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晋剧 » 正文

振兴晋剧之路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5:48:52

作品分类:振兴  山西省  演员  演出  培养  艺术  剧团  戏剧  文化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振兴晋剧

20世纪80年代初,山西省文化厅提出了“振兴晋剧”的口号。30年来,山西省各级政府不断加强政策和财政支持,动员社会各界振兴山西戏曲,在戏曲建设、戏曲人才培养、戏曲集团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1985年以来,山西省文化厅、山西省广播电视厅、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共同为不同类型戏剧的青年演员举办了“兴化奖”广播比赛。从1989年开始,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了常年歌剧《杏花奖》的绩效考核,这是山西省舞台艺术政府的最高奖项。此外,1987年以来举办的民间艺术节和1978年以来举办的山西戏剧教学剧目演出,这些大型歌剧或以歌剧为主体的演出有效地激发了山西歌剧工作者和表演团体创作和表演的热情,涌现出一大批获奖戏剧和优秀的编辑、指导和表演人才。

为了推动“振兴戏曲”工作,回顾工作成果,山西省分别于1984年、1987年、1988年和1990年举办了中央梆子、北梆子、上党梆子和周浦梆子的戏曲演出。在这四场大型演出中,除了由资深艺术家精心创作和表演的传统戏剧外,还出现了一批新戏,如现代戏剧《费阳揭榜》、《罗风谭》,以及古代戏剧《洪图大冶》和《杨儒传奇》的改编。许多获奖演员也被选中,还有编辑、指导、声音和美感奖。这些活动对国内戏剧界和戏剧艺术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自非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山西围绕保护、抢救和传承的基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例如,今年1月,山西省文化厅主办了由山西戏剧研究所、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西山西山西晋剧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百年繁荣——山西戏曲学校传承戏剧庆祝春节”活动。这次演出将包括两场演出,涉及五大流派的六个代表剧,分别是“丁(丁果仙)、牛(牛桂英)、郭(郭凤英)、纪(季美莲)和程(程玉英)。在充分展示晋剧流派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将更加注重原创的舞台表现。

此外,山西省许多表演团体积极参加全国性比赛和跨省市比赛,获得多项作品和人才奖项。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已经举行了24次。山西省的获奖人数是全国最高的,其中大部分是京剧演员。晋剧演员还在文华奖、中国戏剧节奖和牡丹奖等比赛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培养绩效人才巩固发展基础

歌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要振兴歌剧,必须培养大量的编辑和导演人才。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提高是歌剧人才建设的中心环节。因此,山西把培养一流演员放在首位。

我们将把学校的常规训练和歌剧团体的训练结合起来。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等文化艺术学校以其良好的办学条件成为山西戏剧艺术人才培养的基地。梅花奖和文华奖的许多获奖者都是山西各级戏剧学校的尖子生。全省各类演出和竞赛获奖演员中,70%以上是各级戏剧(艺术)学校的毕业生。与此同时,山西还通过表演团体培养了一批年轻演员。山西省大多数剧团都有一些表演演员。例如,临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表演团体的形式培训了240多名演员。现在他们已经成为剧团的骨干。一些县文化局和县剧团建立了自己的业余学校,全省多达320所。

通过地区和省级比赛和演出,我们将选择有潜力的人才集中培养。在各种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演员,如教学剧目报道表演和省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表演。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这些人才,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优秀演员将通过演员培训班进行培训,然后组建以年轻演员为主体的实验剧团。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临汾区从蒲剧中挑选了一批年轻演员并开设了培训课程。省文化厅从各高校和剧团中挑选演员,为山西金剧院的年轻演员举办培训班。在过去的几年里,郭泽民和崔菜菜等一批优秀的年轻演员接受了培训。

研究工作成果丰硕,民间戏曲活动丰富。

山西戏剧研究所、山西大学艺术研究所以及山西各地的史馆、戏剧研究所等研究单位,在山西戏剧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自1983年7月以来,《中国戏曲志·山西卷》的编纂历时7年完成,成绩突出,意义深远。2007年出版了1500多条参赛作品和900多幅插图的《周浦梆子编年史》和140多万字的《上党梆子》。《中路梆子志》和《北路梆子志》的编纂工作也在筹备之中。此外,山西先后出版了《山西戏剧史》等20多种历史评论和传记,以及《戏友》、《三金戏》等期刊。

此外,在山西省举办或参加的各种比赛和演出中,媒体宣传、专家评论和音像资料保存了大量的戏剧信息,政府和人民出版了大量的音像制品和图书。山西戏剧家协会和山西省文化厅运用高科技手段,用图像记录最具代表性的山西戏曲艺术家和经典剧目,推出“声音匹配和图像匹配”项目,保留了许多老艺术家创作的名剧。2006年8月,山西戏剧研究所还借助“山西戏剧遗产文献资源库”建立了“山西戏剧网”。

晋剧在山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山西省有近100个省、市、县级剧团,每年演出2万多场。近年来,出现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民营剧团,如晋阳的嫦娥艺术团和三金的晋剧团。全国各地有大量业余协会和研究机构,活动丰富。例如,太原市银马河公园和迎泽公园全年都有业余表演者组织的活动,祁县还为金曲业余表演者举办了“六曲芬芳”杯比赛。为了满足全省戏曲爱好者的要求,山西各大电视媒体也推出了一些戏剧节目。晋剧是山西电视台的《走进大舞台》和山西公共频道的《百家讲坛》等众多戏剧节目中的主要角色之一,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创造更美好明天的新计划

晋剧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振兴晋剧艺术提供了动力,为了做好未来工作,山西近日发布了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进一步解放艺术生产力,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和市场经济的剧团管理机制。对于艺术活力和市场活力较强的“四大梆子”剧种及其群体,除了地方政府继续大力支持提高其艺术生产力外,还应鼓励剧团面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探索企业化改造。

宏观调控演出市场,加强民间专业剧团管理。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艺术水平差、演出价格低、严重扰乱正常演出市场的演出团体的管理。此外,在向非政府专业团体颁发业绩证书时,应进行严格检查。同时,艺术院校应根据市场运作的需要,为剧团培养自己的“经纪人”。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改善剧团工作环境和演出条件。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剧院建设和剧团办公排演条件的处理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要确保每个国有剧团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排练和演出场所,努力改善表演者的生活条件。

加强宣传,培训受众,提高员工的社会地位。在当今多元化的文化艺术形式下,我们应该加大对晋剧的宣传力度,培养一批戏曲观众,让人们了解戏曲的文化价值,使晋剧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