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 戏剧网 -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戏剧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晋剧 » 正文

李萍梨园的深情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15:38:28

作品分类:李萍  戏剧  艺术  演出  自己  剧团  梅花  张家口  学校  太后  

拉开窗帘-

她就是那个高高举起袖子、紧紧抓住袖子、重重扔出去、转过身来、看起来很悲伤、感到心碎的王春娥。也是萧太后“踏上春光参观农田,看着“草肥,牛羊壮,金莲溪云朵蒸蒸日上,人们欢唱……”举起手来,把脚放在他的豪情中。是窦娥双手反绑,摇摇晃晃地走进竞技场,抬起头,睁开眼睛,闭上眼睛,蹲下身子,悲伤地喊道,“讨厌天堂,不要睁开你的眼睛,黑白颠倒。"

帷幕落下-

她是一名12岁的金曲女演员,她学习戏剧已经40年了,仍然热爱戏剧。她是张家口歌剧艺术的领导者,决心不离开舞台,坚持在农村演出,把歌剧送到农村,无休止地追求艺术。她是我市唯一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文华奖”的获得者——李萍。40年来,她一直深深地依恋着自己最喜欢的戏剧事业。因此,她可以忍受贫穷、孤独、无畏、坚持、坚持和继承。

梦的解释

李萍出生在梨园。他的父亲李进德和母亲张桂英都是1952年河北艺术学校的第一批毕业生。

“我父亲是市金剧团的鼓手,而我母亲是市青年金剧团的年轻女演员。”受家庭影响,李萍很早就接触到戏剧。小时候,她“绑”在剧团里,看着父母排练和表演,还和她一起唱了一些台词和著名的段落。"那时,她一直认为有一天她会在舞台上表演。"

1976年,12岁的李萍怀着实现梦想的希望进入张家口戏曲学校。

学校的前身是“察哈尔青年金剧团”,成立于1952年8月。1953年,察哈尔省的组织体制被废除,张家口迁至河北省,河北省改名为“河北青年金剧团”。当时,学校系统有六年,主要提供艺术、音乐、文化、表演、技能、政治和时事等课程。学生们也有机会参加表演。虽然他们是剧团,但实际上他们是真正的剧团。河北戏曲学校成立于1955年,“青年晋剧团”作为晋剧班之一迁至保定。1956年11月,晋剧班迁回张家口,改名为河北戏曲学校张家口分校。1957年,该分校被撤销,改名为张家口戏曲学校。

这所细节深刻的戏剧学校为京剧、京剧、河北梆子等戏剧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被废除了。

然而,李萍很幸运在学校复课后成为第一个入学的学生。

他说:「当时申请人数非常多,有数以千计的申请人,而甄别水平也非常严格。它不仅基于外表和身材,还基于天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看到的申请者越来越少,真正意识到什么是“百分之一”。

就这样,12岁的李萍通过了百分之一的筛选,朝着他的戏剧梦想迈出了第一步。

六年的磨砺

他们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进入戏剧学校的李萍知道学习戏剧的艰难,他真的尝到了这种“艰难”有多苦。

当时,张家口戏曲学校坐落在地区歌舞团的庭院里。学生宿舍是老师教短剧和唱歌的教室。“实践基本功,上好第一课”的口号贴在水泥场的训练场上。

“我五点半有个早班,不想起床。我觉得每天早上的铃声听起来都很刺耳。”李萍仍然记得六年的学习和生活,“最痛苦的事情是改变骨骼和肌肉,弯曲腿,弯曲腰,弯曲鱼,弯曲手臂,弯曲腿,弯曲手臂,弯曲手臂,弯曲手臂,弯曲手臂,弯曲手臂,弯曲手臂,弯曲手臂,有时听到骨头的声音,受伤时哭泣。”

