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滨州京剧团走出战争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12:58

作品分类:京剧  出来  剧团  演出  渤海  演员  军区  部队  群众  舞台  

在过去的67年里,随着行政区划的改变,剧团已经改名9次。

这个剧团是在饱受战争摧残的年代建立的。表演场地靠近战场,不时被敌机轰炸。

1947年11月,渤海军区政治部从第三和第四军区宣传队抽调京剧演员组成渤海军区平剧团。1952年9月,渤海军区被撤销,剧团集体转移到德州特区,改名为德州特区京剧工作组。1953年,他们被集体调到惠民专署,改名为惠民专署实验京剧团。1958年4月,他们被集体转移到宾县,改名为宾县京剧团。同年10月30日,惠民特勤局与淄博特勤局合并,剧团更名为淄博特勤局北京剧团(特勤局驻地张店);1961年1月,淄博和惠民分离,惠民专署恢复成立。剧团更名为惠民特区京剧团,后更名为惠民区京剧团。199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惠民区改为滨州区。该剧团更名为滨州区北京剧团。2000年6月,滨州区改为滨州市,剧团的名称也随之改变——滨州北京剧团。

谈到剧团的前辈和后人,剧团的老艺人侯玉山和著名小提琴家王金岭开始了谈话。

这个67岁的剧团随着渤海-惠民-淄博-惠民-滨州-滨州行政区划的变化而更名。

这个剧团是在饱受战争摧残的年代建立的。表演场地靠近战场,不时被敌机轰炸。

侯玉山介绍说,他11岁时从无棣参军,跟随徐义夫大师和他的母亲马俊清领导的“玉”班。剧团著名演员耿惠均12岁时和父亲耿长春一起参军。他们是当时剧团中最年轻的演员。几个剧团的流动演员联合组成渤海军区第四师京剧队。当时,在四个分区的剧团中有两个京剧和戏剧队。

1947年7月,渤海军区开始组建军区北京剧团。同年9月,渤海军区第三师京剧团(11人)和第四师京剧团(40多人)奉命从该师调到军区,组成渤海军区平原剧团(当时北京叫北平,所以该剧团叫平原而不是京剧团),住在阳新的贾母大村李家桥。这个剧团有四个排。

1948年3月,保卫渤海解放区的战斗刚刚开始。剧团奉命晚上从阳新到前线渡过黄河,参加周(村)张(店)战役。随着部队的转移,剧团每天走70至80英里,在战斗中表演,向从前线被替换下来的其余部队、伤员和群众致敬,并在庆祝晚会上表演。

剧团正在和军队作战。表演场地离战场很近。枪声清晰可闻。有时表演正在进行中。当敌人进攻时,他们必须立即行动。周村比济南解放得早,但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吴耀经常遭到飞机轰炸。

演出期间,蒸汽灯被用来照明。为了防空,事先在舞台上挖了坑。一旦防空警报响起,蒸汽灯立即被放入坑中,以避免暴露目标。演出前,有计划。观看该剧的部队被预先分成小组。敌机来了,放下了灯。根据分工,一些受保护的儿童和一些妇女。警报解除,蒸汽灯被拉起并打开,穿着戏服的演员放下枪继续表演。那时,每个演员都有枪,排以上的干部都是短枪,普通士兵都是长枪。

由于风景的简单和朴素,在困难条件下对艺术的追求是明确的。

当时,剧团的条件很差,演出是在野外和舞台上进行的。剧院包厢是从人们那里收集来的,服装也是破烂不堪的。舞台只有几幅窗帘,只有三盏蒸汽灯,两盏在舞台上,一盏在背景上。舞台布景很简单,因为它很丑,而且它是由精心制作的材料和当地的方法制成的。例如,表演黄泥岗时,需要一片森林。演员们拿着一些胡茬,把高个子和矮个子绑在一起,用泥擦干净,用锅底灰刷擦干,插上柳枝,然后像树一样埋在舞台上。如果你需要一座山,用桌子和椅子把它倒过来堆放,用一块大布盖住,然后铺上土壤。“山”会在那里。

第四组原来的京剧队有一只骆驼,可以驮着他们所有的东西去表演。侯玉山和耿惠均因为年纪小,长途旅行累了。他们经常被老演员带去兜风。人们笑着说他们是驼背上长大的年轻演员。第三师京剧队与两节车厢合并后,拉动戏服和道具,使用车厢。小演员、病人和伤员也得到车厢的优待,而其他工作人员则步行携带行李和枪支。

