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七拍,当代歌剧的现实意义——写在周方鑫诞辰120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10:11

作品分类:周年  之际  纪念  意义  当下  戏曲  实践  艺术  剧院  周信芳  

在纪念周方鑫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戏剧界的同事和学者们在谈论齐拍的同时,也从理论上探讨了齐拍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作为一名京剧演员,我碰巧在上海京剧剧院。我想谈谈周方鑫的七拍艺术对当前歌剧的现实意义。在我看来,仔细阅读周方鑫的艺术精神,对于当代京剧人摆脱认知困境,积极推动京剧的发展是很有启发性的。

“七拍”从狭义上说,是古老京剧的流派之一,但它并不仅限于此。七派是一个超越学校、行业、戏曲的艺术流派,影响广泛,具有渗透性。除了京剧棋牌派的老人们,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地的戏曲大师追随和尊重棋牌派,甚至可以看到电影大师借用棋牌艺术的表演方法来寻找表演的灵感。当年,金山、赵丹、袁美云、阮於陵等电影界人士都为受到齐拍的影响而自豪。周方鑫的《坐在建筑物上杀Xi》的视频资料仍然是一些戏剧院校培养戏剧演员的教材和课件。这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极为罕见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原因必须从七拍的元素中找到。众所周知,京剧通常通过其演唱技巧和演唱风格来界定体裁艺术的本质差异。尽管七拍在歌唱中有其自身的特点、魅力和价值,但七拍的真正精髓在于其表演方法和理念。正因为如此,七派可能不受其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的限制,而是成为一所艺术学校,其影响力超越学校、行业和歌剧,甚至超越艺术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似乎应该从戏剧表演的角度来理解和理解七拍艺术,不仅仅是从京剧流派的一般经验判断和衡量,还应该从舞台上沙哑的声音数量来理解和理解。许多年前,吴小如写道:“以充满强烈浪漫主义的表演方法和艺术节目进入角色,就是要达到符合现实主义精神的艺术目标。这是七拍表演艺术的精髓。”吴先生的声明是基于学术讨论。撇开对其定义本身的评价不谈,我们可以看到,吴先生并没有从学校的基调来定义七派,而是从更高的层面来定义七派,从表演科学的角度来定义七派,甚至从文艺美学的角度来定义七派。他的推测方向是合理和合乎逻辑的。

在我看来,七派由三个层次的元素组成:技巧、艺术和道。所谓的“技能”是我们的感官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水平,也是切牌的一般特征。例如,七派沙哑浑厚的嗓音风格、摇摆的身材和节奏的变化等都是向公众展示的方面。所谓“艺术”是指“技术”的组织和应用。与“技术”相比,它是含蓄和内向的。这是齐拍的表演方法,也是周方鑫追求表演风格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可以质疑,这两个层次不是“四个成就”和“五个方法”的关系?不完全是。“四技五法”是在戏曲形成过程中逐渐达成共识并积累起来的程序和规范,它要么是集体无意识,要么是受现状驱动。京剧被称为“关中”,也就是说,规则却鲜有特色。然而,周方鑫的“技艺”和“艺术”都是完全个性化的,具有很强的“认可度”,也符合京剧的“手眼姿势步”节目规范。所谓“道”是周方鑫对表演艺术境界的自觉追求,也是他的表演艺术思想。正如他自己所说,“唯一的要求是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这样观众才会被深深地感染。”所谓“技接近艺术,艺接近道”。当技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可能达到“道”的境界。构成七派的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也是辩证的、渐进的、相互关联的。圣贤说“形而上的手段,物理的手段,化学手段和切割手段的变化,推动的手段是联系”。周方鑫之所以能够吸收一切,吸收他人的长处而不被他人“同化”,不丧失京剧的精髓,走向京剧表演艺术的总道路和自由王国,是因为他有着坚实的基础和方法上的正确性和坚定性。甚至他在艺术经验和艺术视野方面的优势也是他与其他当代艺术家不同和疏远的内在原因。因此,七派学校将有不同的发展和壮大,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学校的影响和作用。

