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东方和西方戏剧在浮士德相遇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5:50:06

作品分类:戏剧  京剧  《浮士德》  观众  大利  表演  更加  演出  传统  

舞台幕布缓缓落下,剧院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演职人员依次走上台鞠躬行礼。然而,观众的热情并没有随着他们的退出而消退。一阵阵掌声,甚至比海浪还高,伴随着他们回到舞台上来拉上窗帘。在歌剧的故乡意大利,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剧院上演。这一次,它是一部跨越亚洲和欧洲大陆的京剧,点燃了意大利观众的激情。

2月28日至3月26日,实验性京剧《浮士德》第三次被邀请到意大利舞台,在维格诺拉、帕尔马、罗马、普拉托和米兰演出21场。自2015年在摩德纳首次亮相以来,实验性京剧已经连续三年在意大利巡回演出。东西方戏剧碰撞的火花点燃了人们对亚平宁半岛京剧的兴趣。

“这种表演太有趣了!”在罗马市中心的阿根廷剧院,一名年轻女性观众在演出结束后仍沉浸在戏剧中。“虽然浮士德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但观看京剧表演对它的诠释确实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我完全被京剧迷住了!”随着《浮士德》的巡回演出,越来越多的意大利观众因此成为京剧的新“业余爱好者”。

据该剧导演兼首席演员许蒙克介绍,浮士德于2014年由德国导演安娜·帕什科林(Anna Pashkline)构思,随后由意大利和意大利作曲家、中国剧作家和歌剧导演精心构思,最终在中国国家京剧剧院和意大利艾米利亚·罗曼尼剧院基金会的共同努力下于2015年搬上舞台。

作为一部“外向型”实验京剧,《浮士德》应该在故事选择上与西方观众产生共鸣,这是创作团队设定的最初目标。浮士德改编自德国著名文学巨匠歌德的同名著作。浮士德和格雷琴的爱情悲剧被用在剧中。在120分钟的演出中,通过“契约”、“浪漫邂逅”、“厄运”和“回归”四幕,故事讲述了老浮士德的悲剧,他在与他签订契约后被魔鬼引诱回到晚年,在魔鬼的帮助下疯狂追逐年轻女孩格雷琴(Gretchen),最终导致后者的家人死亡。

为了更接近西方观众的欣赏习惯,浮士德尽最大努力保持京剧唱、读、做、演的传统,但不得不放弃京剧中的许多模仿表演方法,在现代戏剧中引入更多具体的表演方法。例如,在浮士德和魔鬼去格雷琴家的情节中,为了更直白地表现浮士德的不耐烦,两个演员在舞台上以现实的奔跑方式表演,而魔鬼也在恰当的时候打破了“第四堵墙”,用意大利语对浮士德说,“这不是京剧”。这种自嘲引起观众大笑。

此外,为了引起观众的共鸣,除了唱歌、读书、做和演奏之外,演员还应该在表演中更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结果,扮演浮士德和格雷琴的演员刘大可和张顾春在表演中加入了真实的“哭泣的戏剧”来表达他们的痛苦。刘大可直言不讳地说,这已经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必须让他们自己更多地参与进来。在浮士德笑了又哭之后,他们经常因为过度参与而筋疲力尽。

表演风格的调整导致了服装风格的变化。例如,在《浮士德》中,魔鬼在动作中有更多的角色。该服装改变了传统京剧中传统的宽袍大袖,采用了更加纤细的设计,使身体运动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只有在蝙蝠图案和立领等细节上,京剧服装的传统元素才得以保留。魔鬼,作为一个小丑,并没有把他的面部化妆涂成浓重的颜色,而是采取了和盛和丹的两个角一样简单的面部造型处理。

在音乐方面,文化差异带来的音乐差异已经成为最大的困难之一。传统的京剧配乐模式和乐器不能完全满足剧情的需要,所以在为浮士德配乐的乐队中,专门增加了三名意大利音乐家,通过增加低音和重低音等西方乐器来弥补二胡等传统乐器在低音表现上的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京剧《浮士德》的配乐是由两位意大利作曲家创作的。尽管以前在跨文化音乐创作方面有很多经验,作曲家亚历山德罗·奇普里亚尼(Alessandro Chipriani)仍然“关注”在创作之初遇到的困难:“汉语和意大利语之间的差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奇普里亚尼说。汉语语调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汉语声调的变化可能会引起词义的变化,但意大利语不会,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克服这个困难。”

虽然作曲的难题解决了,但乐队在一起练习时出现了新的问题。起初,来自中国和意大利的音乐家都想展示他们各自乐器的特点,但“这就像在和乐器争吵”。通过不断的调整,中西乐器和电子音乐的结合真正形成了互补,使音乐显得更加饱满。

即便如此,即使当作曲家抵达意大利进行巡回演出时,他仍在调整音乐以达到更符合情节需要的效果。"浮士德被称为实验京剧,因为它是实验性的."许蒙克说,每场演出都会带来新的调整和变化。正是这种不断的修改和改进使得浮士德越来越受意大利观众的欢迎。东西方戏剧的碰撞与融合正是由于不断进步的精神,浮士德才实现了更积极的“化学反应”。

乍一看,《浮士德》离京剧很远,但如果你仔细品味它,不难体会到创作者的意图。整出戏的编排、人物和咏叹调都借鉴了传统戏曲,从而使整出戏更加深入,避免了京剧的“实验”变成“闭门造车”:老“外行”很容易在《浮士德》中找到经典京剧《三岔口》、《时宇手镯》、《迷失的儿子惊疯》的影子;在将观众情绪推向高潮的最后一幕中,浮士德在狱中与格雷琴相遇后的“笑与哭”独白是基于昆曲《岩石》中朱买臣与妻子离婚的情节。

意大利巡演结束后,浮士德将参加5月份的威斯巴登艺术节,接受德国观众的“测试”。尽管德国观众可能比更愿意接受新事物的意大利观众更严肃、更挑剔,但许蒙克仍然相信浮士德将继续在德国取得成功。"京剧到处都很美、新鲜、美丽!"

制图:蔡华伟

 

古老的罗马阿根廷剧院迎来中意文化碰撞的剧作——京剧《浮士德》,令观众为之倾倒。图为演员在京剧《浮士德》中演出。
 罗马古老的阿根廷剧院欢迎京剧《浮士德》,这是一部碰撞中国和意大利文化的戏剧,吸引了观众。图为演员在京剧《浮士德》中表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