虽然条件很差,但表演者对艺术的追求是明确的。排练在院子里进行。早上,他们出去锻炼、喊、压腿、练习和学习玩耍。每个人都必须为这个月他想学的东西和实现的目标制定一个好计划。该小组将在月底集合,并根据计划进行统一评估。音乐家王金岭明天是否每天都出去练习。他的脚踝暴露在寒冷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疤。“当时,人们都有一种精神追求,‘如果你想革命,你必须这样做’。”王金岭说。

当时演出的戏剧大多是《三十几个朱家庄》、《黄土山》、《黄巢起义》、《九件衣服》、《玉佛山》等。在农村演出时有严格的纪律:团队必须确保房东的水箱满了,而且早上地板必须打扫干净。在离开村庄之前,军队的特别群众小组必须进入房子进行调查,包括说不适当的话、借东西和不礼貌的行为。

军剧团与军队作战,走遍鲁北(渤海军区司令部),表演、战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鼓舞官兵士气,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剧团移交给地方政府后,军事化管理持续多年。严格的纪律、和谐的干群关系、军民关系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良好的声誉。

救济慈善演出的所有收益都是为了让受害者受益

1949年秋,渤海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涝渍面积620万亩,受灾人口100万。为此,渤海军区决定京剧团组织慈善义卖,以其收入为灾区提供救济。秦司令亲自动员去买票。任何人都不允许免费看这部戏。从10月31日到11月6日,剧团每天演出两晚,7日和8日再演出两晚,总共演出16场,都是为了救灾赚钱。

1950年2月,军区决定利用春节演出的高峰期,让京剧团再次进行救灾工作。它以军区政治部的名义,在《渤海日报》上发布了一份“通知”。这一次,从2月23日到3月4日,京剧团一天两次,一夜两天,连续演出10天20场。它的收入再次帮助了受害者。

因为表演生动,观众要求舞台上的“房东”被枪杀。

解放后,剧团经常表演一些与地主的斗争。在《九件衣服》的演出中,剧团指导员司静扮演地主华子芳,因为演出太生动了,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演出结束时,人群大声喊着要把房东拉出来枪毙,剧团半天无法解释。

无奈之下,剧组和工作人员想出了一个办法,取出枪里的子弹,拔出枪头,控制弹壳里的火药,在弹壳里塞一块棉花,在群众散去之前,把“地主”部门的风景拿出来,在舞台上“惩罚”它。

平远县又上演了一场《白娘子》。一位老荣军在情节中看到了法国海的恶劣行为,拿起一块砖头,把它搬上了舞台。

除了演出之外,剧团必须时刻听从上级的安排,配合作战部队提供后勤服务。有一段时间,由于局势紧张,剧团分成三个部分在战斗中合作。一组负责搬运担架和干草,另一组年轻妇女和儿童去位置医院照顾病人和伤员,另一组年老、体弱和残疾的人留在车站。

有时,剧团要派部队去教唱“蒋介石,你坏东西”,“好弹”,“八路军军歌”,“解放区的日子是晴天”等等,以鼓舞官兵的士气,以宣传为武器,占据舆论阵地。

“渤海”的品质吸引着著名艺术家聚集在一起,组织关键人员崇拜著名艺术家,以提高他们的技能。该剧团已成为该省京剧界的“三大品牌”之一。

1952年集体转岗后,按照渤海军区老剧团的优良传统,剧团成员继续以部队的作风、纪律甚至管理“通过人民表演传承中华民族的精髓”。由于渤海京剧团作风好、管理严格、标准高,以团结、真诚、敬业、信誉好著称,也吸引了众多流动演员,阵容进一步扩大。它组建了一个由近百名老人、中年人和年轻人组成的表演团队。凭借其高水平的表演,它在鲁北地区广受欢迎,并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被称为“孙悟空”的著名京剧演员刘文君是第一个来的。从那以后,还有王严复(文武双全,唱读俱佳,深受京剧大师习晓波和李邵淳的喜爱和传世)、孙盛骏(著名京剧演员)、高邵婷(铜锤和花脸)、纪晓婷(武装部)、孙伯颜、张邱虹、李玉书(荀惠生的弟子)、齐邱慧和吴庆衡。与剧团的优秀演员耿惠均、徐金陵、王玉珍、贾晓东、古耜王育台、崔炳坤、秦代王思贤、王金岭等形成了强大的阵容。

