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台湾著名京剧艺术家魏海民:边梅传承与创新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5:47:48

作品分类:创新  京剧  名家  魏海敏  老师  两岸  梅葆玖  传承  大师  台湾  

近日,台湾京剧艺术家、美派后裔魏海敏接受中国新闻社记者采访,讲述了她30年师生友谊和导师梅宝九先生的故事,以及她多年来往返台湾海峡两岸传承京剧艺术的经历

1957年出生于台北,早年接受京剧表演训练。魏海民的青春成名了。20多岁时,他已经是台湾的领军人物,但他对未来的方向犹豫不决。1982年,她看了梅宝九在香港的演出。"我一眼就看出了京剧的价值,我的犹豫被一扫而空。"从那时起,魏海民就下定决心要把京剧作为自己的职业。

魏海民在被业余爱好者介绍后,终于在1987年在香港遇到了梅宝九,并提出了拜访老师的想法。当时,尚未考虑接受弟子的梅宝九,被这位台湾女孩扎实的基础和学习热情所感动,接受了第一个弟子。

京剧注重师徒传承和心灵的口头传播。魏海民在一个军剧团里,暂时不能去大陆和老师一起学习。她首先寻找各种视听资料,并反复学习和自学。1991年,身份限制解除后,魏海民迫不及待地来到北京,并在前门饭店举行了隆重的尊师仪式。“京剧高级大师来祝贺我了。他们每个人都是我的偶像,向我学习非常鼓舞人心。”她向老师致敬时喜极而泣。

“艺术入门”比“一张白纸”更难。自1993年以来,魏海民一直在北京举办一系列特别演出。通过集中排练,她有系统地纠正了她过去学会的一些习惯,并将其重新标准化。

十多年的梅子学习也是魏海民创作的一个富有成效的时期。“这对双胞胎过去十年的生活非常精彩。当他们在台湾高速奔跑时,他们不断地表演新剧,同时他们也在悄悄地向北京的老师学习旧剧。”魏海民称之为“学习老戏剧就像在北京存钱,在台北花钱”。

魏海民和老师最后一次在同一个舞台上是2014年10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纪念梅兰芳120岁生日。“通过与老师的密切接触,我可以观察和理解他的呼吸、眼睛和小动作...透过他,我似乎看到了梅兰芳大师。”

2016年4月,梅宝九在北京去世。今年4月,魏海民在台湾海峡两岸举办了“梅花九歌”巡回演唱会。"我希望表达老师教我作为纪念的梅花的内涵。"

她说,“我总觉得老师没有离开,仍然在我身边。站在舞台上,我脑海中仍然有一个老师的形象。我突然意识到,当老师表演时,梅师傅的形象一定在我脑海里!”

梅兰芳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编导了大量新剧,赢得了“四大丹麦人”的称号,并在新剧中胜出。"今天听到的“太真实了,不能向外传播”的演唱风格既新颖又令人愉快。"魏海民说:“师父一生都在探索和创造。保持创新精神是美派的精髓”。

表演艺术没有死,不是古董。魏海民说,“没有创造力的重复不能打动人的心”。早在1996年,魏海民就因梅派戏剧《醉妃》和《宇宙风》最难的表演而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打八折。现在他被公认为“梅门老姐”,因变革和创新而闻名和受到称赞。她主演了40多部新京剧,如《楼兰女人》和《欲望都市乡村》。她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的女性形象,延续了梅派的创新精神。

魏海民还成立了京剧艺术文化基金会,在台湾的学校和社区举办讲座,培养年轻观众。“台湾海峡两岸都面临着京剧人才被切断的问题,”她说。她认为应该增加年轻演员的表演机会,应该鼓励台湾歌剧演员去大陆互相学习,互相学习,以激发他们的潜力。

“双方有着相同的文化和血统。在我的一生中,我可以崇拜梅门,延续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的血脉。每当我想到这一点,我总是感到难以置信。”魏海民表示,师生与梅宝九的友谊不仅开启了当代梅派的传承,也充分发挥了传统艺术作为纽带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希望将来能开展一些教学工作,“继续传授我从老师那里学到的艺术和感受到的艺术。让京剧文化的血液在台湾海峡两岸成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