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浙北戏迷村”成立“小京班”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5:57:11

作品分类:成立  京剧  小学  浦镇  卫平  老师  村民  孩子  剧团  这个  

几天前,长兴小浦镇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们表演了一个精彩的京剧节目。长兴小铺镇的巴度贾,被称为“浙北戏迷村”,吸引了当时许多京剧爱好者的注意。

为了让京剧在当地得到更好的传承,“小京派”和“小京迷”也相继诞生。我们已将学习和演唱京剧纳入小学和幼儿园的课程。”“小井班”创始人、小浦小学工会主席马卫平带领小浦镇的京班和戏曲爱好者走过了14年。现在,小铺的“小井班”已经成为全国的小名人,成为长兴小铺镇的文化名片。

长兴农村京剧团在全省很有名

长兴小浦镇八斗家是一个有许多古老银杏树的小村庄。每年春天和秋天,它都会吸引许多摄影爱好者追逐数千年来古树的美丽图像。然而,在这个村子里,你不时可以听到几首京剧的歌声,村子里的大多数男人、女人和孩子都会哼几首京剧歌曲,由此得名“浙北戏迷村”。

说起村里的戏曲爱好者,同样出生在小浦镇巴度县的马卫平讲述了京剧是如何进入村里的故事。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位来自湖州织里的王先生就去这个村子收集民间文化故事,所以他一直住在村民家里。晚上,王先生会自己唱京剧。出人意料的是,在当时文化生活极其匮乏的农村,王先生唱的京剧被村民视为珍宝,并恳求王先生留下来教村民唱京剧。

两年后,在王先生的指导下,巴豆家的村民们制作了一部大型戏剧《钓鱼与杀家》,村民们毫不犹豫地卖掉大米来筹集资金,以制作演唱歌剧的服装。从那以后,王先生定居在巴豆加,并开始和热爱歌剧的村民们四处游览。更出乎意料的是,在1961年,这个来自巴度雅芳岩村的京剧团队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的京剧剧团,并一度在浙江省出名。

“浙北戏迷村”成立“小京班”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的粉丝也逐渐“分散”,村民们开始担心在村里唱京剧的传统会如何延续。这种担忧引发了在马卫平学校设立“北京小班”的想法。2002年,“小北京班”在巴度雅芳岩村小学正式成立。直到方岩村小学与小浦镇小学合并,马卫平才把“小京班”带到小浦小学。在这个为学生提供更多资源的新环境中,“北京小班”正在迅速发展。目前,每周五下午都有60多名儿童必须参加“北京班”。

“我们的老师都很专业。上海京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鲁爱莲经常在小浦小学教书。抵达后,她将呆半个月亲自指导孩子们。”马卫平说,除了他自己学校的老师之外,“小北京班”的老师也将聘请专业老师给孩子们讲课和提供专业指导。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精髓,发掘更多喜欢唱京剧的优秀人才,小浦小学的“小井班”与小浦幼儿园的“小井粉丝”携手培养京剧传承人,并从去年开始将他们延伸到学前教育阶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对唱京剧的兴趣,还可以让孩子从小就为唱京剧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京班”将与浙江京剧团牵手

在小浦镇辛苦工作多年后,从“小井班”走出的14岁男孩石洋不仅在全国“平安杯”京剧少儿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而且现在是浙江昆曲剧团的正式成员。

“为了使我们的“小井办”发展得更好,全镇一致批准设立“小井办”专用账户。每年,镇上都会有一笔钱存入这个特别账户。只要是发展“小井办”所必需的,就可以从专用账户中支出资金长兴小浦镇副市长李鹏飞说。

马卫平被乡镇的全力支持所感动。他透露,“小京剧团”已经有了与浙江京剧团合作的意向。今后,“北京小剧团”将由其前辈授课。这样,专业教师可以指导京剧中的各种角色表演技巧,剧团也可以帮助“小京班”将儿童故事改编成京剧,每年都有机会与浙江京剧团一起演出马卫平说。

如今,长兴的“小井办”不仅是全国的小名人,也成为小浦镇建设美丽乡村的文化名片。

“浙北戏迷村”成立“小京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