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晋剧 » 正文

杨秋实老师李渊谈翁欧红的金曲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5:47:09

作品分类:老师  表演  演出  戏剧  京剧  扮演  翁老  你们  演员  

杨秋实老师的《梨园谈作者杨秋实》《翁鸥鸿谈金曲》

1984年4月,首都北京的街道上满是绿柳树和绿桃子。春天的景色无处不在。我和薛魏一拜访了著名戏剧家翁欧红,并邀请他到太原实验剧团讲学。老翁住在一间三居室的平房里,里面陈设简单,整本书引人注目。老翁读了介绍信,当他知道我们来是为了什么时,他热情地欢迎我们坐下来,让我们一家人端茶来。当时,著名的武丑京剧演员张春华正在和老翁谈话。老翁说,“他们都是同事。你们已经认识很久了。让我们一起谈谈!”所以他说话时没有想到侃侃。他谈到早年京剧在北京的表演,许多著名的京剧演员,以及京剧与京剧的交流。他说:“山西梆子过去培养了许多著名的演员,如袁媛红、十三红、湘小九、铜骡、铁马、十三丹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并在北京与著名的京剧演员竞争。他们都去清宫为慈禧太后表演。当时,谭鑫培在《灵魂之钟》的演出中模仿青铜骡子和铁马的歌唱,这显示了广泛的影响。13丹的真名是侯君山,他被列入“朝廷祭祀”。传说小戏《小牛郎》是他的作品。虽然他是个演员,擅长武术,但他知识渊博,在《八锤帮》中扮演陆文龙。京剧本来没有“外祖”。这出戏是在13节前带到北京的。然而,那时我还年轻,但是看了演出后,我的记忆模糊了。

民国十五年(1926年),阿津剧团来到北京的泉眼场演出。我看了说书人洪(高韩文)的《打鼓骂曹》。白色比白色唱得更多,白色清晰,有节奏和押韵。当我唱出我的激情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们更好地了解对方之后,我们经常一起谈论和讨论技能。我还从讲故事的洪雪那里学到了戏剧《夏河东》。老翁更喜欢谈论花莲门的演员。他说:“山西梆子的花莲戏生机勃勃,直截了当,简单而艺术。一只老狮子,黑色张玉玺,在《龙凤剑》中扮演纣王,在《美女图》中扮演晋献公。他擅长用眼睛和袖子刻画人物。尤其是,扮演徐佳跪在门口穿着裘皮长袍吃草的场景令人惊叹。起初衣衫褴褛的范睢来到亭子里寻求帮助,他甚至喊了三声“打鬼”。他一连转了三圈,卷起袖子,掸去灰尘,转动袖子,生动地展示了他的恐慌和怀疑。后来,在我的介绍下,马厉安良向他学习并移植了这部戏。当然,马云正在扮演老范睢。另外,张玉玺在《匕首之剑》中扮演荆轲也很有好处。荆轲秦武阳在沂河边向燕太子丹致敬时,唱了一首慷慨的挽歌:“风萧萧,水寒”,表现出无所事事的英雄精神。在去汉沽关的路上,两人走过“四门”,唱歌跳舞。这出戏非常有诗意。在《秦攻》中,时间和空间被使用。荆轲、秦王、赵高、秦武阳和秦王的卫兵交替上上下下。这种阶段调度技术非常聪明。说到这里,老翁兴高采烈。我们生动地再现了荆轲在田野里疾走杀死秦王的画面。然后他问薛魏一:“你学过匕首剑吗?”薛魏一回答说:“不。”老翁接着说:“后来狮子黑桥郭蕊尽管嗓子不好,但表现很好。”。他与郭子·洪合演了《捉曹芳》。他在舞台上坐立不安,身体一直在动,这表明曹操太多疑、太激动了。在北路梆子还有一只名叫黑东府的狮子。我看过他表演的《砍庙》,又名《吉家山》和《攻取洛阳》。他用声音和形象扮演程金曜和马武,这是一个难得的天赋。萧华莲的戏剧已经看过了《三搜》、《枸杞山》和《吸烟者叹息》的丑陋表演。这不是很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翁老谈到山西梆子的面妆时说:“我画了很多戏剧人物的面妆,其中一些是看山西梆子时画的。有小啊·富曼,艺名阎章海,以饰演王张燕的名字命名。在《勾践谭佳》和《关冰书》中,王张燕在额头上画了一只金蟾蜍。演员用眉眼和头抬起来移动蟾蜍的四肢,一个接一个地开合他的嘴和眼睛,跳起来。这是一场特技表演。老谈兴翁很强壮,坐在同一个座位上的张春华也聚精会神地听。谈到山西梆子的传统剧目,翁老说:“八件衣服、九件衣服和一串龙珠是山西梆子独有的,非常受欢迎。情节冲突激烈,表演火爆,尤其是两个遭受不公正待遇、脖子被砍死的虚弱女人。观众都被感动了。郑兴朗的《地宫》充满了金钱,三二声(孟振清)将郑兴朗的淳朴和真诚带给生活,给观众道德力量。另外,《李陵碑》比京剧《赵佗投奔》更好。老宫铃是由陕西梆子的花莲扮演的。台词是:吃面向南方的草,而不是面向北方的草。永不屈服的民族完整和爱国精神是多么感人、悲壮啊!"

老翁继续说,“是的!其他年轻女演员就不是这样了。许多人缺乏男子气概。梆子戏剧共有24部,其中八部在顶部,八部在底部,八部在顶部。八部戏的名字分别是“忠义骑士”、“云龙山”、“连城璧”、“琥珀珍珠”、“大正宫”、“黄碧宫”和“八郎探母”。其中,主要角色是由利基演员扮演,还是男性演员更合适?山西梆子现在有大量的女演员,应该培养男演员,尤其是小众演员。”老翁的话题转到山西梆子的锣鼓上,说:“山西梆子的锣鼓里有很多‘快长锤’和‘慢长锤’。小锣很好听,有了胡胡胡,听起来又精致又悦耳。然而,由于锣鼓的混乱,你有自己的特点。你不想把它们变成京剧。你希望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处理。只有当有表演时,才能生产锣鼓。因此,锣鼓必须从属于表演,并与某些表演相匹配。”老翁说:“你们太原实验晋剧团在《三门几帅》中演得很好。要振兴戏剧,我们必须继承前人的艺术。继承就是通过理解过去来寻求发展和学习新事物。”

说到这里,老翁对我们寄予厚望,说:“你们应该承担振兴晋剧的责任!”
原《艺术界》,1992年第4期

翁欧红(1908-1994),著名歌剧作家、理论家、教育家、中央文化研究所和历史图书馆员,北京人。原名翁林升,笔名瓯红,后改名瓯红。翁欧红年轻时在京兆高中学习,经常以业余身份登台演出。毕业后,他投身于戏曲研究,并经常与黄展鹏、程毛婷和关嘴禅同台演出。1930年,中国戏剧学院成立,翁受聘为兼职教师。1934年,他在中国戏曲学院担任编剧和导演。1949年后,他在中国北京剧院当编剧。1935年,他被任命为中国戏剧学院戏剧改进委员会主席,并于1974年退休。他于1994年6月19日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6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