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去江夏看“大师”谭鑫培京剧艺术展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5:46:45

作品分类:京剧  一代  谭鑫培  艺术  展览  谭派  谭门  发展  历史  大量  

文章:方莉毛智宏、周小祥

在近200年的京剧精髓历史中,有一个特殊的艺术家族,有7代40多人从事京剧事业。它不仅是中国戏剧史上最著名的家族,也是世界歌剧史上的奇迹——这就是诞生于湖北江夏、被称为“中国京剧第一家族”的“京剧谭门”。2017年是京剧大师谭鑫培诞生170周年。为纪念这位大师,江夏区于9月15日至12月31日在江夏长江美术馆二楼举办了一场名为“谭鑫培大师”的大型京剧艺术展览。

1883年,谭鑫培在清三班的花名册上名列第二。

展示谭派艺术的文献、图片、史料、实物

展览聚焦“大师”谭鑫培的人生经历,运用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史料和实物,结合辅助艺术手段,展示谭鑫培的艺术成就和谭派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过程,充分展示谭鑫培先生的戏剧人生,为观众呈现一场时尚的京剧艺术视觉盛宴。

谭鑫培是京剧大师。他吸取了许多人的长处,发扬了过去,确立了京剧老演员的标准,为京剧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世界。本次展览旨在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他的艺术生涯、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京剧发展的影响,以展示对大师们的记忆和对京剧事业的传承。

据了解,展览按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部分:“潭门汉商”、“大师人生”、“潭门后裔”、“光荣归乡”和“京剧码头”。展览使用了大量的剧照、文献图片和珍贵文物,展示了谭鑫培的艺术成就和谭派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过程..其中,谭家为展览提供的一些展品尤其引人注目,包括谭家树和几本关于谭门历史的书籍。这些珍贵的收藏品不仅具有可观的纪念价值,而且对谭派艺术乃至整个京剧艺术的发展都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谭鑫培京剧艺术展 

谭门七代丰富了京剧史

塔门的老祖先谭志道的肖像

从江夏出来的七代谭门人是中国京剧史上的奇迹:一个七代同堂的京剧演员,每个人都是大人物。

清朝咸丰年间,塔门的曾祖父谭志道来到北京逃避战争。当时,随着徽派和汉族方言的不断融合,成为京派,受到京派粉丝的喜爱和接受,谭志道转而演唱京剧。谭志道不仅把中国曲调带到了北京,保留了湖广的声音,使湖北人感觉友好,成为京剧的重要基础人物之一,也把谭鑫培带到了北京,他将成为京剧史上的“里程碑人物”。

“小名日”谭鑫培是第二代,后来被称为“音乐之王”。11岁时,谭鑫培加入了昆基协会,汇集了程长庚、余三胜和其他前辈的成就。谭鑫培综合了当时活跃在京都舞台上的各种地方戏剧艺术。通过自己的创作,他创立了京剧史上的第一所学校——“谭派”。他还创造了“天下没有不学晒的学校”的“晒门”的辉煌历史。他亲自培养了京剧艺术的三个代表人物:杨小楼、梅兰芳和余叔岩。1905年,谭鑫培拍摄了电影《定军山》,这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

第三代谭小培,谭氏家族的继承人;新谭派创始人第四代谭傅莹塑造了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的鲁肃和诸葛亮形象。郭建光在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扮演的第五代谭元寿:第六代谭孝曾,北京歌剧院的谭派负责老人;第七代谭正岩,京剧红梅奖获得者,在全国年轻京剧演员电视比赛中获得金牌。

展览是一幅“中国京剧史的图画”

戏剧理论家、国家一级编剧胡汉宁(Hu Hanning)表示,虽然此次展览以谭鑫培命名,但它几乎是一幅“中国京剧史的画面”。首先,它客观地反映了谭鑫培之前几十年,湖北的余三胜、谭志道等一批艺术家在北京传播中国戏曲顽皮黄色调的努力。其次,它生动地描述了谭鑫培对京剧产业的历史贡献,包括其广泛的收藏、改革和创新、中国人向北京的转移以及新生京剧的成熟。第三,许多照片都是围绕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历代谭门、谭派弟子和各行各业艺术家的精彩外表拍摄的。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艺术家表演了传统京剧、现代歌剧和新古装剧剧照,展示了他们在继承传统京剧古典美的同时,努力适应时代的呼唤,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探索和创造京剧艺术的现代美。

展览是京剧《校本教材》

著名京剧大师谭鑫培及其后代的成长历史是京剧的浓缩历史。同样,在谭鑫培举办的展览也可以被看作是对家乡武汉人的京剧“校本教材”。

在决定于2016年举办展览后,江夏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与展览团队武汉长江日报世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北京寻找谭鑫培第五代孙谭孝曾,就京剧中与谭门有关的故事进行了面对面的咨询和咨询,并带回了大量珍贵的资料。

在武汉,展览团队广泛拜访了与谭门相关的专家和收藏家,并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70岁的闵延庆多年来从谭鑫培收集了大量戏剧、唱片和报道。他经常谈论谭鑫培和谭傅莹。70多岁的胡汉宁先生带着展览人员在武汉到处寻找信息...

得知谭鑫培的展览即将举行,武汉京剧院毫不犹豫地免费出借了几套“衣橱”服装。芝罘街的京剧团甚至更加慷慨地把他们自费购买的戏服借给了展览。

这个展览不仅仅是关于老一辈的。对年轻人来说,这也是学习和理解京剧的绝佳机会。江夏区明溪小学的学生宋子瑞说:“我们学校很多学生都在学习京剧。得知谭鑫培先生来自江夏,我感到非常自豪。”

特色1

1934年,谭小培(前排左三)、谭傅莹(前排左二)、梅兰芳等京剧演员在汉口拍照。

谭鑫培、金夫、小钟鸣和裴信是他的头衔。父亲用“黄金”这个词来表示他的名字和号码,因为他的“五行缺金”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很虚弱,病得很重。当他第一次走进法庭演唱歌剧时,他出示了名单。慈禧太后问李连赢:“你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李连赢说,因为五行缺金。太后说,“为什么需要三块金子?一枚黄金对他来说就足够了。”因此,宫殿叫他谭金培,升平档案馆也叫谭金培。

特色2

谭鑫培的技能很高,她的贡献很大,她的知名度也很高。然而,他也很不幸。晚年饱受军阀之苦更为悲惨。他去世的那一年是1917年春天。南方军阀卢荣廷来到北京。为了赢得他的支持,北洋政府主席李袁弘召开了一个大厅会议,邀请谭鑫培演出。谭鑫培病了,不能赴约。但是军阀只对音乐感兴趣,他不对艺术家的生活负责。他派人一次又一次地催促他,并威胁他说:“如果你不唱歌,你将被逮捕……”谭鑫培无能为力,让他们走了。那天晚上,当他唱《红阳洞》时,他充满了悲伤和愤慨。他唱了这首歌悲伤的部分,使人哭泣。他回家不到一个月就去世了。他死后,有两句流行的话:“欢迎来到陆荣庭,哀悼谭鑫培。”这反映了人们对他的怀念和对军阀霸权的强烈不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