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晋剧 » 正文

京剧的发展之路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5:41:59

作品分类:发展  艺术  演出  我们  戏曲  观众  城市  农村  人员  剧团  

前几天,省金剧院的一些同志到省文化厅反映他们长期的困难和低经济收入,引起了各方,特别是演艺界的关注和同情。制度原因和历史债务都是无法立即解决的。然而,对于晋剧艺术的兴衰,作为晋剧人,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过?晋剧团的建设和发展引起了我省相关决策部门领导和广大戏曲观众的密切关注。他们也下定决心希望剧团能发展和改革,但收效甚微。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和我省戏曲艺术的精华,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山西人都为晋剧艺术感到骄傲,为今天的晋剧艺术叹息。晋剧艺术的辉煌曾经对我省民族文化的崛起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的困境也令我们心痛。是什么导致金歌剧艺术失去了原有的动力?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应该反思指导戏曲艺术,特别是晋剧艺术发展的方向和力量能否与时俱进,能否产生与时俱进的力量。

回顾解放后60多年的晋剧艺术历史,我们几乎总是把农村戏曲艺术的发展定位于为农民服务,这与党从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占领城市的全面斗争密不可分。一大批从农村进城的工农干部不忘培养自己的农民兄弟,经常给还在农村的人以他们所渴望的文化艺术精神享受,这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当然,刚刚解放、生活在文化落后农村地区的农民对戏曲文化品位的要求也很低,属于低水平。当时,我们对戏曲艺术水平几乎没有更高的要求,只是根据阶级斗争的需要来调整戏曲的思想内容。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最初的数量要求向深层的质量要求转变。不幸的是,在这种剧烈的变化中,我们的戏曲艺术,尤其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重要的代表——晋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的确,在目前城市没有戏票的情况下,许多剧团到农村去,村到村,这使剧团和表演者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农民也享受到了精神上的机会。这似乎是在当前形势下生存的重要方法。然而,在走这条道路的同时,歌剧艺术本身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表演艺术越来越粗糙、越来越僵硬,表演剧目无法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由于缺乏固定的演出场地,演职人员忙于工作,但同时也带来了艺术资本——巨大的身体消耗,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艺术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演出市场能否长期持续繁荣?今天的农村不是昨天的农村。严格地说,农民应该说是生活在农村,但他们不一定是农民中的“农民”,他们一天比一天富裕。“农民”的概念不仅指那些在田里工作的人,而且可能是乡镇企业的工人或在城市工作的“工薪阶层”,或“农民工”。中国农村城市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富裕的农民越来越快地成为城市居民。农村地区越来越不像农村地区了。这样,传统戏剧在大城市遇到的问题在中小城镇甚至村庄中重复出现,迫使剧团离开城市化的村庄,搬到偏远的山村。观众水平逐渐老化,年轻人看的戏剧越来越少。为什么城市居民或“城市化”的人不喜欢看戏剧?是因为他们抬头看不起歌剧艺术吗?当然不会。原因很复杂,由许多因素决定。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只有农村才能了解城市人的生活,城市人不可能了解农村人的生活,尤其是在享受文化和娱乐方面。城市居民喜欢的娱乐活动,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的文化活动,几年后肯定会出现在农村,这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歌剧艺术不研究它能在城市生存的原因,它迟早会在失去城市市场后失去农村市场。

