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八部“革命样板戏”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15:12

作品分类:革命  样板戏  京剧  作品  样板  音乐  戏剧  《沙家浜》  江青  

1967年5月9日至6月15日,8部样板戏同时在北京上演,样板戏的宣传达到了顶峰。特别是5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革命文艺的杰出典范》的社论,其中“这八部革命样板戏”出现了五次。“样板戏”一词从此流传开来。最早的八部“样板戏”,即京剧《智取虎山》、《红灯笼》、《沙家浜》、《偷袭白虎组》、《海港》和芭蕾舞剧《红女兵》、《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总体上比后来的“样板戏”有更高的艺术成就。其中,京剧唱腔偏向传统旋律比后来的“样板戏”更容易被戏曲爱好者接受和认可。

 

 

 

 

(一)样板戏名称的由来

1963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就是否上演现代京剧进行了讨论。1964年,一场现代京剧表演在北京举行。京剧古装剧的演出完全暂停了。为了从文艺舞台走向政治舞台,江青首先建议根据同名的沪剧剧本创作京剧《红灯记》和《鲁当火种》(后称《沙家浜》),然后介入演出中呈现的优秀剧目的修改。当时,她只把这描述为“一种实验场”。

1965年3月,北京京剧团在上海演出《大红灯笼高高挂》后,上海的一位报纸评论员和一位当地艺术家相继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称之为“模范”。1966年10月,两名上海工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称赞京剧《智取虎山》是一部“样板戏”。这是指江青的主要戏剧作品以“样板戏”和“样板戏”开始。可以看出,这个头衔不是来自政府或江青本人。

 

(二)样板戏的含义

模板最初是指用于生产或检验产品的模具,后来被扩展到“模型”和“模型”。这种做法曾在1958年的全国劳动竞赛中流行,而“样板戏”中的“模特”也是一种延伸的含义。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样板戏的意义从未被公开。难怪样板戏剧本的作者汪曾祺在得知样板戏是一个模子后,认为“样板戏”这个词没有意义。

1966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在新华社报道首都文艺界文化大革命的文章中提到了几部戏剧作品和交响音乐《沙家浜》。这些大中型舞台文学作品应统称为“样板戏”,但在文章中统称为“样板戏”。这是“样板戏”的开始,它是错误的总称。

 

(3)本质上是一部样板戏作品

样板戏的本质是由江青和江青指定的“样板戏”创作和首演。它们是江青的权力工具和政治资本(当然,它们也迎合了当时政治宣传的需要),是文艺宣传的焦点(即样板戏的普及对象)。因此,样板戏中的戏剧作品都被拍成了电影,文化大革命中最有影响力的戏剧作品也在其中。只有问世不久的京剧《红颜港》、《神椅》、《战浪》、《金江都》和《样板戏》才是当地京剧团创作的《草原兄弟姐妹》、《苗岭雷锋》等样板戏。然而,非样板戏被拍成电影的比例很低,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京剧剧目由当地京剧剧团创作和演出,几乎没有被拍成电影。

按照介绍的顺序,实际的样板戏主要包括以下作品:京剧《智取虎山》、京剧《红灯记》、京剧《沙家浜》、芭蕾舞《红色女兵》、芭蕾舞《白毛女》、京剧《海港》、京剧《偷袭白虎》、交响音乐《沙家浜》、钢琴伴奏《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京剧《龙之歌》、京剧《红色女兵》、交响音乐《智取虎山》、京剧《平原格斗》、京剧《布谷山》、芭蕾舞《草原》自1969年8月以来,芭蕾一直被称为没有“芭蕾”这个词的芭蕾。交响乐也是一个错误的名字。它实际上是一部配有交响音乐或京剧曲调的康塔塔(康塔塔属于声乐套曲,而不是戏剧)。

 

(4)“八部样板戏”

1967年5月1日至6月17日,江青的七部戏剧和一部音乐作品(即京剧《智取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偷袭白虎集团》、《红色女兵》、《白发女人》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在北京六大影院隆重上演,媒体宣传也创造了巨大势头。例如,5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革命文艺的优秀典范》的社论,其中“八部革命样板戏”出现了五次,立即成为习惯性的宣传用语。此后,相继出现的类似作品有一段时间没有作为样板戏公之于众,这可能与“八部样板戏”的既定概念有关,后来更难以统称为“歌剧”。此外,样板戏的作用不在于有没有名字。因此,1972年6月,《龙河颂》的制作团队用一个非样板戏制作团队的口吻表达了他们的创作经验,称“我们和革命样板戏在表演质量上还有很大差距”。直到1974年5月和7月,在新华社和江青直接控制下的文学批评写作小组发表的文章中,这些戏剧和音乐作品才被统称为(新)革命样板戏,并被统称为“革命样板戏”,其中有“八部样板戏”几个字。此后,文化部组织了几部革命样片放映,包括音乐作品在内的新样片也被纳入相关作品。但是这种信息并不明显。上述因素使人们普遍将“样板戏”等同于“八种样板戏”。

1970年,中国有8亿人口,尽管它也有7亿人口。1970年5月和6月,毛主席关于普及样板戏和组织群众表演样板戏的指示开始传达。在1970年下半年和1971年,业余团体一个接一个地表演了七部戏剧。与此同时,制作成电影的五部戏剧(包括黑白电视屏幕复制品)也在此时开始上映。这时,正是文化大革命中期,文学和艺术作品最贫乏,这使得样板戏激增。群众被组织起来唱样板戏,广播电台经常播放十部样板戏,如七部戏剧和三首音乐。样板戏的流行几乎贯穿了整个文化大革命,在这个时候达到了高潮。当时,有一个不准确的说法是“8亿人8出戏”。“八部样板戏”之后的新样板戏还没有上映,没能赶上这场运动的高潮。因此,总的来说,与后来的样板戏相比,“八样板戏”具有特殊的历史色彩。

文化大革命后,把“八亿人的八部戏”描述为整个文化大革命的一种现象,甚至说“八部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唯一允许出现的文学作品和形式”,这是一种片面的违背事实的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