如果说“齐一节”是在1935年设立的,那么人们已经关注、思考和研究齐一学派的历史至少80年了。他的研究从总结“唱、读、演”的特点,到探索表演原则和审美境界。此外,“周方鑫表演体系”和“周方鑫艺术的现代意义”等研究课题也相继提出。多年前,何工·德先生指出,“周方鑫歌剧表演的精神源于沪剧的现代化,是沪剧合理内核的个性化艺术表现”。显然,这是从文化本质和文化形态的角度进行的一种精辟的判断,揭示了传统文化(古典艺术)在当代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整合要求和必然趋势。

基于以上描述,我们可以说广义的七拍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历史时刻产生的一种戏剧观念。它与中国京剧从古典到现代的过程息息相关,充满了创作意识。当我们从理性分析回到歌剧的现实时,我们突然发现周方鑫的艺术实践实际上为中国歌剧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或者更直接地说,周方鑫为我们创造了一种艺术范式,一种传统但新鲜的京剧表演。

上海京剧剧院从成立之初就展示了它的戏剧圈,把各种艺术力量结合起来,形成了南北兼容、多样化的流派。然而,它已经渗透到上海特定的文化历史环境和文化氛围中,自然地聚集了自己的文化气质和内在精神。周方鑫的艺术实践和戏剧思想也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京剧演员。这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院长,还因为他的表演思想符合上海京剧剧院的文化气质,也因为艺术家们认可和崇拜他的表演精神。这就形成了七派在上海京剧院存在的两种基本模式。首先,七派的老学生直接继承并表演了七派的经典剧目,再现了七派的风采。近年来,上海京剧剧院加大了流派传承的力度。其中,“七牌培训班”取得了显著成效。郭毅、鲁肃和回宇等年轻的七派演员脱颖而出。二是齐派戏剧思想在戏剧创作中的继承和运用。通过学习周方鑫对“生动真实的人物,深深感染观众”的创作追求,对一些职业的表演和创作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激励演员塑造人物,达到表演的最高目的。

不用说,除了上海的陈少云和湖北的裴勇杰,今天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的优秀棋牌学生是罕见的。当然,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老七派艺术的追随者和接班人,但是,七派艺术的后一种存在方式更多地体现在上海京剧院的一些新戏的创作实践中,如春雨入夜,润物无声。《曹操与杨修》是继周方鑫时代之后上海京剧院最重要的作品。虽然剧中没有一个老七派演员,但精通七派戏剧思想的导演马可说:“整个舞台的节奏和风格都是七派的,这实际上是周方鑫路的胜利。”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现象,这证实了齐拍的戏剧思想支持着我们的艺术创作。然而,从《潘董祀》、《狸猫换太子》、《胡三娘与王赢》到《关震盛事》和《连理于成龙》,虽然每部戏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但它们的共同点是表演的方式没有死亡的感觉,它们都以改造传统创作的热情和活力向前涌动。特别是两部新历史剧《小河成败》和《金曲》充分发挥和依托了七拍的戏剧理念和七拍的表演才能,使七拍的艺术在当下大放异彩。

简而言之,多年来,上海京剧院一直将继承齐拍的戏剧思想作为剧院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考虑,并将其融入剧院的艺术规划和行为中。上海京剧院倡导的兼容南北优势、扬长避短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七派戏剧表演理念的开放形式。上海京剧院重视舞台的综合效果,坚持整体戏剧的理念,这是对七派戏剧表演思想的忠实坚持。上海京剧院创作的剧目要么注重欣赏和愉悦,要么赋予其深厚的人文思维精神,这也与七派精神相一致。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七派精神在上海京剧剧院代代相传。(作者:单跃进,上海京剧院院长)

周信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