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为什么传统京剧表演不受欢迎?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22:59

作品分类:好不  为何  传统  京剧  舞台  剧目  一些  演员  演出  观众  

纵观20世纪上半叶的舞台表演史,京剧作为一种民族歌剧,以其丰富而繁荣的舞台表演在史料中屡见不鲜。除了当时艺术家创作的一些新剧目,如私有制歌剧和莲台歌剧,京剧舞台上的大部分表演都是从几代演员那里继承下来的传统戏剧。其中许多剧目早在安徽四大剧团时期就创作和演出了,几乎与京剧同时代。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特别是戏曲改革运动的“清洗”,京剧中的一些传统戏曲被禁止或限制,一些戏曲为了在舞台上生存,不得不进行重大变革。20世纪70、80年代后,表演者的流失和市场的萎缩使得传统京剧的流失更加严重。这种损失不仅反映在演奏曲目的急剧减少上,也反映在教学曲目的缺乏上。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文化繁荣的出现,特别是传统文化的逐渐恢复,京剧表演市场呈现出一些升温的迹象。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转向以京剧和昆曲为代表的民族舞台表演艺术。一些80后和90后开始进入剧场,爱上京剧,为传统民族戏剧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老观众已经看到京剧的繁荣,自然希望看到更多的精彩表演。在新的观众群中,许多人没有经历过京剧的全盛时期。当他们对京剧艺术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对京剧历史有了更详细、更细致的了解时,历史与现实的矛盾使他们对京剧传统剧目的重复演出有了更多的要求。许多京剧观众经常以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缺少京剧舞台剧的不满。很多人认为国家级复合剧团通常只演《龙凤盛世》、《红鬃凶马》、《四郎拜见母亲》和《索林胶囊》等重复剧目。然而,京剧有如此多的传统剧目,排练可以恢复。随着网络舆情的快速发展,这种观点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频繁。该领域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呼吁恢复传统京剧剧目。

受这些号召的启发,一些京剧演员开始重新编排不常上演的传统剧目,甚至是一些多年没在舞台上出现的不受欢迎的剧目。应该说,这些古代作品大多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天津京剧剧院年轻的豫派资深演员柯灵,近年来以原创京剧工作室的形式让一些濒临灭绝的谭豫派经典重现舞台,他在没有“小蜜蜂”的情况下争取原创声音。2013年1月23日和24日,在国家大剧院的小剧场举行了为期两天的私人演出。其中,第一天的表演是“别拿母亲的箭”和“改变达摩领域的孩子”。演出的消息一传出,就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熟悉京剧历史的人都知道,《别母乱箭》是一部非常罕见的昆曲经典。这是京剧大师谭鑫培和余叔岩的代表作。武术大师杨小楼也因这出戏而闻名于世,并留下了一段珍贵的现场私人录像。这部戏讲述了晚明李自成起义的故事,宁武关的主要城镇周渔集勇敢地与敌人作战,最终失去了家人,成为烈士。由于种种原因,《永别了,母亲与箭》很少在京剧舞台上演。自1976年以来,只有朱家溍先生在京剧界表演过几次。这部戏军民并重,但既没有激烈的开场,也没有高的表演。它依靠演员的歌唱、歌唱、阅读、舞蹈和体型来赢得比赛。这是新旧交替的典型表现。同一天的表演,从双手握枪的样子,到手持杯子长寿的表演,到骑马救火的形象,再到用箭射自己的表演,柯灵,作为一个年轻的演员,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相当大的规模。尤其罕见的是剧中的“杏花店”和“小桃红”等歌曲。作为一名京剧演员,他基本上能与节奏和声音和谐地演唱。诚然,柯灵的表现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尤其是在实力和规模之间的平衡,这需要更深入的考虑。然而,他能够拜访他的老师和朋友,并且有足够的勇气去修复这部几十年没有在京剧舞台上出现过的著名歌剧。这种行为本身非常值得称赞。

