对于传播历史知识,特别是对于传统道德教育有多么重要,这促使我说出了我一直想说的话。也许是因为我对中国文化精髓的热爱,特别是为了更好地从正面宣传什么才是真正值得推广的,所以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应该正确理解京剧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价值。不是因为不恰当的“保护”和宣传,他们才被削弱,甚至产生不必要的怀疑。

“从娃娃抓起”这个老话题

这自然涉及到一个古老的话题“从娃娃手里抓东西”。这个提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我认为近年来“娃娃票爱好者”的发展是显著的。换句话说,许多从小就学会唱歌和玩京剧的顶尖儿童和青少年确实出现了。我没有详细调查他们是自己出现的还是被各地“抓住”的。但是我所理解的“从娃娃开始”不仅仅是学习唱京剧,还包括京剧的观众。当然,这些年来,“京剧上大学”,甚至上中小学,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从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听京剧的理想期望出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毕竟,我们今天的时代不同于京剧非常繁荣的时代,所以期望过高是不现实的。

此外,还应该做些什么?加强宣传,特别是充分展示各种表演方式,将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精髓的价值,欣赏京剧的独特魅力。更好地举办各种京剧大奖赛活动,让以前没有接触或了解很多的各阶层、各年龄段的观众有更多的机会欣赏京剧,进而了解其真正的精髓等。总之,最重要的是赢得更多的观众,赢得真心喜欢它的“心”。否则,如果只有少数“内部人士”欣赏自己,或者唱京剧的人几乎没有数学知识,就很难改变京剧与大众疏离的纯粹“专家”局面。

没有人能指望所有的观众都成为京剧专家,但是他们能吸引很多人接受甚至喜欢京剧。据我的一些有相当文化造诣的年轻朋友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京剧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持一种友好的态度,而另一些人则有一种好奇的探索心理,希望能接近京剧并深入了解它。经过更多的接触,他们中超过一半的人真的觉得彼此很亲近,并有了初步的兴趣。至少,它增加了对京剧优美演唱风格的良好印象,并逐渐被一些行业和角色的服装所吸引。然后我对一些角色的虚拟和精致的工艺有了更好的理解。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喜欢热门的武术和温暖的场景...经过进一步的了解,他们最欣赏优美的咏叹调,他们对这部精彩的歌剧的兴趣远胜于所有主要歌剧。他们逐渐习惯了场景和表演中的虚拟技术,由于缺乏理解,对各种面部化妆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也更加重视乐队“军民领域”的重要作用,等等。另一方面,他们中的许多人表达了他们对某些程式化过程(例如“掌权”)缺乏理解甚至不耐烦。在某个职业中,我仍然没有唱歌和笑的习惯。他还批评武术中的“乱斗”(即注重火力效果而忽视战线的明确划分)和武丹有时追求太多“斗”的激烈火力等。其中一些可能是因为接触时间不长,仍然需要逐渐习惯,而另一些可能在程序和性能方面有问题。然而,它们并不被认为是主要的障碍和原则,这不足以在这些层次的观众和京剧之间形成疏离或消极的感觉。

年轻观众的宽容与“批判”

然而,影响这些青年知识分子被愉快接受的重要因素恰恰属于我们一些专家经常提到的一些方面,即京剧的历史知识价值和道德启蒙功能。应该指出,他们并没有完全否认这些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如上所述,我接触并仔细了解的这些年轻观众大多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掌握了必要的历史观点。他们了解传统京剧产生的历史背景,但并没有从今天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的衡量,更不用说要求每部京剧剧目中所反映的思想要与今天的“规模”相一致了。问题是,一个人不能离开大局,也不能以谈论明显过时的事情为乐。这些就是他们“挑剔”的地方。下面我想提出他们的一些观点,我认为这些观点很有代表性。

谈到他们的理解和“宽容”,可以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索林胶囊”。除了作品本身精湛的工艺外,他们还欣赏作品的布局和结构,尤其是歌词的重音,甚至完全理解因果报应的概念。他们认为这总是好事的结果,给人的总体印象仍然是好的。另一个是玉堂春。除了文字和表演的优点之外,甚至整出戏的想法都“非常有趣”。他们不太在乎王金龙作为“明朝”妓女的花费。他们仍然更加关注他和苏三之间的友谊,认为这在那个时代极其罕见。这充分表明,具有相当文化知识的当代青年观众不仅能够理解京剧,而且具有分析的眼光和辩证的态度。至于大量京剧剧目中正义与邪恶、暴政与善良的鲜明对比,民族的正义与对侵略者毫不留情的态度,英雄与正义人民对邪恶的正义与压制,普通民众之间的相互支持,促进公平与平等的良好人性等。,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京剧积极而光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属于人的本质。