有些人受不了疼痛,不到三个月就离开了,但是老师说,“苦,牙在嘴里,牙在牙里。”李萍铭刻在我心中。

一个动作,别人再练习一次,她练习了十到二十次;一只眼睛应该明亮,明亮,充满感情。一种表达是快乐或悲伤,愤怒或悲伤。她仔细欣赏镜子前的差异和变化...李萍很聪明,自然条件也很好。然而,她在学习腔、戏剧和人物方面没有欺骗或懈怠。

"为了学习戏剧,我首先学会了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她说这六年是最痛苦的,但也是最好的。她一生都在享受丰收。“歌剧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剧本中的故事和历史拓宽了我的视野。这些逐渐教会了我以后的生活。”

入学一年后,戏剧学校排练了它的第一部主要戏剧《红灯笼》,这也是李萍戏剧生涯中排练的第一部主要戏剧。她扮演主角林海良。在舞台上,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女主人公的骑士精神,赢得了众多好评。之后,戏剧学校把剧本送到了工厂、矿山和农村地区。无论走到哪里,它都非常受欢迎,甚至有这样一句话:"红灯亮了,戏剧学校非常受欢迎。"

今年,李萍十三岁。

坚守自己的心

1982年,李萍毕业后被分配到张家口青年金剧团。他参与并主演了许多戏剧,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

然而,随着她的艺术生涯越来越好,传统戏曲的衰落趋势逐渐显露出来。到20世纪90年代初,剧团遭遇了低潮。没有演出,没有工资,每人每月只有50元生活费。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开始寻找改变工作和职业的方法,不再有练习或排练的想法。整个单位都是空的。然而,李萍仍然像往常一样每天“上班”。在空荡荡的走廊里,她听著名歌手唱歌、模仿和练习。遇到困难时,她会自己思考、思考和实践,而不需要讨论和交流...唯一的观众是门卫,赵叔叔。

李萍并非无法离开。当时,她被允许去三个条件好的单位:干部身份不变,待遇不变,工资照常发放,奖金分开计算。

李萍没有动摇。她甚至决定离开剧团。但当她正要离开办公室时,她犹豫了一下:“我真的就这样离开了京剧舞台吗?我最喜欢的曾经是这样放下的?”

清楚地知道这一步并采取它是一个平稳而简单的方法。返回既困难又贫穷。李萍选择了后者。当有人问她为什么时,她笑着回答,“我只是觉得我更喜欢唱山西歌剧。”

剩下的李萍和那些像她一样坚持下去的人正在努力工作,探索戏剧的复兴。

1995年,一个转折点终于出现了。今年,在各方的努力下,剧团决定排练新的历史剧《更衣室》,并进入第四届省级戏剧节。李萍在剧中扮演萧太后的主要角色。

厕所建筑是一座古老建筑的遗迹。固原县闪电河边的金连河上,有许多关于大辽朝萧太后和这座古建筑遗迹的故事。根据相关史料和民间传说,剧作家杜中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萧太后戏剧形象。她有魏真宫廷的坚韧和力量,她的思想和军事战略,她也有情人辞职后成千上万的抱怨。为了准确地展现人物,李萍不仅仔细思考了角色,而且在声音和动作的处理上做了新的尝试。

在这次戏剧节中,《更衣室》获得了剧目一等奖和15项单项一等奖。李萍还获得了他自己的单项一等奖。

1996年,改良后的“更衣室”重新布置,参加了第七届“文华奖”比赛。

重复的李萍把以前积累的经验和新思想结合起来。他不仅用不同的人物、手和眼睛适度地增强人物的表现力,而且有意识地试图打破职业、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她认为萧太后的形象不属于青衣、岛马和肖丹的任何行业,但这三个行业都应该属于萧太后。因此,在萧太后皇帝、母亲和情人三种身份和心态的转变中,她自觉地将青衣的谦逊与稳重、道与马的勇猛与凶残、肖丹的活泼与纯真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1997年9月,第七届“文华奖”宣布。《厕所建筑》一举获得“华语新剧奖”,李萍获得整部戏中唯一的一个奖项——“华语表演奖”。

