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小剧场歌剧越来越受到南北歌剧界的关注和重视。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6:00:42

作品分类:戏曲  关注  重视  南北  引起  越来越  剧场  京剧  剧院  演员  

在过去的2015年,天津歌剧迷开始关注一个新概念——小剧场京剧。随着京剧《浮生六记》和《磨玉观音》等戏剧在天津大剧院的小剧场上演,许多年轻观众开始成为京剧的粉丝。早在2014年,北京就成功举办了首届当代小剧场歌剧节,并于去年进入第二届。与此同时,2015年第一届上海小剧场歌剧节“歌剧呼吸”在12月圆满结束。

小剧场歌剧作为探索歌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南北歌剧界的关注和重视。小剧场歌剧逐渐成为新一代主要歌剧观念释放和碰撞的平台,也成为年轻歌剧演员成熟体验的舞台。

小剧场戏剧的概念已被用于小剧场歌剧中,但由于歌剧的独特性,它们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传统歌剧和新歌剧的新的表达方式。在众多的小剧场歌剧中,大致有三个特点:一是严格遵循传统,以继承古齐老调为己任的小剧场京剧,以天津歌剧院年轻老牌演员柯灵为首的“盛远京剧院”为代表;其次,还有具有强烈探索精神的新概念歌剧,如小剧场京剧《青春谢幕》、《倾国倾城》、昆曲《丈夫的人》等。三是在前两者之间,既保留了京剧唱、读、演的精髓,又融合了现代美学理念,如京剧剧院创作的《Xi角》、《浮生六记》、《马前泼水》、《磨玉观音》。

无论采用哪种表现方式,小型戏剧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产量小、成本低、规模小。小型戏剧通常只有三四名演员。一个人可以扮演几个角色,一个角色可以由几个人扮演。显然,角色扮演要比大型京剧灵活得多。小剧场座位少,观众和演员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近,双方的交流更加顺畅。小型戏剧大多是从创作者到演员的年轻人。他们不仅有更强的现代观念,而且呈现出一个更加美丽的舞台。然而,所有这些仅仅是小型戏剧的表面特征。小型戏剧从一开始就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具有更深的内涵和本质。

自从小型剧院歌剧出现以来,它的最终目标是把更多原本不知道什么是歌剧的年轻人带入剧院,然后爱上歌剧。这一初衷与几年前开始的歌剧改革不谋而合。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剧层出不穷。结果,一群老观众不再吸引年轻人进入剧院,而是消失了。小型戏剧的出现就像是青年与京剧之间的桥梁,也是传统魅力与现代思想之间的无缝连接。以京剧为例,北京京剧剧院创造的几个小剧场,有三个非常鲜明的特点:第一,一个大故事被浓缩成一个精致简洁的故事,聚焦一两个人物,挖掘人物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直接触及人心。二是打破传统京剧在结构上的线性结构,多采用起伏、跳跃的形式,具有较强的时尚感。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小剧场京剧是对京剧本体艺术的回归。无论歌剧中呈现的概念是现代的还是前卫的,它总是呈现出京剧的元素,始终坚持“以歌舞表演故事”的歌剧特色。在追求时尚的表象下,凸显了京剧固有的审美特征。

与北京、上海等地蓬勃发展的小型戏曲相比,天津作为传统戏曲之乡,在小型戏曲的发展上滞后。

天津有许多小剧院。目前,小型剧院基本上是用来表演清唱剧或小型传统戏剧的。这只能称之为使用小型剧院进行表演,这与小型剧院歌剧几乎没有关系。真正意义上,可以称之为小剧场歌剧的是《盛远京Xi坊》。“盛远京剧院”成立于2011年,在天津京剧院的支持下,以天津大剧院的小剧场为前台,坚持演出时不穿胸麦,从剧目、伴奏、表演形式等方面尽可能恢复京剧的原貌。正如柯灵本人所说:“只有清楚地了解旧事物,我们才能在创新中扎根。”因此,盛远京剧院始终坚持自己的风格,以“复古”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成为天津小剧场歌剧的招牌。

天津的京剧、平剧和河北梆子是全国最好的剧种之一,这为天津小型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天津创新小剧场歌剧有三大优势:

1.天津有许多小剧场,特别是海河剧场和新建的红旗剧场,是小型戏剧的理想场所。

第二,天津京剧、青年京剧团、天津平剧、白排平剧、河北梆子剧团有许多具有明显演员优势的青年演员。一方面,年轻演员可以使小剧场的歌剧更加美丽多彩,贴近观众;另一方面,小型戏剧也能为年轻演员提供更多靠近观众的机会,加速演员艺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天津观众热爱艺术,理解艺术,特别是艺术的包容性很强,这为小剧场戏剧的多种形式和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当然,目前天津创新派小剧场歌剧也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即缺乏创作群体。天津一直有一支强大的表演团队和一支薄弱的创作团队,而自己的编剧和导演,尤其是年轻的编剧和导演,是极其罕见的。然而,小型戏剧需要一群懂得艺术规律、思维活跃的年轻编舞,这对目前的天津编舞团队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利条件。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型戏剧的创作将有利于年轻编舞的训练和锻炼。这将为那些不太出名的年轻舞蹈指导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这部小型戏剧仍处于探索阶段。有些人欣赏它,有些人抵制它,有些人适合所有年龄,有些老观众对此感到困惑。在小剧院上演歌剧有许多不同的想法和方式。然而,它毕竟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至于能否如人们所愿,成为更多年轻人进入大型剧院的跳板和歌剧传播的“温暖渠道”,关键也许在于能否保留歌剧的元素,而不是走入“戏剧加歌唱”和“戏剧不足以共舞”的误区。

多种多样的歌剧,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探索形式,以及对歌剧精髓的掌握和继承,必将使小型戏剧成为歌剧与年轻观众之间交流的桥梁。希望小型戏剧能在天津开拓新的艺术探索,为戏剧开辟新的生存空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