为了提高表演者的专业水平,剧团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组织重点表演者向著名表演者学习。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惠生、姜妙香、张君秋、李多奎、尚晓云、方荣翔、著名小提琴家贾显英、著名鼓手刘林友接受耿惠均、孙盛骏、徐金陵、王玉珍、贾晓东、胡宇通、王金陵、崔炳坤为学徒,使剧团艺术水平提高

此时,曲目进一步丰富。除了《四郎拜母》、《龙凤盛世》、《红鬃凶马》、《天宫》等传统剧目外,剧团还排演了《收获后》、《红嫂子》、《朝阳沟》、《江姐》、《红女兵》、《霓虹灯下的哨兵》、《雷锋》、《王杰》等大型现代剧目,剧团可演出100多部剧目。迄今为止,该剧团汇集了各界名人,剧目丰富,成为山东省京剧界“三大演员”之一。

多元化经营适应市场需求,高举“老渤海”京剧旗帜,颂扬现代滨州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剧团进一步壮大,有100多名演员。曾排练过《红灯记》、《沙家浜》、《智取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布谷鸟山》、《龙江歌》、《石湾》、《平原战斗》、《甜蜜事业》等戏剧;此外,《春风柳树》是以我市柳树雪为背景创作的。宋树军创作了《傲霜美》,马解冰创作了《蔡霞河》等新剧。山东电视台为剧团录制了《田波阳福》、《婆婆磁子》、《红娘》和《霍小玉》。

为了培养京剧人才,解决剧团人员老龄化问题,1998年9月,剧团和滨州技校联合组织了京剧班。剧团派出十多名教师培养专业人才。它还从山东戏曲学校的毕业生中招募了许多新的演员和表演者。表演阵容趋于年轻化。

为了让年轻一代尽早变得有用,剧团还邀请耿惠均、王成、刘少文、郭魏一、王于梅等艺术家对年轻演员进行一对一的口头和个人指导。一些年轻演员积极参加城市、省和国家的比赛,赢得了许多奖项。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发展文化产业,实现艺术形式的多样化,2004年,剧团先后成立滨州市罢工管弦乐团、舞狮团和大型庆典中心,开拓了新思路,实现了运营和演出年收入100多万元。他们平均每年表演超过250场,成为滨州剧团的“先锋”。

根据市场需求,剧团排演了许多有影响的当代戏剧,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大型现代京剧《孔繁森》、大型少儿京剧《北斗》,以及以赞美党的基层干部为主题的大型现代京剧《冬枣变红》,进一步丰富了剧目,满足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在发展的后期,一代又一代京剧演员通过传播、帮助和引导的方式给传统京剧艺术带来了新的花朵。人群中出现了一群群年轻的演员和表演者。与时俱进的创新歌剧上演了。国家和省级的奖杯一个接一个地被赢回来,一个充满活力的新阵容举着“老渤海”京剧的旗帜。

回顾60多年来剧团的发展历程,战争期间,剧团作为军队文艺团体,为救灾演出、支援、救助伤员、提供文艺指导和慈善演出。这个剧团在战斗中起到了宣传武器的作用,凝聚了人们的心,鼓舞了士气。解放后,剧团始终听从指挥和安排,给渤海地区的人民送去精神食粮。转岗后,作为一个纪律严明、训练有素、高度专业化的文艺组织,它继承了“坚忍不拔、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它以军队管理的方式训练、组织和行动,塑造和激励艺术水准高、作品健康的人,在滨州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一支身着军装的京剧队与军队并肩作战,冒着枪林弹雨向前线士兵送去精神食粮,鼓舞他们的士气。演出结束后,他们换了角色,搬运担架,运送粮食和饲料,营救伤员,为后方受伤和被俘的士兵唱革命歌曲。当自然灾害来袭时,他们举行慈善义卖,并将所有收入捐给受灾民众...

他们既是表演者又是士兵。他们是人民军队。他们跟随大军去了北方和南方。他们在革命胜利和地方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渤海军区政治部京剧团,1952年由兵役转为地方军,现为滨州京剧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