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回忆京剧演员杨荣环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14:53

作品分类:京剧  杨荣环  艺术  演出  先生  艺术家  大戏  舞台  尚小云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到今年7月,杨荣环已经去世20年了。作为在天津留下大部分艺术足迹的一代著名艺术家,老观众、老朋友和后代永远不会忘记他。

杨荣环先生和我很早就认识了。当我还是个北京孩子的时候,他以客人的身份来到我家。他也很年轻,穿着西装,风度翩翩,有着独特的文静气质,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在看他的戏剧时,我经常听到成年人称赞他歌唱得好,性格好,但多年以后,他有了直接的接触。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原市文联副秘书长王克增先生的家中,他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中解脱出来不久。当他偶然再次相遇,谈论过去时,他不禁感到自己好像已经去世了。从那以后,他在文艺活动和生活中有了更多的接触,逐渐对自己的艺术经历有了更深的了解。

杨荣环生于贫困之中。他的父亲是铁路工人,热爱京剧。失业后,他被迫谋生,并把他10岁的小容欢送到尚晓云的容春社学习。学完花旦后,他转到了青衣和华山。由于他杰出的才能和努力工作,他受到尚晓云先生的高度评价。他不仅教他自己的大师歌剧,还邀请花旦著名艺术家余厉安全(肖翠花)教他小排戏剧,这为他的事业奠定了全面而坚实的基础。平时,他经常被安排在常规班级表演。尚晓云曾在他主演的《四郎探母》中扮演萧太后,这是李园的一个热门故事,为他毕业后的高起点奠定了基础。

杨荣环的舞台生涯一直与天津紧密相连。毕业后不久,1946年,当他19岁时,他选择了一个班级在中国大剧院演出,并从张君秋的“秋季俱乐部”接手。班级成员有邱荣盛、关胜喜、魏莲舫、刘连荣、高威廉、李多奎、钟祁鸣等。第一个月的第一天,他表演了《繁荣中的龙凤》,报纸称赞他“展示了伟大的号角风格”。《长生镜》、《大丹儿》、《霸王别姬》、《玉堂春》、《韩费明》、《凤还巢》等连续演出以及《珍娥词湖》和《一粒金子》等罕见的演出受到观众的好评和热烈响应。

1947年,应北洋剧团(后来改名为小剧团和延安剧团)的邀请,他代替尚晓云来到天津,与迟世功和郭元芬合作。《打探儿》的第一轮拍摄达到了新的高潮。剧院里挤满了人,门口和前排座位上摆满了各行各业的祝贺花篮,电台现场直播。之后,他还与李宗义一起领衔主演,并与王全魁、蒋诗雨、李金泉和萧圣轩一起再次出演中国大剧院。这时,可以说天津戏剧圈的声誉和影响力已经确立。

1948年春天,在齐如山和徐兰沅的介绍下,杨荣环去上海拜师梅兰芳。梅兰芳对新弟子表现出极大的关心。他不仅承担了学习的全部责任,而且还非常关心自己的生活。他晚上去客房照顾新弟子,喷驱虫剂。结果,他老的时候仍然感觉很深。他的戏剧最初是梅派的著名戏剧,由老师讲授。他对梅派艺术的经验、理解和认识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导致了表演艺术的进步。从那以后,他开始了结合自己的条件,把艺术与美、商结合起来,通过全面的学习达到精通的艺术追求。

20世纪50年代初,杨荣环和毛世来一起来到天津,在中国大剧院轮流唱大轴。毛世来两人一组表演了《小牛郎》和《翠屏山》。他在中间唱了《白雪公主》(Six In the snow),而大轴和宋玉生则表演了《四郎拜访母亲》等戏剧。后来,他在新华剧院与唐·云升合作。《楚汉征》是从韩信崇拜帅哥到未央宫的一出戏。唐以前是韩信,杨以前是妾,吕后以后是。这是一种独特的性能方法。两位著名艺术家高超的表演技巧引起了轰动。唐·云升是杨荣环由衷钦佩的艺术家。唐曾提出要扮演一位老人梅军,作为他的“长寿镜”。他的戏剧因其新的处理方式而不同于传统的方式。唐只是让他在演出开始前说,演出非常默契和流畅。有些细节比原来的效果要好,显示了艺术家的极强适应性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在此期间,杨荣环还先后与马厉安良、谭傅莹、邱荣盛合作。我记得大约1955年,当我在中国大剧院看新剧《善之歌》时,谭恩美扮演文天祥,他扮演温太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杨荣环加入了河北京剧团。此后不久,他正式定居天津,担任天津戏曲学校副校长,同时在天津京剧团演出。“文化大革命”期间,杨荣环被打成“反动当局”,并被连续洗劫八次。从那以后,全家人被赶去农村进行改革,养猪和种田,这使改革变得困难。然而,他从未放弃自己热爱的京剧艺术,秘密地练习和演唱,夜深人静时回顾剧目,磨着歌喉。因为他的“六大透明表演”,他精通鼓和京剧表演艺术,还训练了他的儿子杨剑拉京胡。当他1979年重返舞台时,他的儿子已经成为他的伴奏。

杨荣环复出后的十年里,又重新上演了梅升平的代表作,如《霸王别姬》、《宇宙前线》、《长生镜》、《韩费明》、《银屏公主》等。每一出戏的剧本、唱腔、音乐和表演都经过了新的处理和安排,并决心在不背离传统规范的情况下寻找新的剧本、唱腔、音乐和表演。在表演艺术方面,经过多年的向他人学习,将商学派的气韵与媚学派的气韵相结合,形成了刚柔相济、清新明快的鲜明个性风格,引起了京剧界内外的关注。

在一次聊天中,荣桓先生曾经私下问我,我可以被称为馅饼吗?那时,我想得不好,也没有说清楚。经过反复思考,像杨荣环这样的人善于继承,勇于创新。他们在联系过去和未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并不是说艺术创作不足以被称为一所学校,也不是说他们缺乏自己的新剧。历史上有许多先例,它们被称为学校,因为老戏剧唱新歌,唱独特的新思想。然而,“文化大革命”剥夺了他们的黄金岁月,当时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和社会的影响制约了传统艺术,行业中继承观念的差异和摇摆使得新艺术创作难以形成普遍而广泛的认知效果。这应该是为什么杨荣环和他同时代的几个人,80年代和90年代最有影响力和前途的老艺术家,没有说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说学校不被称为“学校”也许并不重要。在同一部戏中,新的表演方法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学习它的学生可以在比赛中获奖,这得到了广泛的赞扬。它已经是一所不“上学”的学校,是对艺术家最好的奖励。

在教学方面,杨荣环多年来付出了很多努力和精力。他的学生包括学生、年轻演员和老师。天津大多数中青年男女演员都深受启发。在晚年,他曾告诉我,他正在探索将自己的技能传授给其他世代的方法。后来,他当时教的学生,王燕、李国静和年轻演员赵夏越,成功地举行了教学报告表演。就在心脏病发作之前,他还在为学生们说话和排练。

杨荣环是一位对工作有强烈奉献精神的艺术家,他一生都在坚持不懈地追求。在我的生活中,我是内向、谨慎和深情的。生病期间,我告诉家人天气很热。我不想被告知我住院的事,但那时我担心的是我的肠胃。我应该试试药。结果,他离开了。他去世前我没能见到他,我深感悲痛。至于他67岁的逝世,同事和朋友们哀叹他走得太早,否则他会为京剧做出更多贡献。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京剧唱腔记录了他的五部代表作,可以永远保存下来供后人欣赏和传承,同时他的学生也让他的艺术创作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光彩...

京剧表演艺术家杨荣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