然而,几十年来在京剧舞台上很少见到的这种经典传统戏剧演出当天的出席率是多少?《不要母亲乱箭》和《改变儿童的法律领域》是两部由两个以上的民事和军事精英创作的老戏,外加一部火爆的《蜈蚣岭》(Scolopendra Ridge),只赢得了50%的市场份额。在特别演出的第二天,“三郎太看望母亲”,这是经常上演的一出戏。柯灵本人已经表演过多次,但是出席率可以达到80%。虽然演出当天不乏客观因素,但传统戏曲“鼓掌不赢”的困境并不是一个恰当的例子,而是一种相对普遍的现象。盛远京剧院就是这样,各个剧团和剧院的演出数据也有很好的记录。许多传统戏剧被搁置,重复上演后停止演出。剧院里有句谚语说“学一本书,学一出戏”,这似乎成了传统京剧中挥之不去的魅力。

从整个中国文化复兴的角度来看,传统京剧表演重新编排面临的困境是传统文化回归现代社会所遭遇瓶颈的具体表现之一。其他传统文化领域,如古代散文、诗歌、书法和绘画,也有这种现象。真正延续传统的作品往往不被重视,但一些经过古代改造的不真实的赝品可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获得更好的效益。因此,探讨京剧传统剧目改编困难的原因,可以对当前社会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一些问题有所启示。

要探究其原因,我们首先应该从分析传统京剧本身入手。京剧舞台上表演的大部分传统戏剧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有时甚至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有些情节甚至显得冗长,京剧界称之为“琐碎”。在舞台技巧的安排上,咏叹调或表演不如后来的新剧目多。这些传统戏剧在当时之所以有吸引力,完全是因为演员精湛的艺术造诣,特别是他对舞台节奏的掌握和控制,这使得一些看似普通的剧本在舞台上光彩夺目。像传统京剧《借用赵云》一样,舞台上只有两个人,刘备和赵云。表演的形式只是边走边唱,问问题和回答问题。然而,通过老而著名的资深艺术家李生藻的精彩表演,每一个字都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读出,获得了极好的戏剧效果。

然而,今天的京剧演员比他们的前辈取得了更高的舞台控制水平,所以他们重新编排的传统戏剧显得很差。结果,一些传统戏剧不得不重新编排,用重写的长段落来支撑舞台。尽管这与剧本结构的缺陷有关,但核心问题仍然在于演员。一位有经验的资深演员曾经意味深长地对年轻和中年演员说,“你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戏剧”。这不仅是在谈论游戏的损失,也是在谈论技能的损失。传统戏剧的重新编排,当然会去糟粕取精华,修正旧戏剧和表演的不合理性,更重要的是,提高演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造诣。

除了演员,传统戏剧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对象是坐在舞台下的观众。

经过几十年的文化变迁和崩溃,今天能去看歌剧的人不多了,尤其是那些多年没看过舞台剧的人。因此,当一些传统戏剧再次上演时,观众常常会被听到询问故事的大纲、人物之间的关系,甚至戏剧的情节。观众如何欣赏舞台表演,感受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近年来,“咆哮”风格在京剧舞台表演中盛行。不管你有多丑或多丑,你必须提高你的声音,拉长你的声音,跺跺舞台板,才能表演得好。这与传统京剧对和平与宁静之美的尊重背道而驰。然而,经过多年的反复暴露,观众的耳朵早已受损,他们的品味也降低了。当这部以魅力、气势和意境取胜的传统戏剧再次上演时,观众很难冷静下来仔细品味。相反,观众可能会感到不满意和困惑。欣赏习惯和品味的改变也使得真正的传统戏剧在今天的市场上难以立足。前主流现在成了附庸。希望一些在公众舆论中大力提倡旧剧改编的观众,在旧剧真正回归舞台时,能够站出来,以实际行动支持传统剧的改编。

在过去几年里,“创新”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并在全社会各行各业广为宣传。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的政策非常倾向于创新。京剧也一直在寻求创新。各种新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除了创新之外,我们能否用两条腿走路,为传统京剧的传承和重新编排创造空间,从政策上鼓励传统京剧的重新编排,从经济上对传统京剧的重新编排给予一定的补贴。主流媒体可以对传统京剧的传承进行更多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士的关注。事实上,传统戏剧的恢复比新戏剧的创作需要更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它可能会使濒临灭绝的戏剧倒下,这也是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有意义。

在传统文化的回归之旅中,传承应该是最基本、最迫切、最重要的事情。“写而不写,相信并珍惜过去”仍然是孔子的名言。今天的人们应该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认真整理和研究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京剧是中国文化激流的支流。京剧传统剧目改编面临的困难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希望在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迎来中国文化的全面复兴。

复排传统戏为何叫好不叫座

复排传统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