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晋剧 » 正文

王爱爱:60多年后的又一个春天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5:45:45

作品分类:春天  一个  年后  六十  王爱爱  梨园  文化  艺术  基地  遗产  

“今年是我进入梨园的第66年。除了当演员,我还将在梨园当一名教育家。“这将是我在山西戏曲事业中的又一个春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戏曲传承人和“山西戏曲皇后”王爱爱告诉记者。

73岁的王爱爱忙于山西戏曲教学实习基地和山西政府刚刚建立的人才培养基地之间的工作。她说,在未来的日子里,最重要的事情是把她学到的东西传递给后代,这是她对京剧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王爱爱出生在梨园的一个家庭。他7岁进入梨园门,很快就开始在舞台上表演。萧桂华奶奶是当时著名的金曲天后,也是她的入门大师。“冬天练习39天,夏天练习3伏。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从未停止。我最渴望的事情之一就是睡觉”。

“不仅如此,当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你必须把你的腿向上和向下转动。然而,学习艺术的艰辛并没有让我放弃。那时,我被观众称为“金嗓子”,来自10英里和8个乡镇的老百姓会来看我的戏说起这些,王爱爱不禁为京剧感到自豪。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王爱爱以其甜美、敏捷、多变的歌喉和高低悠扬,在金歌剧青衣之旅中成为了自己的一个流派,并逐渐形成了当时中国戏剧界广为人知的“爱情曲调”。他曾在中南海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表演过九次。

当时,当王爱爱的名字出现时,人们总能看到四个字“晋剧皇后”。王爱爱说,这是她在山西戏曲事业中的第一个“春天”。

晋剧,又称山西梆子和中路梆子,是山西梆子的四大类型之一,主要流行于山西中部和北部以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部分地区。在其200年的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全盛时期。但近年来,像其他歌剧一样,存在生存危机。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多元文化主义影响了中国大陆的城市,人们对古代歌剧失去了兴趣。“晋剧的弟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换了职业。那时,我意识到艺术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我不能只是在梨园里做一名表演者,而是在梨园里做一名教育家,”王爱爱说。

为了保护这种戏剧艺术,2007年晋剧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王爱爱成为山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的第一个代表性传承人。迄今为止,王爱爱有20多名弟子。

王爱爱10日告诉记者,“当地戏剧学院和金剧院联合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和阿津歌剧教学实习基地。京剧表演艺术家将定期来学校教和指导孩子们,同时为学生安排在李园舞台上表演的机会。这是文化部对晋剧艺术的重视。

现年70岁的王爱爱是晋剧职业学院名誉院长。"从前到后,我会发挥更大的力量,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发扬金曲."王爱爱说,和京剧一起走过了60多年,最快乐的事情是看到这种艺术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