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京剧 » 正文

京剧传承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和戏剧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7:11:36

作品分类:人才  关键  创新  继承  京剧  艺术  美学  审美  剧目  培养  

200多年来,京剧一直是中华民族审美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应该从文化自觉和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充分认识京剧艺术传承创新的深刻意义。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有必要深刻理解今天仍然存在并在长期审美实践中形成的京剧的美学优势和特点,即京剧灵魂的三个基本特征——虚拟性、写意性和程式化,以及四种技法和五种方法。这是京剧姓“北京”的地方,也是京剧“各方面美”的地方。只有在坚持这种审美优势和审美特征的基础上,“美之美”,吸收、融合和融合其他中外艺术形式,为自己所用,实现“美与共”才是真正的继承创新。否则,无论动机如何,一旦京剧艺术的审美优势和特征被削弱,它就不会是真正的继承和创新,客观上也会加剧京剧的困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京剧艺术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取向,已经被历史检验和筛选,必须与时俱进,而不是在“创新”和“探索”的旗帜下被解构和颠覆。

从创造性美学的角度来看,继承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和戏剧。京剧是角的艺术。有人说,目前已经进入京剧艺术的“研究生时代”——由中国戏曲学院历届研究生班培养的108名研究生成为当今京剧舞台的领军人物和骨干。然而,不言而喻,仍然缺乏像梅升平、程、荀、张和俞宗怡这样创造新体裁的大师。

实践证明,京剧大师的培养至少有四个条件:一是有坚实的传承基础,二是任何学校的剧目都有一个基本的城市,欧阳钟石学习Xi学派,Xi学派大约有120个剧目,而今天的研究生大概只有该学派的30个剧目表演者。其次,他们有自己的代表性曲目,可以保存和传播。今天的研究生很难说谁有一个甚至几个可以保存和传播的代表性剧目。第三,它有自己的观众,这是大师赖以生存的基础。第四,学者和专家必须从理论上抽象和总结他们的艺术实践,总结他们对京剧的独特贡献和审美特征。例如,梅兰芳有齐如山和徐其川来升华他的理论。尚常戎在这方面也向前迈出了一步。不久前,专家学者应邀去上海讨论他的表演艺术。然而,研究生在这方面显然还是空白。在剧目上,中国文联的“中国京剧声像匹配工程”和“晚霞彩霞工程”都是当代的杰出成就。新时代以来,出现了许多新的历史剧和现代剧,但没有多少得到保存和传播。

京剧艺术的不断发展离不开观众群体的培养。要欣赏京剧,首先必须了解京剧的语法规则,普及京剧知识。这是一个必须由接受美学范畴来解决的问题,接受美学范畴是对创造性美学范畴的补充。首先,观众对京剧的审美能力必须不断提高。第二,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动员全社会净化文化环境,营造一种无形的欣赏京剧的氛围,但这是一种源于西皮和黄儿之声的对京剧和祖国的热爱。培养人,艺术滋养心灵,注重引导和自我意识。京剧观众群体的培养也应该如此。(李振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