歌剧(包括金歌剧和其他歌剧),如果我们不谈论她的宗教祭祀的内涵,其起源就是来自城市。虽然中国戏曲的雏形出现在汉代的百部戏曲中,但它的实际形成是在唐代“参军”之后。繁荣的唐朝的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了能够控制市场的商人的出现。就在那时,曾经为皇家贵族服务的艺术家们能够在同一个城市遇到商人和公民,并受到他们的培养。因为在这些不熟悉耕作技术的艺术家进入平民人口后,他们不仅可以由当地官员抚养,也可以由商人抚养。“就这样,宫廷贵族培养的艺术会见了公民和商人。这方面影响了公民和商人的利益。然而,更重要的是,原始的市民艺术从中汲取了很多营养,并根据市民自身的品味进行了改造,从而形成了更加精致的市民艺术(引自《中国戏曲通史》第一卷,第35页,中国戏剧出版社),这就是“参军”的背景。清代地方戏出现时,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更加密切。例如,山西戏曲等梆子戏起源于掸邦地区,其中心地区是黄河两岸和山西南部的陕西关中地区。明朝时,它已经是国内运输中心,茶叶、马匹、谷物和盐的贸易中心,西北的一个重要城镇,也是古代著名丝绸和瓷器通往欧洲的必经之路。山西的周浦和平阳也是明代以来商人和工匠聚集的30多个工商业城市之一。康干执政时,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取得了显著进步。(以上内容见《中国戏曲通史》第二卷第21页。)此外,许多民间艺术已经在这些地区流传,从而产生了《鄯善梆子》、《秦腔》、《蒲剧》等地方戏,为梆子戏奠定了基础。也正是由于这些地方的商业异常发达,特别是山西地区的银行、银行和晋商之间的商品和人员交流,无论是在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鄯善梆子也传播到了中国各地,并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了各种高雅风格的地方戏曲。晋商在全国各地的繁荣为山西梆子即山西戏曲的发展和传播以及观众的欣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史料记载,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山西梆子不仅流传于山西晋中,还流传于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甚至远至乌鲁木齐。换句话说,晋剧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流通和发展密切相关。

这表明歌剧本身取决于市场的出现和商品的流通。你能想象仅仅以农业为主导的封闭的小农经济是如何产生辉煌的歌剧艺术的吗?从流传下来的成千上万部戏剧的内容来看,大部分都是描绘宫廷和市民生活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把希望寄托在这座原本在城市里生产的歌剧艺术的偏僻别墅棚屋上吗?因此,歌剧,或者更直接地说是晋剧艺术,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按照自己的艺术发展规律回归城市。回归城市意味着回归市场经济的范畴,为晋剧艺术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寻找出路。

山西戏曲回归城市演出并不意味着山西剧团将来不会下乡,而是希望从事山西戏曲艺术的每一个人都能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进一步提高质量,迎接挑战。提高晋剧艺术在城市剧院的表演水平是晋剧艺术生存的必由之路。如果在过去我们首先考虑是否可以去农村演出一出戏,我们也应该考虑这出戏将来是否可以在城市里出售和演出。即使保留了城市剧院,也不可能将乡村户外野外舞台上表演的剧目原封不动地搬到城市。城市观众必须具备城市的欣赏水平,必须符合城市的艺术品味。即使对农村观众来说,进入城市后艺术欣赏要求也会发生变化。习惯于在农村看戏剧的农民观众会买票坐在城市剧院里。他一定想看的是中国狂野舞台上看不到的京剧和艺术。他永远不会满足于在他的同胞手下表演水平和水平的比赛。人类向上挣扎;水向下流动。人类生活的向前发展在于不断促进更高的生活享受。歌剧艺术的生存之路在于不断向上的追求,这必须从城市开始。同时,城市也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人肯定比农村人富裕。特别是,省市所属的山西剧团应该想办法“从城里人那里赚钱”这些晋剧(剧团)拥有众多获得过“梅花奖”和“文华奖”的国家一、二等演员和顶尖艺术家,但他们的表演往往在省会和大城市的舞台上看不到。每当观众提问时,这些剧团(剧团)的团长都会“自豪地”回答说我们剧团正在农村演出!“国家绩效”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拥有高水平国家专业头衔的艺术家们正在赚取刚刚吃饱穿暖的农民的钱。这意味着拥有国有巨额资金和一流演出服装、灯光和音响的剧院(剧团)正在与县级或私营剧团争夺农村演出市场。这意味着国家培养的高水平的晋剧艺术家不得不面对烈日和严寒,不得不常年在内地旅行,努力完成演出和赚钱。这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国家设立的国有省市剧团,首要任务是占领大城市的演出市场,广大农村的演出市场由县级或私营剧团服务。当然,这不能依靠硬性的行政命令,而是依靠市场来监管。省级和市级剧院(剧团)的演出价格不能降低到县级。当然,县级或私营剧团也可以制作高水平的戏剧来影响城市市场。为了改变单纯观看演出的旧观念,看到一个剧院(剧团)的艺术生产成果,不仅要看演出,还要看演出的产值和效益。一个剧团每年演出100场,收入100万元(每场演出10,000元),另一个剧团每年演出200场,收入100万元(每场演出5,000元)。此外,我们应该奖励哪个剧团需要认真考虑。虽然我们不能批评多次演出的剧团,但至少要引导他们提高演出质量和效率。表演高质量的城市表演是摆脱这种不正常现象的重要途径。

