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扬州与京剧的历史渊源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24:20

作品分类:渊源  历史  京剧  进京  马克  戏剧  高朗亭  四大  二黄  安徽  

关于京剧艺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八集纪录片《京剧》进行了全景报道。第一集追溯扬州和京剧的历史渊源。我在电影中指出,扬州盐商的家族阶层是从江春的春台阶层开始的,主要是因为扬州盐商想通过戏曲取悦当代皇帝。在取悦皇帝的同时,最高统治者也看到了民间戏曲艺术,随着扬州三清班的到来,泗溪、河春、春台也相继进入北京,被称为“安徽四班”。许多年后,回民团的到来被认为是京剧崛起的源泉。

澳大利亚马·克林的《京剧的兴起》是一部京剧研究专著。马克林早年毕业于墨尔本大学,获得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学位。他在中国教书已经很久了。马奇林写了许多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与全球化》、《当代中国新剑桥手册》、《中国在西方的形象》、《1900-1949年中国的变化》和《京剧》。我在扬州、苏黎世和马奇林见过两次。作为澳中友谊的使者,马奇林去过中国近50次。

京剧的兴起分为七章:1 .序言;第二,16世纪至18世纪的中国戏剧;三、扬州戏剧;四、秦腔演员;五、1830年前的宫廷戏剧和安徽剧团;6.京剧综合;剧院和梨园线。其中,扬州的戏剧被引入了大量的空间。马奇林认为,惠班来北京的原因是,在甘龙第一次南巡期间,“他被自己在苏州和扬州看到的表演水平深深打动,决心把这两个城市的一些演员带到京都自娱自乐”。马奇林说,第一个进入北京的回族班是三清班,班组长高兰亭是来自扬州的宝应。

简而言之,京剧的形成历史是在甘龙五十五年(1790年),为了庆祝高宗红的生日,以著名歌手高兰亭为支柱的三清班从扬州招募,成为惠班抵达北京的先行者。接着,四青、五青、四Xi、齐秀、倪翠、何春、春泰等回族班级相继进入北京。从那以后,它逐渐融入了安徽的三清、四喜、合春和春台四个班,在北京演出了很长时间。他们与湖北汉调艺术家合作,以徽派的“黄儿”和汉调的“西皮”为基础,不断吸收京调、昆曲、秦腔等艺术养分,从而演变成京剧。因此,在中国戏剧史上,徽班的到来被认为是开创戏剧新纪元的一件大事。

然而,惠班,无论是抵达北京之前还是之后,都与扬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作家曹聚仁忍不住在文章《广灵对》中写道:“有一件小事我必须在这里说实话,那就是《南北和谐》的香港编舞头疼。我们应该明白,京剧起源于安徽剧团,安徽四个剧团来自扬州,而不是北方。”

徽州和扬州是什么关系?安徽剧团,顾名思义,是安徽剧团。明代中叶,皖南的徽州和池州成为中国东南部的商业文化中心之一。当时,余姚腔、益阳等主要戏曲曲调在这一地区流行起来。嘉靖、万历时期,徽州、池州、太平、四平方言在此产生。这些唱腔很快风靡全国,扬州也有徽剧团的痕迹。明末清初,西秦曲调等随机曲调流入安徽,逐渐发展成为徽派的主调,即“渤子”、“黄儿”,是当今京剧的基本曲调之一。清代中叶,[·黄儿盛行,扬州演艺圈是“安庆色彩艺术中的佼佼者”。惠班到达北京后,[黄儿变得更加繁荣。嘉庆道光年间,唱“西皮”的中国戏曲歌手也来到北京演出。徽派和汉派结合并汇聚了各自的力量,发展成为以唱“西皮”和“黄儿”为主的京剧。

四个回族在甘龙五十五年(1790年)相继进入北京,在宣彤二年(1910年)相继散居,其间经历了120年。惠班完成了从强辉到京剧的转型,也经历了各种变迁。扬州演员自始至终参与了这一史诗般的过程。

最重要的人物当然是高兰亭,又名岳冠,扬州宝应人,擅长打花旦。小时候,他在杭州、扬州等地生活和表演,并因戏剧《傻瓜结婚》而出名。“扬州方化路”说:“高郎亭入京后,他把自己的班级命名为“三清”,安庆华埠在北京和秦都演唱。”高兰亭曾担任第三届青班班长和北京梨园会馆京众庙会负责人。他的表演生动逼真,让观众“忘记自己是个假女人”(《阳光下的花的故事》)。高龙庭生于甘龙三十九年(1774年),卒于道光七年(1827年)。安徽的四个班中有薛万陵、杨法明、胡廷香、杨明宇、梅巧玲、胡锡禄等扬州名人。

回顾京剧的历史,人们发现京剧的故乡不是北京,安徽剧团也没有在安徽留下印记。马林的《京剧的崛起》告诉世界,扬州曾经是中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地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