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京剧应从创新和发展的角度学习昆曲。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7:16:57

作品分类:应该  学习  来说  角度  革新  发展  这个  京剧  可以  剧目  

在首都,京剧从一开始就具有寺庙的颜色。首先是甘龙,然后是慈禧,这导致了回族剧团进入北京。京剧能够压倒昆曲,并在北京流行了这么长时间。“文化大革命”前后,政府仍然参与其中。后来,江青主要参与其中。革命的现代京剧既是一部样板戏,又是一场风和火的火焰。十多年来,它一直是全能的。然而,客观地说,寺庙的热情对京剧的发展不无裨益。概括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不合适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北京一直愿意扮演京剧的创新角色。首先有一部大型的新历史京剧《袁崇焕》,现在有一部新的史诗京剧《赤壁》。然而,我认为北京京剧应该在创新和发展方面向上海昆曲学习。虽然近代以来北京学派和上海学派有不同的文化,但各有利弊,谦虚一点更好。

京剧在这方面的思想明显不同于上海昆曲。北京京剧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更加注重新的制作,关注新的词语,希望有新的戏剧,跨界重用新的导演,甚至要求新的舞台装置让人们从里到外都感到新鲜。上海昆曲不同。他们似乎回到过去,关注传统。最近,他们对汤显祖的经典老剧目进行了创新和挖掘,重新编排了《临川四梦》:紫钗、牡丹亭、邯郸和柯南梦。在这里,除了牡丹亭,其他三个梦想,一百多年来,只有剧本,从来没有人在舞台上表演过,也没有可供学习的节目经验。可以说,这和创作一部新剧一样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难道不是一种创新吗?

此外,《四梦》突然呈现在观众面前,从三个维度展现了汤显祖戏剧的魅力,可以与莎士比亚的戏剧相媲美。上海昆曲的举动可以说是惊人的,至少不亚于新史诗京剧《赤壁》。如果我们谦虚客观的话,上海昆曲的这一举动意义非凡,影响深远。可以想象,尽管付出了种种努力,以汤显祖的经典戏剧为依托,以老一辈幸存艺术家的共同奉献为后盾,这绝对不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时刻,而是一场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的持续演出。

现在,随着电影《梅兰芳》的上映,梅兰芳广为人知,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梅兰芳对京剧的创新有一个著名的观点,那就是“不变形而行”。当时它有点保守,受到批评,但今天仍然具有令人震惊的意义。作为中国的传统古剧,京剧,其所有经典剧目都经过了资深艺术家和几代观众的打磨和磨练。它花了很长时间才磨出一个又硬又厚的老茧,这使得它能走这么长的路直到今天。我们应该有一颗敬畏的心,更适合挖掘和创新传统剧目。轻易开一个新炉子是不合适的。我们必须像修脚师一样去除老茧,然后沾沾自喜地在脚趾上涂指甲油。梅兰芳对此一直非常谨慎。解放后,他只改编了一部新剧《桂英在指挥》,或者改编自传统的豫剧《在指挥》。

尽管北京对创新京剧充满热情和善意,坦率地说,我不喜欢新的史诗京剧《赤壁》。舞台装置的奢华和史诗文字的过重都表明一些人对京剧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偏差。有些人或多或少超越了自己的梦想,忽视了京剧博大精深的本质。在这方面,上海昆曲比北京京剧更扎实,视野更开阔。因此,我同意王阿的观点(见《新京报》,2008年12月30日,真人大师新舞台演唱会):“当代人总觉得如果他们能站在经典的肩膀上跳起来,他们比古人高得多。”他的比喻很生动,我们有点像这样,愿意站在古典振动臂的肩膀上呼呼作响,而上海昆曲,这次弯下腰,虔诚地向汤显祖致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