幸运的是,在山西演艺集团的带领下,省会太原开设了一个以造福人民为主要目的的“星期二剧院”。活动将从2015年5月12日开始,至2016年4月30日结束。这表明我们的相关领导和决策部门已经认识到京剧等舞台艺术占据城市舞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当然,这也是由于今年山西农村演出市场的严重萎缩。此外,晋剧艺术的发展需要改革其管理体制。开展业务活动需要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它需要用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经营理念来进行经营管理,过去它只想为农民和农村服务。否则,即使你能在城市里表演,你也可能得不到好的经济效益。即使仍然坚持在农村演出的艺术团体也应该改变他们的管理理念。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结合我国特别是我省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革试验。过去,国家将剧目投资作为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最初并没有提供任何收回成本的希望。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的戏剧事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壮大。大量优秀的传统艺术也通过政府对这项事业的投资得以保存。不幸的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种只依靠政府来“哺育”和成长的艺术群体遇到了巨大的生存挑战。因为政府的投资根本不足以维持剧团的生存和发展,繁忙的演出根本不足以支付剧团人员和艺术制作费用。无论是全额制度还是差额制度,人力资本的可怜数额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甚至连这一数额的资本也常常得不到。既然国家可以将全部资金和项目资金分配给科研机构,为什么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得到国家的支持?歌剧要想再次占领城市市场,就必须克服这些缺点,用全新的市场理念来制定公司的经营战略。近年来,许多地方以公益演出的形式对剧团进行补贴,有的每场演出补贴一万元、几千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剧团的困难。然而,这还不够。只有采取与国家文物保护和科研项目相一致的标准,戏曲艺术才能得到保护和支持,才能继续发展。

戏剧的制作需要投资和消费一定的物质财富。这种产品具有伟大的精神,这决定了它的生产条件和巨大的智力消费。观众对艺术的接受或消费通常是通过精神愉悦获得的。这样,戏剧艺术商品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就确定了。在过去,国家控制的表演艺术团体经常安排一出戏剧,由国家投资,变成观众可以通过艺术家创作欣赏的艺术作品。虽然观众想买电影票,但事实上光凭票是不可能收回部分投资的。即使是在农村地区的露天低成本演出,演出的回收价格也只基于演员的食物、住房和行为标准。实际工资部分由国家负担。当然,也有纯粹的私人剧团,它们完全依靠表演作为经济支柱。然而,这些剧团只能依靠他们的老资本来表演老戏剧。除了几个强大的私人剧团,他们根本不能再现艺术,也就是说,他们不能排练新戏。当然,进入这座城市的艺术团体不会拒绝政府对艺术的投资,但他们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寄生在政府的怀抱中。相反,他们应该面对商品经济的海洋,学会独立生存。这需要投资者,即类似影视作品的“制作者”。依靠生产者作为投资者投资艺术产品的生产,然后通过编剧、导演和演员的艺术创作,生产出适合广大城市观众娱乐和消费需求的艺术产品,即一部赏心悦目、美观有趣的观赏剧,使产品可以兑换成货币来支付投资者的费用、国家税收、艺术生产者的劳动报酬等。特别是,艺术投资者的收入不仅应该得到保证,而且应该有盈余,以便他们可以再投资和再生产。即使是国家的投资,也要从艺术性、欣赏性和思想性方面仔细权衡利弊,尽可能收回部分或全部的国家投资。纯粹消费性的社会公益投资并不是说没有必要或不必要,而是说这部分投资毕竟是小规模的、临时性的。更多戏剧艺术产品应该是从投资到利润的良性循环,而不是“亏本赚钱”的亏损企业。因此,我们不能羡慕投资者的利润。我们应该快乐地让人们赚钱,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艺术团队的生存。否则,投资者没有钱可赚,我们也没有办法生产艺术品。除非政府再次被要求提供资金,并再次投资于不依赖回报的演出。同时,要完善戏剧节产品的传播渠道,交流全国各地的表演信息,使戏剧产品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艺术水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奉献给广大观众。