然而,他们并不否认事情的另一面——他们认为京剧也有不同程度的阴影。当他们向我表达这种观点时,我作为一个老人告诉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即解放初期,有关部门清理了京剧剧目,禁止了一些当时被认为是明显糟粕的剧目(如思想倾向、丑陋淫秽的舞台现象等)。);改革开放后,有些戏剧似乎是自动上演的。虽然他们以前不知道这些事情,但他们什么也没说。我知道他们的好恶基本上不受此影响。他们的“吹毛求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们不同意传统京剧传播历史知识的普遍观点。除了少数几部以外,他们接触过或没有看过但听过的大多数戏剧都与他们掌握的官方资料相去甚远。有些是张冠李戴的,有些是随意更改和添加的,有些重要的关节和图形根本不存在。然而,一些关键的情节和人物仍然非常重要,并不是无关紧要的陪衬。如果说它们是“历史知识”太多,它可能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此外,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一些也很有影响力的戏剧中,如《杨家将》系列及其相关戏剧。与官方历史形成对比的是,除了主要事件之外,还有一些历史证据。一些数字(如杨继业、杨赵岩和杨文光)仍然存在。大部分都是虚构的,有些人甚至混淆了他们的资历(比如杨赵岩与“杨宗保”和杨文光的关系)。至于“居高临下”和“行军”,就更随意了。一个在指挥,另一个在指挥,直到所有的人都被杀,“十二个寡妇往西走”等等。至于与之相关的反面人物,如潘仁美、潘虹,他们应该隶属于历史人物潘美,并从潘美那里移植过来,这也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在这方面,我接触过的这些年轻人有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我国传统的说书人和歌剧演唱者在他们的小说中非常大胆和出格。事实上,作为一种故事剧创作,这是没有必要的。然而,作为后代,我们不需要过分强调他们的历史价值,更不用说把他们夸大为历史教科书了。相反,我们有责任适当地指导他们。它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有些角色只是附加在历史线索上的符号或故事情节。至于它们代表什么主题,那是另一回事。在这里,我不禁要提到和我一起观看和经历这部剧的这些年轻人的最初想法:我以为他们会把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流行批评《三郎拜见母亲》作为他们观点的典型例子,但他们认为这部剧可能会被理解为一部完整的情节剧、人物情感剧,甚至表面上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的喜剧成分,这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与一般的《杨家将》系列相分离。这表明他们不是用教条的眼光来要求他们作品的历史真相,而是厌恶把他们推到“历史知识”上。

像《薛平贵》系列,尤其是《大灯殿》这样更出格的戏剧说,唐朝让薛平贵在西凉称王,并把他“杀”回唐朝。已经等了他18年的王宝钏也被授予国王的职位。他和西凉一代战争公主一起为王雪服务,很高兴进入大厅。谁在薛平贵?轮到薛桂仁了吗?但是这次经历的情节也大相径庭。那是谁?我们只能说我们在想象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然而,它也是一部似是而非的历史剧。令人困惑的是,“历史剧”越远离历史事实,越受到表演者的青睐。目前,《大灯店》着火了,还有各种各样的学校在争夺演出。不仅有几部与杨家将有关的传统戏剧,解放后还有一部以上的新剧。那些年轻的京剧探险者问我为什么,我一时想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第二,传统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如上所述,许多京剧剧目中所包含的积极的思想道德因素在此不再赘述,但即使是一些良性因素的剧目,在仔细分析其思想内涵后,也是相当混杂的,前后往往会有不同的情况。例如,薛平贵和王宝钏的系列戏剧最初在蔡楼培(或“三振堂”)和别窑的子戏中表现出与真爱和谐相处的良好性格,而不是富贵。然而,在最后的《大登殿》(Da Deng Dian)中,当光彩被添加到身体上时,同样的王宝钏立刻表现出了极度的快乐和饱满的态度,唱出了拒绝符合习俗的“不斩我父亲而是封官职”的洋洋自得的态度。前后对比,解释为人物转换,总觉得有点牵强。另一个例子是《遇见皇后和龙袍》中的侯莉。故事开始时(更不用说历史事实),她遭到刘飞和郭淮的诽谤,逃离了首都,住在一个冰冷的窑里,并在遇到了声称自己冤屈的包公后被欢迎回到首都。这次相遇非常令人同情,但是当她在回首都的路上,她没有到达宫殿并唱道:“一旦重大事件安排好,我将提升你的官职。”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皇权的反映。即使是那些被压抑和毁灭的人也无法逃脱“一有钱就改变主意”的怪圈。当我的年轻朋友看到这个地方时,他们常常遗憾地摇头,尽管他们完全理解当年剧作家无法摆脱的时代局限。