在“文华奖”的角逐中,李萍展现的艺术实力吸引了专家们的注意。省市有关部门立即进行了协商和研究,并很快决定为李萍申报第十六届“梅花奖”。

根据"争梅花"的惯例,参赛演员必须表演一部新的或改编的戏剧以及一部传统歌剧。专家为李平轩挑选的大戏当然是《更衣室》,而折子戏则是《三娘龙子》和《雪中六侠》的《哭街》和《法场》。

1998年12月10日,来自首都戏剧界的近20名专家,即“梅花奖”的评委,来到张家口评审由李萍、三娘龙芯、六雪中送炭主演的《化妆大楼》。

演出结束后,将举行一个论坛。专家认为,李萍的“两场表演照亮了整个舞台”。李萍正确恰当地处理了三部戏剧和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创建的三个图像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且栩栩如生。特别是,李萍的歌唱以其甜美的嗓音、持久的感染力和流畅的滴水而著称。

1999年4月,李萍获得第16届梅花奖,这是一篇幸福的论文。

“梅花香来自严寒”。成就的背后,除了迷恋和坚持,还有无数的努力。在编排《白雪中的六人》(Six In the snow)时,为了突出窦娥在剧中的突出地位,教官设计了一套步法,包括错开步、行走步、跪步、飞跪步、横走步等。李平不记得她每天跪多少次了。为了确保最佳效果,她坚持不要每次都戴护膝,不管是跪着飞,还是唱歌跪一圈。在几个月的排练中,血淋淋的膝盖没有时间结痂。

传递火焰

今年,李萍52岁了。事实上,她可以少表演一场,放松一点。但她没有。

“人们到达时应该做些事情。我现在觉得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除了为群众表演之外,我还需要加强戏剧人才的培养,让一些人热爱和继承我们的文化瑰宝。”李萍仍然坚持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在农村表演,大部分是在偏远的小山村,那里条件恶劣。但是不管天气多坏,李萍从来没有推迟过。

她说:“说一个人不痛苦是错误的,但是每当一个人看到村民们的眼睛,听到他们热烈的掌声,所有的痛苦和疲惫都从天而降。”

2015年,李萍被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的省级传承人。为了弘扬京剧,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艺术经验传授给年轻人。

2016年,魏莉莉、张文新、白薛婧等老、中、年轻的晋剧学生正式拜李萍为师,成为她艺术生活的延续。她还担任万全县华美艺术学校名誉校长。只要平时没有表演,她就会去万全给孩子们上课。

戏剧教学不仅能教授理论,还能教授更多的演示,比如一个眼神,比如胳膊举在哪里,手指指向哪里,一点一点地演示,让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体验李萍的大多数学生都是11或12岁的孩子。在那些日子里,她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每一项进步都让李萍欣喜若狂。“除了成为一个垫脚石,帮助孩子们攀登更高的艺术高峰,我别无所求。”

梅子表演奖

原名梅花奖,全称是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成立于1983年,2007年更名为“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这是“中国戏剧奖”的次级奖项之一。它由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赞助。这是中国戏剧领域杰出中青年演员的最高奖项。自第十四届以来,它一直由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自第十一届大会以来,它增加了两朵梅花,并命名了第一批获奖者毛陶伟和刘芸。十七届以来,增加了民间专业剧团的演员。自19届以来,它增加了梅花奖,并命名第一个获奖者尚常戎。这些获奖演员活跃在中国各地,成为戏剧战线的主力军,在戏剧的继承和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文华奖

文化部主办的政府最高专业舞台艺术奖设立于1991年。它最初每年举行一次,从1998年起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2004年第11届文华大奖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该奖项与“中国艺术节奖”相结合,在艺术节上评选。多年来,文化奖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弘扬主旋律,倡导多元化;坚持指导、权威、公平的原则。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艺术团体的凝聚力,促进全国

艺术创作对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Top