剧院(剧团)内部的管理体制应该有一个全新的理念。我们可以学习影视制作团队的运作方式,建立制作团队系统的艺术制作体系。国家、戏剧团体、集体、个人和社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实行股份制管理。股份主要包括设备和曲目。无论是集体服装还是个人服装,表演设备(大型音响、灯光等)。)可以成为股东。演员也可以在自己身上入股。国家与剧院(剧团)之间的投资主要是在剧目上,以股份投资为主,演出盈利后会返还红利。当然,设备和衣服也可以出租。原则上,生产团队“只培养东西或工作和玩耍”,而不培养人。每年,划分多个演出季节和排练季节,实施演职系统,并根据情节需要雇用演职人员。那些被雇佣的、未被雇佣的、退休的或社会上其他自由职业者都包括在选择范围内。它可以使用一两年,但主要是从排练到演出结束的一小段时间。鼓励各类人员有第二职业,艺术团体和员工从两个方向进行选择。受聘人员原单位隶属关系不变,原单位可采取请假、停职等措施。也可以采取艺术团与被聘用单位合作的方式,另一方派人员参加演出。我们将以城市市场为重点,实施高质量、高价格。根据不同的戏剧和演员,为每场演出设定不同的票价。除了在该省演出,它还将努力游览东部发达省份。在不降低艺术素质的前提下,你也可以去农村表演。在城市剧院演出,必须保证艺术质量。除了高水平的表演艺术,灯光和舞蹈美必须达到中国一流水平。采取上述管理措施的优点是:适应文化市场的需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有利于社会资金向戏曲演出市场的吸收,使每一场演出兼顾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创造美术很方便。每出戏都可以从全省乃至全国的艺术精英中选出最合适的人选,从而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达到最佳的艺术水平。创建人才流动平台,推进全省演艺团体改革,为表演者创造第二职业,减轻国家和剧团“扶人”的负担;对国家艺术生产的投资得到了回报,表演人员的经济也得到了改善,这有利于再生产。改变只能“赚农村穷人的钱”,改为“赚城市富人的钱”,把剧团改为“先养人”,改为“先养戏”;艺术家在作品中保护自己的权益是很方便的。制作团队从作者那里购买表演的版权,导演排练他的第二部作品,演员从观众的表演中获得收入。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以合同的形式明确定义,便于操作。事实上,山西演艺集团的成立创造了许多适合我们发展的条件。关键是我们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和制度。当然,目前,表演者和表演组织尚未完全进入市场,上述假设可能无法立即实现。但是,我们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条件探索实践经验。