上述演员仍然是“歌剧骨”。它们只是稍微有些杂七杂八的戏剧,而其他一些戏剧在意识形态的内容上显然是有问题的,即使以最慷慨的标准来衡量也是如此。举几个例子,例如,《王子与舞女》现在在京剧舞台上相当活跃。感觉也有竞争性能的趋势。有些人美化它说,“它展示了皇帝和普通民间妇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事实上,剧中的人物,明太祖郑德,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荒谬、最奢侈的异见者之一。他在江南和玄达游历时尽情享乐,在《豹屋》中成为一名变态玩家。正因为当时明朝人数众多,尽管刘六、刘七农民起义,这个朱厚照侥幸逃脱了被隋朝杨光皇帝推翻的命运。像这个持不同政见者一样,我不知道表演的美是什么,真爱是什么?在那一年的旧笔记本上,当李奉节跪下来要印章时,郑德唱道:“三座宫殿和六座庭院都被封了,你被授予了休闲玩宫的称号。”《王子与舞女》在舞台上的活动与最近电影和电视屏幕上出现的《皇帝的力量》毫无关系。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样的戏剧可能会吸引观众,但这取决于什么样的观众。我年轻的朋友们看到朱和李调情,说:“就像吃苍蝇一样!”另一个例子是《法门寺》(Famen Temple),剧中的角色傅鹏被牵连到另一个案件中,但最终得到了一个美丽的妻子和妾,两个娇(宋巧娇和孙玉娇)陪着她,这是一个极大的祝福。这些都是中国男人过去的理想“模式”,而不是过去京剧剧本中的个人情节安排。也有一些戏剧由于空间限制而无法一个一个地分解。简而言之,它通常包括不寻常地提升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忽视对最高价值的忠诚。他们意识到臣下或平民受到了虐待,还没有反省,因此感到非常感激。没有任何分析,反压迫力量被指责为小偷,帮助暴君的鹰和狗被称赞为正直的人和圣人。对封建习俗和卑微行为表示钦佩,给予积极帮助等。应该说,都属于京剧文本的缺陷。

京剧就是京剧

总之,不难看出,既然所谓京剧的道德内涵是在那个时代形成的,它就必须保留那个时代的伦理核心。即使它与我们今天需要的道德取向相一致,也只能说它在不同的时期连接和继承了不同的方面。因此,期望京剧承担道德启蒙的负担是绝对没有必要的。因为京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所以京剧就是京剧。当然,形成于封建时代末期的京剧有一些陈腐甚至丑陋的传统观念的“生汁”。然而,其中一些并不那么丑,甚至有些漂亮。例如,在三娘的教子中,虽然她“守节”和“教子”坚持封建道德,但她坚韧而贫穷,教子的“学问”仍然有些正直。所以我的年轻朋友可以接受。

此外,这是对京剧的态度。过去,由于意识形态(包括阶级斗争)的干预,要求过高,甚至指出这种做法本身就不恰当。然而,如果它被简单地归类为娱乐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它可能并不全面。这里有一个例子。多听听人们的意见,说节日上演《龙凤盛世》是一种“幸运的庆祝”。为什么?显然,这是因为“龙”和“凤”之间有一个匹配。普通人光结婚是不够的。只有当皇帝或贵族成为皇帝,金枝玉叶的公主结婚,所有的人才能享受“幸福”。不是吗?因此,当一个更老练的年轻朋友问我:为什么我现在不用“坎罗吉”,而几乎总是用它的别名“繁荣中的龙凤”?我微笑着回答:也许是因为整出戏。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虽然文本是过去的,但几乎不可能做出重大改变,但指南和表演也应该得到正确对待,要求参与者保持头脑清醒也不算过分。表演需要奉献和情感。但这不可能完全不合理。如何把握和展示表演者的水平也直接影响到表演效果。情感投入和盲目是两回事。由于控制不当,不能增加一些负面影响。

很久以前,一般观众认为京剧是不可理解的,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听得很清楚,演奏得生动活泼,并且有“隐藏”的一面。现在理解是件好事,但也有点“吹毛求疵”,因为“门口”就在这里。

过去,观众(主要是年轻人)对京剧不够感兴趣,因为他们对京剧不熟悉,也不习惯。更好的是,有许多原因疏远京剧,如陈旧的思想内容,不适当的风格和一些戏剧的尴尬气味。这让专业人士出乎意料吗?改进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引导,不要不当误导,实事求是,注重艺术,最忌讳的是不谈论消极的一面而引起怨恨。当然,如果我们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扬长避短,从内容到形式的正确转变而不伤其骨,那将是京剧的一大幸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