其次,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戏剧艺术产品,为了开拓城市文化市场,必须根据城市观众的需求,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包装和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扩大和增强,观众对任何艺术都有了新的理解和提高,单纯依靠过去简单的悲喜剧故事,有着清晰的黑人自我和清晰的爱与恨,并没有给观众带来多大的兴趣,观众的社会意识和人民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好人”或“坏人”都失去了阻止观众辨别是非的权威。因此,当我们选择使用它作为戏剧舞台剧本的素材时,特别是对于一些现代戏剧主题,我们应该把复杂人物的心理特征放在首位,而不是简单地设置几个脸谱人物。同时,我们应该仔细研究情节中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观众获得艺术欣赏的满足感。太原晋剧艺术研究所近年创作和表演的《浮山进京》在观众和艺术界引起了轰动。经过仔细分析,如果充满个性特征的康熙没有创作出来,这部戏还能升级吗?正是生动的康熙使傅山形象更加具体、更加人性化、更加感人。当然,谢涛的表现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公民阶层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过去,我们只是把公民理解为家庭主妇、小手工业者或失业的流浪者。然而,相当一部分当代公民是具有知识和文化的退休人员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其他人员,特别是当代青年,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几乎占大多数。在选择剧本的主题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艺术和思想要求。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广大观众对歌剧艺术娱乐的需求。除了作品本身的文化内容,任何艺术的很大一部分都在于娱乐。随着中国国情的变化,文学作品中政治第一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比起纯粹的政治宣传,观众更喜欢有趣的艺术作品。宣传材料绝对不等同于艺术作品,因此,城市化的歌剧应该把观众的兴趣放在第一位,然后考虑如何提高作品的思想品位,从而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必要将主要体现帝王将相和人为创造的“英雄模范”人物的神奇功能的戏剧人物主体,改变为贴近生活现实、使观众具有强烈认同感的人物故事。这样,观众就能更接近剧中的角色,他们也会对这些角色感兴趣。即使他们仍然想反映英雄、皇帝和将军,他们也应该表现出他们的“人性”,他们应该被邀请从神龛下来,回到人间吃喝。《打金枝》之所以长期上演,不仅仅是因为光明剧团的家庭背景,它把整齐的事业摆在观众面前,也主要反映了皇族有着长期的爱和感情的“地球上每个家庭都是一样的”这一主题。在题材选择上,要注意本土化的发展,也就是说,要探索山西地域文化中的题材故事。这是拉近歌剧艺术与现代观众之间距离的重要手段。山西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几千年的人类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这些历史故事和人物不仅在山西,而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最近全国流传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实际上发生在山西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其他省份、其他歌剧甚至戏剧都关注这个主题?除了《赵氏孤儿》的人文哲学内涵外,它还与这个主题在世界上的流行和影响有关。熟悉的主题和人物本身就是文化市场的巨大卖点。我们可以从历史带给我们的财富中学习,开拓当代文化市场。晋商发展的典故、关公的传奇故事、春秋五朝的“晋文公”、满族家族忠诚的杨家将以及近代山西出现的风云人物,都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

晋剧艺术的发展还必须大胆将现代高科技手段引入舞台技术,使舞台艺术的表现手段跟上时代潮流。既然歌剧已经成为商品,就必须有投入和成本。除了人员和机构费用,这一成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舞台设备和照明设备的投入。在一场演出中,剧本很好,演员很好,舞台设备和舞台灯光很旧,城市观众仍然不感兴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科学成果,用一切手段为演出服务。过去,我们曾经批评“风琴组”破坏了歌剧艺术的表演,但在今天看来,既然有这样一种手段,为什么不用它呢?此外,目前的剧团绝不会像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那样,故意制造一些血腥和恐怖的场面来吸引观众。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科学方法在舞台上展示精彩绝伦的“风琴组”,以满足观众的欣赏欲望。近年新建的山西大剧院不仅有很好的礼堂和宽阔的舞台,一流的超灯光,而且还有转盘和升降平台装置。我们使用了哪些剧团和剧目?即使是为了跟上潮流,包括私人剧团在内的各种剧团配备的大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又如何呢?十多年前,上海京剧剧院上演了《狸猫换太子》的剧目,这是我省山西歌剧院的剧目。如果他们只有一流的演员表演,没有精彩的“管风琴布景”,整体艺术效果会不会在国内外如此震撼?显然,艺术效果会大大降低。

晋剧艺术发展至今。尽管它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毕竟这是其进展中的一个困难。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各种艺术都面临着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只要我们不断创新艺术理念,与时俱进,在各级领导和戏剧工作者的努力下,在广大粉丝的热情支持下,金歌剧艺术一定能够渡过难关,在新的时代大放异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